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一戰中可以看出曹丕軍事才幹不及其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劉備被陸遜一把大火燒得失魂落魄,敗逃白帝城後。

孫權一把扯下了他對曹丕的偽裝,忘記了自己稱臣的承諾,與魏國反目。

曹丕瞬間被孫權氣蒙了,我爹老早就說過這麼一句話「生子當如孫仲謀」。

現在看來你是這麼一個東西啊。

於是曹丕起兵35萬分兵三路進攻東吳。

魏文帝曹丕躊躇滿志準備征討孫權時,劉曄進言說:「孫權剛剛打敗劉備士氣旺盛,上下同心,吳軍水戰占優,倉促間難以取勝。

」曹丕不聽。

然後徵求賈詡的意見,提問的時候並沒有直接說要不要伐吳而是問:「我要準備討伐不服從我的人,是先打孫吳呢還是先打蜀漢?」眾所周知,劉備已被孫權打敗,孫權拒絕委質太子,曹丕最想聽到的話就是:「先打東吳」而賈詡岔開曹丕的問題,直接回復道:「用兵之道,先勝後戰,量敵論將,故舉無遺策。

」曹丕同樣沒有採納。

黃初三年九月即命令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

十月,孫權失去迴轉餘地改元黃武,臨江拒守。

除了這些錯誤,曹丕還犯了幾個錯誤。

1.如果在夷陵之戰之時攻打吳國,劉備勞師遠征必不願回,而吳國兵力分散,如果在此時給予強力一擊,想必吳國肯定難以承受。

還有一點夷陵之戰到曹丕伐吳中間有好幾月的時間,曹丕可以奇襲,但是他在做什麼?他竟然在向孫權要兒子,也許曹丕只是想要個由頭,但是這個由頭的代價太大,一個是吳國在此期間可以將士卒休整,再者,如此明顯的挑釁,孫權必然知道曹丕的目的所在,重新部署兵力對抗曹丕就成為了可能。

2.打壓曹仁。

曹仁是曹魏重臣,在曹操時代,南征北討,東據西守,立功無數,可以說是曹氏宗親中最能打的一位將領。

特別是赤壁後在江陵和周瑜對峙,襄樊時和關羽對峙。

這兩人應該都是敵人陣營里算是數一數二能打的了,曹仁讓周瑜中流矢,關羽身敗名裂。

就是這樣一個資歷最老的人,曹丕把他安排到了中路,是戰略的核心,主攻點,再看進攻的地方,濡須口,東吳重鎮,護衛都城的一道屏障。

重任在肩啊!

再看一下曹仁底下的人馬,我打滿就4萬人左右,東西兩路打滿了要有8-10萬人,中路反而最弱,才4萬人打濡須?公元213年,曹操率軍攻濡須塢,權行五六里,回還作鼓吹。

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曹操這樣表揚孫權,一方面,孫權是個人傑,另一方面,說明濡須塢這個軍事重地,守衛嚴密,曹操這樣的能耐,都無可奈何,就給曹仁4萬人,就想打濡須?

當佯攻的方面軍吧!當然,曹仁是當真了,到了濡須,一方面誘敵,一方面猛攻,最後結果就是中路軍戰果最慘,不但沒有建樹,還被東吳方面斬常雕,虜王雙。

被東吳朱然打敗恐怕曹仁心裡是不好受的。

果然曹仁回軍後,憂憤成疾,一命嗚呼。

3.其實另外的左路軍曹真和夏侯尚在江陵一破孫盛,二破諸葛瑾,三據潘璋,四圍朱然,有一瞬間,曹丕都認為,拿下江陵,只在朝夕。

結果,臨門一腳時,泄了氣!可惜啊!說是爆發了疫疾,怎麼每次都是關鍵時候來疫疾?如果在襄陽方面,能有第二梯隊,能夠趕來增援,此時,江陵城中的朱然,也已經是強弩之末,大家都很累,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後,最後,曹丕沒了耐心。

不得不說曹丕在這方面是考慮欠周的。

其父曹操的赤壁之戰雖然以失敗結尾,但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曹丕起兵伐吳,初時轟轟烈烈,到結尾時倉促狼狽,不免有狗尾續貂之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

三國時期,英雄人物輩出,曹操、諸葛亮、劉備、孫權、周瑜、關羽、張飛??他們在短短的幾十年中,縱橫捭闔,共同演繹了一曲盪氣迴腸的「忠義、信義、仁義、恩義、俠義」之歌,留給後人的是無盡的神往和慨嘆。...

誰才是三國最強大腦?曹操、劉備、孫權?

一、赤壁戰後曹操的戰略選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戰敗後,孫、劉聯軍進逼江陵,與曹操守將曹仁相持大戰。劉備利用周瑜和曹仁相持的機會,平定荊州南部武陵(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零陵(治...

細說夢三國曹丕三路伐吳之戰(下)

第三章 西路戰場魏黃初三年十一月,正當魏軍曹休與吳軍呂范激戰於洞口之際,魏上軍大將軍曹真統領夏侯尚、徐晃、張郃以優勢兵力包圍江陵,魏文帝曹丕坐鎮宛城隨時準備支援曹真。吳軍朱然孤軍鎮守江陵。孫權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