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做就開始焦慮:如何面對空閒時的焦躁? - 女人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對於A 款「不忙碌焦慮」的人群來說,你也許沒有意識到,其實你需要的不是工作,而是在工作中被人需要的人際滿足感。
他們在家庭和感情生活中,很難感受到 ...
逛逛WomanyShop
主題分類
特色專題
熱門單元
關注興趣
女力職場
自我成長
人際關係
生活風格
美妝保養
時尚精品
身體康健
女子旅行
女子理財
多元共融
最新文章
更多服務
多元共融DEI
女人迷課程
你值得擁有
名家專欄
試用體驗
活動講座
性別駭客松
WomanyShop
熱烈討論
官方App
吾思品牌
女人迷香港
性別力
回家吧
臉紅紅
產品
DEI
女人迷
性別力
回家吧
臉紅紅
透可室
沒事做就開始焦慮:如何面對空閒時的焦躁?
29
2022.09
星期四
宜打開方向
你就是前往理想的鑰匙
生活本來就是一道道不停的申論題,時刻翻出回憶,重新詮釋自己,為自己與生活調頻。
與內在小孩對話
女人迷womany.net
2022/06/14
康健
沒事做就開始焦慮:如何面對空閒時的焦躁?
byKnowYourself
2019/05/29
一有空閒就感到焦慮的你並不孤單,但在這份焦慮背後隱含的渴望與逃避,以及焦慮帶來的後續影響,或許是我們都該正視的大問題。
目次
11.人們為什麼停止忙碌就焦慮
1.1A款焦慮:對被需要的渴望
1.2B款焦慮:誤把成功與忙碌劃等號
1.3C款焦慮:一種深刻的存在主義絕望(existentialdespair)
1.4重點人群1型:討好者
1.5重點人群2型:情緒無能者(愛無能的人)
22.被焦慮感支配的忙碌,會給人帶來持續的後果
2.1第1款惡果:情感癱瘓(EmotionalBasketCases)
2.2第2款惡果:你會變胖、變笨
2.3第3款惡果:切換任務時反覆消耗的認知成本
33.一不忙碌就焦慮,怎麼辦?
公號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你們相信嗎,曾經有一位著名的經濟學家,曾經預言到2028年,我們每個人都將不再需要為賺錢煩惱,到那時我們每個人每天只需要工作3小時。
這位經濟學家,就是被稱為「資本主義救星」的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
這樣的2028年,你覺得會到來嗎?凱恩斯認為,在不惜一切進行原始積累的階段過去了之後,人們終將從瘋狂的工作勞動中解放出來,獲得大把的空閒時間(ascitedin,Kolbert,2014)。
不知道2028年世界會不會發生一個劇變,至少目前,我們比起幾十年前已經是更加忙碌了。
一項美國的調查顯示,尤其在投行、諮詢、IT、律師等高薪領域中,94%的人每週工作50小時以上,超過半數的人每週工作65小時以上,而且,這還不包括他們在辦公室以外的地方,用手機處理公務的時間(Perlow&Poter,2009)。
有趣的是,當大家都以為不停加班都只是因為工作壓力、被逼無奈時,《紐約客》的專欄作家Surowiecki(2014)卻指出,大部分人的持續忙碌,其實都是自己主動選擇的。
而在這種自主選擇的忙碌背後,可能是一種深深的焦慮感,一旦停止忙碌,人們就會身陷其中。
延伸閱讀:當忙碌成了流行病:工作與生活失衡,也許是你不夠自律1.人們為什麼停止忙碌就焦慮對於許多超時工作、不停加班的人而言,「不忙就焦慮」是他們普遍的困擾,但其背後的原因卻是不盡相同的。
正如我們曾提到過的,焦慮,是一枚情緒的通用貨幣,每個人的焦慮背後,都可能包含了千差萬別的認知想法與情緒需求。
A款焦慮:對被需要的渴望無論你是否承認,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需要「被需要」。
這種感覺,會讓我們獲得價值感與力量感——「我有能力幫助他人實現願望」、「我受他人重視和感激」,還會讓我們直觀感受到自己與世界上其他個體的聯結。
對於A款「不忙碌焦慮」的人群來說,你也許沒有意識到,其實你需要的不是工作,而是在工作中被人需要的人際滿足感。
他們在家庭和感情生活中,很難感受到「被需要」。
只有在工作的忙碌中,才能體會人際互動、以及他人對自己的依賴和肯定。
因此,一旦停止忙碌,他們就會不自覺地陷入一種莫名的焦慮。
其實,他們是用焦慮掩蓋了內心最深處的恐懼——潛意識中,他們懷疑自己在工作以外的世界裡,不會被需要、也不會被愛。
在工作以外的世界裡,他們感到自己失去價值,被他人和世界所遺忘。
他們以為自己享受的是忙碌,其實是人間煙火和溫情脈脈。
圖片|來源B款焦慮:誤把成功與忙碌劃等號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催生了「永遠在線」(alwayson)的職場文化,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也早已不存在絕對的區隔,在周末或度假的時候收發郵件、隨時隨地處理工作是常態。
不妨試著回想一下,你上一次可以「完全不處理任何工作」的時間是什麼時候?這種職場文化帶來的是人們對於「忙碌」與「休息」看法的改變。
越來越多的雇主與員工都開始認為「不停忙碌才意味著盡職盡責」、「休息就是消極怠惰」、「越是忙碌的人,對公司價值越高」等等。
在這種職場文化中,忙碌,逐漸被與「盡職」、「成功」畫上了等號。
永遠在線的職場文化,讓每個人都感染上了一種競爭壓力。
如果不這麼忙,自己會不會就變成一個失敗者?沒出息的人?就算自己並不想忙碌,一旦悠閒下來,也可能真的被老闆和他人評價為「懶惰」、「不盡責」、「不夠優秀」。
看看更多:松浦彌太郎:替自己準備一本失敗筆記本吧這個社會對於人忙碌程度的要求已經不再合理了。
C款焦慮:一種深刻的存在主義絕望(existentialdespair)人們無時無刻忙碌的另一個原因,可能來自一種存在主義絕望。
生活的意義、工作的目標、他人的期待等等,這些使得我們保持忙碌的事物,無論多麼世俗,都令我們的「存在感」/生命意義感得以存續(Tsilimparis,2018)。
Tsilimparis(2018)認為當不再有這些可以讓自己去努力和付出的事情時,人們很容易陷入對於自我有限性的過度思考之中。
我們可能會強烈地感受到生而為人的平凡與渺小,懷疑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繼而陷入一種巨大的、難以承受的絕望。
芝加哥大學的Hsee等人(2010)的實驗也從某種程度上證明了這一點。
他們邀請了一群參與者完成2個任務。
這兩個任務之間有15分鐘的休息時間,參與者需要在這段時間裡將任務一中填寫的調查表交還到指定地點。
此時,這些參與者可以在兩個指定地點中任選其一:「遠」:12分鐘在路上,3分鐘等待下一個任務
「近」:就在門口交表,15分鐘等待下一個任務結果,大多數人選擇離自己較遠的地點交表格,力求減少一個人無所事事獨自等待的時間。
人在純粹無事可做的獨處中,是很容易感到不舒服的。
實驗結果也證明,走了更遠路的受試者,在情緒回饋表上,比那些走得短但一直在等待的人,心情更加愉悅。
和對人際溫暖的需求相似又略有區別。
C款不工作就焦慮的同學們,是用忙碌逃避一種停下來就是籠罩在身上的無意義感。
人會因為過度思考「我為什麼活著」這一類存在主義的問題而產生負面感受。
人很容易在這樣直面自身的過程中,陷入虛無感中。
「瞎忙」是很多人躲避陷入虛無感的自我保護手段,忙工作忙朋友聚餐忙四處旅行。
圖片|來源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在停止忙碌之後倍感焦慮。
重點人群1型:討好者他們總是忍不住想取悅他人。
他們會在討好別人的過程中表現出過度的責任心,試圖讓所有人都滿意,也試圖為所有人的工作負責。
這就不可避免地會讓他們陷入過度的忙碌之中,且一旦停止忙碌,他們就開始擔心他人會對自己不滿。
重點人群2型:情緒無能者(愛無能的人)Damaske等人(2014)的研究發現,越來越多的人正把辦公室當做情感寄託,他們不尋找生活伴侶,或者不投入太多精力在家庭中。
辦公室對他們來說是更舒服的場景。
對於情緒無能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我們曾介紹過,「情緒無能」的人對於深刻的愛或深層的情感交流不感興趣也無所適從。
他們不明白自己的情緒是什麼,也不擅長共情他人的感受,也不知道如何溝通情緒和感受。
於是,他們情願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無需情感投入的工作上,這樣自己就擁有了「我沒時間處理感情」的正當理由。
2.被焦慮感支配的忙碌,會給人帶來持續的後果第1款惡果:情感癱瘓(EmotionalBasketCases)身處被焦慮感支配的忙碌之中,人們在精神上和身體上都很難真正放鬆。
有研究發現,那些工作時間更長的人,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從緊張的狀態中真正放鬆下來,讓身心得到修復(Virtanen,2009)。
Gorden(2014)指出,在身體與心理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下,人們很容易陷入情感癱瘓,即在人際間解讀情緒的能力急劇下降,不能覺察到自己和他人的情緒需求,甚至也很容易誤讀他人的情緒,與他人產生誤會與摩擦。
比如,陷入情感癱瘓的人,常常不能意識到自己已經處在一種暴躁易怒的情緒當中,並且不自覺地說出了許多傷人的話,他們也無法從對方的表現裡「讀出」自己的話已經造成的傷害。
而這往往給人們的社交關係帶來很大的影響,導致伴侶、同事及家人朋友之間的失和,甚至關係的徹底破裂。
第2款惡果:你會變胖、變笨正如我們在「情緒性進食」的文章中所提到的那樣,當我們焦慮的時候,我們會試圖吃點什麼來給自己安慰。
又因為我們正被這種焦慮感支配的忙不停,我們往往只能選擇一些方便易得的外賣或快餐來滿足口慾。
於是,肥胖,就成為了忙碌的另一個代價。
也推薦你:肥胖、健忘、憂鬱原來都是因為...?上班族必知的冷知識不僅如此,還有研究發現,連續5年處於忙碌狀態(每週工作超過55小時)的人,他們的大腦認知功能可能會下降,即他們在詞彙、推理、記憶與運算速度上都比5年前有明顯的下降;對照組中不那麼忙碌的受試者,在 5年前後的區別遠沒有這麼明顯(Virtanen,2009)。
也就是說,過度忙碌還會讓人變笨。
第3款惡果:切換任務時反覆消耗的認知成本另外,為了讓自己忙起來,我們還可能陷入一種不必要的「多線程工作」(multi-tasking)。
比如,一個人明明可以先完成A項任務,再進行B任務。
但他為了逃避焦慮感,就可能會在完成A任務的過程中,給自己穿插著安排B任務一起做,讓自己處於不必要的多線程工作中。
這種不必要的多線程工作,會讓我們產生一種「虛假的效能感」——自我感覺良好,感到自己很努力——但往往實際效率不高,工作質量也受到影響。
這是因為每當人們從A任務轉換到B任務中時,他們的注意力都仍有一部分被「殘留」(attentionresidue)在 A任務之中(Leroy,2009)。
每一次轉換任務,都是有成本的(shiftingcost),是對一個人認知資源與注意力的消耗。
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很容易「忙中出錯」的原因(Dahl,2015)。
3.一不忙碌就焦慮,怎麼辦?首先,你需要意識到自己是上述哪一款焦慮寶寶。
你用工作在逃避什麼?是逃避人際中的孤獨感?是擔心影響別人對你的評價?是逃避一種停下來之後的空虛感?你的忙於工作,是不是因為感到自己不被人真心所愛、不被人保護、不被人需要。
所以忙碌成為了一種替代性的可以讓生活有充實感、幸福感的途徑。
其次,你需要明白,忙碌只不過是暫時緩解了焦慮感,但它可能帶來更多長期的後果,比如,上文中提到的過度忙碌可能使人情感癱瘓,最終導致的人際關係的失和,甚至徹底破裂等等。
另外,你也要學會享受任務間歇的休息時間,不要總想一刻不停。
有研究發現,在工作期間進行15-30分鐘的小睡,有助於提升記憶力,並且能讓人在睡覺的期間及時「清空」大腦,減少注意力殘留,為之後接觸新的信息作準備(Soong,2010)。
圖片|來源最後,對於那些長期與存在主義絕望對抗的人而言,人和人之間真正的情感聯結才是你獲得生命意義感的來源。
這種情感的聯結,是需要你付出嘗試——至少要有機會不斷接觸到新的人,同時雙方共同嘗試走近對方、信任對方,才最終慢慢達成的。
這個過程對於很多優秀工作者來說,可比做好工作難太多了。
人們都喜歡做自己擅長的人,而傾向於躲避自己表現成績不夠好的任務。
這些優秀的工作者,更不喜歡面對「我不足夠優秀」的批評和自我批評。
所以他們不斷選擇工作,放棄人與人之間的經營。
最後前者越做越拿手,後者越來越落後同齡其他人群。
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最終,我們都得面對自己真實的、全面的需要。
只有當你的自我價值感和幸福感,來自於各種不同的來源時——工作、家庭、朋友、愛好等等——你的幸福才不是高空走高絲般如履薄冰,也不是有一方面出問題就能讓你粉碎。
如果你是一個一停止忙碌就焦慮的人,是時候讓自己停一段時間了。
想一想,你缺的到底是什麼,你工作最終渴望的生活目標是什麼?不要畏難,選擇自己最薄弱的方面做做練習、成長提升。
忙的正面意義只存在於當它真的能把你引向更好的生活時。
而什麼是好生活,對每個人來說的定義都是很個人的。
沒有人能幫你回答這個問題,包括所有會因為你看起來不夠忙批判你的人。
你要自己回答好這個問題,然後才能找到真正適合你的工作與生活的節奏。
你累了嗎?
你該會的番茄鐘工作法:要專注也要休息,才能高效率
越休息越累?神經老是緊繃的你,該看的當代休息練習
「思考螺旋」心理學:無止盡的焦慮,背後是什麼原因?
為什麼越有能力悠閒生活的人,越是選擇忙碌?
康健
休息
休閒
生活
愛自己
給自己的
獨處
情緒管理
好焦慮怎麼辦
焦慮症
工作
焦慮
怎麼辦
上班
沒事
執行編輯 女人迷原創製作所
核稿編輯 女人迷編輯Yuting
吾思傳媒致力提供公開平台,提供多元與共融視角,本文代表創作者觀點,幫助更多人成為自己,歡迎你投稿。
作者
KnowYourself
帮每个人学会幸福生活
看更多留言
如果你也相信文字的力量,邀請你以知識為支點,撐起世界。
本網站中所有內容均由女人迷womany.net與其他權利人依法擁有其智慧財產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或發現女人迷文章有侵權疑慮,請來信與本公司相關部門人員接洽,我們會儘快回覆。
womany貼心客服
02-2377-5999
[email protected]
文章列表
延伸文章資訊
- 1感覺自己處於無聊和焦慮中,怎麼辦? - 每日頭條
所謂的對付無聊. 假期匆匆來襲,匆匆離去。 有時候我們會在周末得閒,有時候在工作日的晚上剛好有空,便尋思著把朋友約出來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悠哉 ...
- 2為什麼事情明明很多卻不想做?透視拖延的背後原因 - 獨立評論
拖延讓我們得以暫時避免某些不舒服的內在感受,像是焦慮、恐懼或無聊。當我們把拖延理解為一種逃避手段,就會知道如何找出各種相應的解決方案。
- 3为什么无聊的时候感到很焦虑? - 知乎
不想玩手机,不想看书,不想玩游戏,不想出门,单纯无聊,特别焦虑.
- 4【邵雨薇專欄】罹患精神上的孤獨流感「厭世 - ELLE
... 如何與孤獨好好共處、找到藏在無聊日常裡的趣味,是治愈精神孤獨的最佳 ... 但公眾人物總是要給點正能量,只好靜靜地感受我的焦慮而不選擇開口。
- 5等於得了「焦慮症」嗎?心理師教你分辨5種最常見焦慮障礙
焦慮,是包含了擔心、緊張、恐懼、尷尬等情緒的一種情緒的統稱,它同時還帶來了一些軀體上的生理喚醒,比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出汗、眩暈、腸胃不適等軀體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