在人人分心的時代,養出專注的孩子| 廖笙光演講 - 獨立評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目前孩子普遍智力高,但動機下降、注意力變差,簡單一句話:現在的孩子,沒有耐心等待。

專心做一件事,就是有專注力嗎? 專注力可分為四個層面,第一是「 ... 親子關係 在人人分心的時代,養出專注的孩子 作者 廖笙光演講 林玫妤整理 2021-04-10 近20年來,孩子普遍越來越聰明,專注時間卻變得更短,作為父母要如何培養他們的專注力?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已成功複製連結 數位工具的發達帶來生活便利性,卻也造就了易分心的時代。

這樣的生活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更是深遠,因為注意力集中,才會有好的學習成效,我們應該如何為孩子營造一個培養專注力的環境呢? 親子教養作家廖笙光,人稱「光光老師」,畢業於長庚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2000年進入台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自此開啟在兒童發展領域的道路。

從業以來,他評估過將近5,000位孩童,從不懂小朋友為什麼哭,到不用看都知道在哭什麼。

他陪伴許多孩子克服發展所遭遇的種種困難,也從孩子身上學到更多,深信自己不只是小朋友的教練,更是孩子與爸媽之間的橋樑。

親子教養作家廖笙光老師指出,面對當前環境改變,帶孩子的方法也要跟著改變。

圖片來源:大愛電視提供。

近20年來,孩子普遍越來越聰明,卻也越來越難帶,專注時間變得很短,也比較沒有耐性。

一般大眾多相信學習效率等於智力,殊不知學習效率是智力、動機、專注力的結合。

目前孩子普遍智力高,但動機下降、注意力變差,簡單一句話:現在的孩子,沒有耐心等待。

專心做一件事,就是有專注力嗎? 專注力可分為四個層面,第一是「持續性注意力」,也就是專心於一件事情的時間長短;第二是「參與性注意力」,這是孩子與人互動的能力;第三是「選擇性注意力」,比如在多種聲音的干擾下,可以選擇想要聽的內容,忽略不重要的干擾;第四是「分離性注意力」,可以同時做兩件事情的能力,像是一邊聽課,一邊抄寫筆記。

專注力的時間長短,也與年齡成正比。

3歲孩子的平均專注時間是10分鐘,4歲大約15分鐘,5歲約可到20~30分鐘,6歲時就有足夠專注力,可以準備進入小學就讀。

但另有研究指出,現代生活環境充斥著大量資訊,所以成人的專注力時間其實只有15分鐘,相當於中班、大班的小朋友。

專注力會在一天當中呈現上下波動的現象,影響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是生理因素,早上起床兩小時後,是注意力最好的時間,可以藉此培養孩子規律的生活周期,在專注的時間點做最有效率的學習,孩子也會更喜歡學習。

第二是心理因素,孩子天生就有學習動機,關鍵在於能夠分享,所以爸媽必須認真對待孩子分享的每一件事,因為這是造就他學習動力的來源。

比如將孩子的創作收集成冊,放在家裡最明顯的地方,偶爾與孩子一同欣賞,他的分享就獲得了正向回報,這個孩子就有學習動機。

關鍵不是你有沒有教孩子,而是你有沒有花時間聽孩子說話。

第三是環境因素,現今都市生活是設計給大人,不是設計給孩子的。

這個世界充斥著過多感官刺激,孩子沒有能力過濾,造成大腦過度興奮,產生瘋狂跑跳或是大哭大鬧的行為。

其實哭是為了釋放壓力,讓大腦重新開機,使自己安靜下來的機制,因此父母需要協助,隔絕不適當的環境刺激,讓孩子在安定中專心學習。

專注力也是一種高階能力,不是與生俱來,需要許多基礎能力累積。

其中包括姿勢控制、精細操作、手眼協調等等,這些都需要爸媽培養。

如果少了姿勢控制,孩子便無法坐得住;如果少了手眼協調,抄寫時就會有誤。

這些狀況不是因為不專心,而是沒有培養足夠的基礎能力。

想要孩子有專注力,請先當一位有專注力的家長 過往的外在環境單純,比較適合孩子成長,看卡通也有固定時間,當今網路上有24小時的影片可以看,但孩子這時還不適合自由,我們必須幫他們學會控制。

過去10~20年是一個世代,而今短短3、4年間,就有許多變化,流行的東西都不一樣,甚至連課本內容都和家長當年認知的不同,所以父母要跟著一起學習,了解孩子正在讀什麼,才能和他們對話。

如果想要孩子有專注力,請先當一位有專注力的家長。

孩子不是聽我們怎麼說,而是看我們怎麼做。

如果孩子看到你在看書,他也會認真把書看完。

相反的,如果我們拿著手機,孩子也會想要玩手機,因為他無法分辨大人是在工作或是在玩。

讓我們在進家門前,先收起手機吧!做個專心的大人,同時也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更多演講論述,請看大愛電視《人文講堂》節目:〈找回孩子的專注力〉 大愛一台:首播4/10(六)17:00,重播4/11(日)10:30 瀏覽次數:4385 已成功複製連結 訂閱電子報 給您當週最熱議題,飽覽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編輯推薦 孩子沉迷手機平板怎麼辦?給21世紀父母的3C教養處方 從一支手機開始的教養學 【投書】是早期治療還是超速教養?家長對於幼兒發展認知的幾點觀察 延伸閱讀 關鍵字: 專注 分心 專心 教養 親子關係 葉嘉雯 大愛電視《人文講堂》 邀請社會各界精英或意見領袖,以24分鐘講演方式,分享個人故事、學識涵養與人文觀點。

「獨立評論@天下」提醒您: 1.本欄位提供網路意見交流平台,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2.發言時彼此尊重,若涉及個人隱私、人身攻擊、族群歧視等狀況,本站將移除留言。

3.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一文多貼將隱藏資訊;廣告垃圾留言一律移除。

4.本留言板所有言論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葉嘉雯 大愛電視《人文講堂》 邀請社會各界精英或意見領袖,以24分鐘講演方式,分享個人故事、學識涵養與人文觀點。

熱門文章 1 我的房東是越南皇室後代!許燦煌收藏「聖旨」、「奏摺」過程大公開 2 成功走過Omicron,新加坡是怎麼辦到的? 3 「媽媽,妳當年為什麼嫁來台灣?」一個新住民母親的願望 4 【投書】不是考科的悲歌:「你的課程很好,但這不是我現在的優先!」 5 「他好亂,我要來幫他斷捨離!」真正的整理,需要劃出界線 訂閱電子報 時事、國際、社會、教育、性別⋯⋯現在就訂閱獨立評論電子報,飽覽當週最熱議題與多元觀點! 立即訂閱 支持獨立評論,成為天下雜誌全閱讀訂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