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管理真正的問題不在OKR 或KPI - 商業思維學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其實批評KPI 的文章裡有很多顯著的問題,那就是無法說清楚「公司沒有KPI 的話,要如何管理目標?」,捧OKR 的朋友請不要忘記, OKR 是由Objectives 跟Key ... Skiptocontent 問題不在OKR或KPI,而在你的腦子。

好了,這篇文章開門見山寫得很清楚了,這幾年批評KPI的人太多,捧OKR的人也太多,過去幾年我也寫過三四篇有關績效考核與KPI的文章,前不久之前在做目標設定的文章裡,我也談過OKR,這些內容我都不再重提,我會把文章連結放在最後供大家參考,以免本文失焦了,這篇文章我想談一些我過去沒談清楚的觀點。

KPI的原罪到底是什麼? 其實批評KPI的文章裡有很多顯著的問題,那就是無法說清楚「公司沒有KPI的話,要如何管理目標?」,捧OKR的朋友請不要忘記,OKR是由Objectives跟KeyResults所組成,Objectives不需要是可量化的,但KeyResults必須要可以量化,而這種KeyResults的觀念,其實與KPI基本是一樣的。

那抱怨KPI的人,實際在抱怨什麼呢? 回顧一下之前SONY-績效主義毀了索尼,以及微軟-取消分級排名制度這兩篇文章,你會發現大家談的都是績效管理與分配的過程,而不是在談不該設定KPI,至於績效管理制度的問題,我下面會一一為大家解釋它的成因,以及實際運作時的解決方法。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說「KPI是從上而下制定,是老闆要我們做的」,而OKR則是「從下而上,是我們自己想做的」,我覺得這觀點是顯然有問題的,講的很像導入OKR後,員工就能有充足的權力決定自己要做些什麼一樣,這個邏輯說得過去嗎?一家公司的目標制定過程,會因為導入一個制度,就完全翻轉嗎? 我舉個例子,若你是一家跨國集團台灣分公司的負責人,台灣分公司今年的主要目標是成為台灣某領域的第一名,設定的KPIs(或KeyResults)有兩個:(1)年度營收達30億台幣(2)客戶數達300萬(3)客戶回購收入占比超過60% 為了達到這兩個KPIs,台灣分公司的北區業務部的目標可能是6個月內成為北部地區第一名廠商,設定的KPIs(或KeyResults)有三個:(1)年度營收達20億台幣(2)toC客戶數達120萬(3)toB客戶數達200間 各地區業務部的目標與KPIs(或KeyResults)加總後,應該要等於公司的目標,而各部門的目標與KPIs(或KeyResults)基本上也必須圍繞著公司整體目標前進。

如果你仔細去看OKR的結構,你會發現在做目標管理時,整體目標與部門目標間還是有很強的連結性,否則誰都沒法保證公司整體在做的事是為了同一個目標。

不管是KPI或是OKR,不管是績效管理工具還是目標管理工具,若上下不一致,都是大災難。

如果問題在工具上,那為什麼有很多公司還是把KPI運作的非常順暢,而用OKR的,也不見得每間公司的員工都感覺備受重視,士氣高昂,公司也不見得都非常成功啊,我想各位老闆與經理人,也不會單純的認為KPI或OKR這類工具的替換或引入就能解決公司經營上的問題。

腦子對了,工具才會發揮效用。

績效管理與目標管理,常見的3大問題 若真要講,多數公司績效管理與KPI制定過程的問題,我覺得最顯著的問題是以下幾項: 1.制定過程,員工參與太少 傳統目標與KPI設定過程,大多是老闆跟幾位高階主管一同討論後決定的,稍具規模的公司則會舉辦年度的策略會議,讓中基層的主管involve進來一塊討論,而比較有制度的甚至會建立組織的策略地圖,並往下展開到每個事業部的策略地圖以及每個部門的策略地圖, 在繼承策略的過程中,也會連帶繼承了KPI。

這就是上一段落中我談到的,部門目標的加總會等於公司,所以多數時候,部門KPI是分配下來的結果,而在這過程中,員工其實沒有說「不」或者參與討論的權力。

多數公司的策略,是由一群離現場最遠的人來制定,然後要那些離現場最近,負責動手的人去執行。

若老闆真的英明睿智,或許問題不大,但當你的決策已經失準多次,且公司面臨的問題愈來愈嚴峻時,建議你改弦易轍,讓員工更多的參與進來,這會給你帶來新的啟發。

當員工有機會參與策略制定過程,他們會更清楚公司、部門與自己的目標是什麼,而有目標感的員工,幹勁也相對較強,更願意提出改善建議,並且盡力去達成它。

2.年初訂好了,到年底都不變 策略規劃過程我參與過不下10次,多數狀況是大家花了三天,討論了很多目標、策略與行動方案,最後把KPI制定下來,然後希望接著的一年就按這個計劃來執行。

但有經驗的專業經理人就知道,這幾年外部環境實在變化的太快了,年初設定好的計畫,三個月後有30%已經不對了,半年後只剩下30%是跟一開始設想的差不多,到年底回頭檢視年初設定的策略,大概只有20%是跟原先想的一樣。

這種問題在大公司尤其常見,但卻很少會針對這問題做修正,為什麼?原因無它,若每個月或每季都要重新做一次策略規劃,要花費三天的時間事小,但接下來修正整體策略與工作的effort則相對大很多。

但其實市場的變化,不是你不承認它就不存在的,若公司不願意花時間去再次對齊公司整體步調,那時間到了,公司的整體表現就是給你最好的回饋。

若經營者覺得每次做策略規劃都要花很長的時間,大多是因為規劃流程不正確,而不是持續修正策略這件事有錯。

這個問題,也連帶影響了員工的績效問題,而這才是錯誤KPI對績效造成的最嚴重影響。

年初訂好了員工的KPI,但隨著時間推移,很多計畫早已修正,有些舊的KPI也在計畫修正過程中變得不再重要,而有些新的KPI則在過程中誕生,但因為KPI是從上繼承下來的,修正時也要重新對齊上層部門的KPI,很多管理者在這樣的狀況下,會選擇得過且過,不進行KPI的調整。

而年底時,所有的員工就被用錯誤的KPI進行考核。

若你是員工,你會去做當下正確的事,還是那些對KPI有幫助的事呢? 答案是,員工會做公司重視的事。

當公司堅持要用錯的KPI來考核員工,員工就會想辦法去達到這些KPI;當公司願意持續修正過時的KPI,員工便會持續做正確的事情。

3.無法反應員工真實貢獻 上面這一段提到KPI年初設定好,到年底都不調整,當你用錯誤的KPI去考核員工時,問題就大了。

我們先來談一下OKR,OKR是一種目標管理工具,而非績效管理工具,有些人建議不應該拿OKR來考核員工,看到這,或許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 「OKR裡面所做的事,以及目標的達成狀況,這不是反應一個員工的工作比現嗎?拿來考核又有什麼問題呢?」 第一,目標是會調整的,也就是說,在外部環境變化下,你負責的Objectives可能還沒完成就被調整了,即便工作能力再強,你的實際產出就是零,我拿這個來考核你,你覺得是否公平? 第二,不確定性,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的挑戰就是不確定性,在前景模糊的狀況下,目標、關鍵結果與行動可能都是錯的,而為了有效地找出正確的方向,我們需要先做假設並進行驗證。

結合第一點,若那些我不確定的東西,都會損害到我的績效時,那我在進行目標設定時就會變得保守,不願意去挑戰那些不確定性極高的目標。

第三,OKR只談可量化或可具體評估成效的事,不過我們也知道,有些東西的量化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比如學習能力、領導能力、影響力、團隊意識等等,若我們只看OKR的成果來決定一個人的績效,其實還是有失公允的。

OKR肯定會做為績效考核的材料,但直接拿來做績效考核的工具就有待商榷了。

策略規劃、KPI、績效管理與目標管理都是必須的,但若不能隨著時間推進而調整,肯定都會出問題。

績效管理正確的作法 多數公司在談績效管理這件事時,其實還是非常強調控制、考核,然而績效管理真正重點應該放在回饋,以及協助員工提升工作能力。

專業經理人有什麼道理要花一大堆時間,只是為了告訴一個員工他該做什麼,確認他的工作表現,然後給他一個80或85分的績效分數呢? 我們為什麼不把時間花在給員工回饋,讓他知道哪邊做的好,哪邊做不好,必要時提供我們的經驗與建議給他,讓他工作能力不斷提升,並把事情愈做愈好呢? 績效考核一年做一次,一年給員工一次回饋,而且這些回饋通常都只有近期發生的事情,當員工無法從你身上得到及時的回饋,他就無法在那個當下修正,自然也失去了從那個當下開始改進的機會。

給員工一個不用多傻半年的機會,回饋真的要及時。

這篇文寫到現在,我相信大家已經抓到幾個重點: 讓員工更多的參與,盡可能的讓所有人都參與,很多溝通的落差會自然被解決,而且,知道為何而戰的員工戰力強大十倍。

幫員工決定好所有事,要他們照著做,這對員工是沒有任何激勵效果的。

保持調整彈性,把變化視為理所當然,務必隨著環境而進行目標與指標修正,別怕麻煩,你省下的任何時間,最後付出的代價都是百倍以上。

績效考核與目標管理鬆綁,目標管理相對單純,績效考核則相對複雜得多,績效考核是全面審視一個部門或一個員工工作,你很難直接用KPI或OKR就百分之百衡量一個員工的工作表現。

量化的部分很重要,但千萬不要忽略質化的部分,質、量兼具,才是一個好的績效考核。

給予員工及時的回饋,這是多數管理者做的比較差的地方,我曾說過,當我管理的人數在30人以下時,我每個月會盡可能的花時間跟每個人面談一次,時間不一定要很長,但一來看看他有沒有需要我協助的地方,二來則針對這個月的狀況給他反饋。

實際上在日常工作上,只要我覺得有需要特別提醒的地方,會議中或會議後我都會給對方反饋。

管理者的及時回饋,對員工非常非常重要。

掌握以上關鍵,你用KPI或OKR問題都不大,甚至我覺得兩者本來就不衝突,可以一起使用,反之,若你違反了上述原則,可能怎麼做都有問題。

強烈推薦:高績效管理者學程入學優惠招生中 你知道嗎?管理是有方法有訣竅的,如果你也正苦惱於管理乏力,工作缺乏效率,團隊成員沒有動力,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

那你肯定不能錯過《高績效管理者學程》。

這堂課將會教你如何系統化的做好管理工作,成為一位真正的高績效管理者。

分享此文:TweetPocket 相關文章: Mia:透過商業思維拓展工程師的專家人生 陳彥鈞:從學習中獲得力量,勇於挑戰自己持續成長 海納百川的《商業思維百科》要如何學習與應用? 在協助企業導入OKR的一年後,我給企業的幾個建議 商業思維:月薪不到5萬不要儲蓄,從企業自由現金流運用來探討背後思路 商業思維學院2020年的5個反思,以及2021年的進化 文章導覽 ←Previous文章Next文章→ 1thoughton“績效管理真正的問題不在OKR或KPI” 如果老闆訂完OKR逐層分配OKR拆解到自己可以填寫的時候剩一週的時間去填寫並且跟同層的同仁連結,甚至還要跟下屬討論完畢後提交。

在這種情況下都迫於時間就訂了一些奇怪的OKR,想請問花多久時間或怎樣的心力才算OKR完成度高? Reply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 Searchfor: 分類 2020學院記事(67) 2020CaseStudy成果(50) slack使用教學(3) 小組長共學(8) BD商業開發專欄(8) 產品經理學程專欄(41) 產品經理學程–主理人專欄(21) 社群和活動(4) 策略與企業轉型(20) 職涯規劃與素養(45) 自我成長(41) 高績效管理者(7) 超級職場力(10) KT選讀(34) Mentor推薦(4) OKR(3) 其他(23) 商業思維百科試閱(8) 商業思維學院–院長專欄(97) 媒體轉載(90) 學習方法(19) 學員心得和評價(34) 實用學習資源與模板(4) 專案管理(20) 技術管理(3) 敏捷(9) 數據化營運與數位轉型(19) 求職與面試攻略(5) 主管與領導(22) 企業人才培訓(5) 近期文章 【KT新聞選讀】資金緊縮,生鮮雜貨外送Instacart與交友軟體Grindr趕在最後一刻提交上市申請 【KT新聞選讀】Z世代不僅主導社群媒體發展,同時也是快時尚及先買後付的黃金客群 別再從小處著眼了,向上管理最關鍵的四個技巧 【KT新聞選讀】全球頂尖人才挖角與加薪;但藍領員工得冒著失業危險爭取福利 【KT新聞選讀】SalesEngagement平台Salesloft推出新產品,幫助客戶更精準預測銷售金額 成長趨緩?人才流動大?企業主可以思考的三個面相 【KT新聞選讀】遠距醫療與臨床試驗法規放寬,使穿戴裝置在遠距醫療與臨床試驗大幅應用 【KT新聞選讀】當Disney、Zoom或微軟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時,你會怎麼想? 解答你所有的職涯問題——找不到方向?選什麼樣的路徑是好的?到底要不要換工作?要換的話要往什麼方向轉換? 【五個常見的學習需求】如何培養商業思維、提升策略高度、產品的基礎知識、建立對數據的基本觀念、強化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 立刻報名入學👈 5/24報名截止 X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