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擒關羽,破劉備,以少勝多逼退張郃,1700年後名字成為地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三國中,有個不怎麼讓大家有印象的人,而且在《三國演義》中「被死亡」,他就是朱然。

朱然,本來是叫施然,是東吳孫堅、孫策老員工朱治的外甥。

主治156年生,到194年時,已經38歲的主治還沒有孩子。

於是請求孫策就把姐姐13歲的兒子施然,過繼過來作為子嗣。

孫策按照朱治的意思,令丹楊郡守以羊酒為禮召請施然,施然來到吳後,孫策厚禮相賀,施然以後就成了主治的養子,改為朱然了。

朱然和孫策的弟弟孫權感情特好,少年時二人一起讀書寫字,孫權繼位後對他很是看重,歷任餘姚長、山陰令、臨川太守,加折衝校尉,屢屢升遷。

219年,跟隨呂蒙白衣渡江,計破荊州,擒殺關羽。

孫權為表其功勞,升遷昭武將軍,封西安鄉侯。

呂蒙死前,孫權問過呂蒙之後誰人可以接替他?呂蒙說:「朱然膽守有餘,愚以為可任。

」所以,呂蒙死後,朱然代替呂蒙鎮守江陵。

關羽、張飛被殺後,劉備伐吳,在夷陵之戰中,朱然與陸遜合力大破劉備,孫權又拜他為征北將軍,封永安侯。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說朱然在夷陵之戰中率兵截斷劉備的歸路,結果被接應劉備的大保鏢趙雲一槍給刺死了,這純屬虛構。

史書上的朱然,一生戰功赫赫,是東吳很重要的一個人物。

夷陵之戰是發生在221-222年,而朱然是249才病死的,死時68歲,在當時算是很長壽的,並且死後孫權親自為他素服舉哀。

而且在223年,朱然鎮守江陵。

此時,曹魏派大將曹真、夏侯尚、張郃等名將攻打江陵,為了拿下江陵,曹軍建數個軍營圍城,曹丕還親自到宛城駐守,做為後援。

孫權雖然派遣孫盛作為朱然的外援,但被張郃打敗。

孫權又派潘璋、楊粲等將解圍江陵,但依然被曹軍打敗。

當時江陵城中大多守兵都患了腫病,能參與戰鬥的只有5000人,而且曹軍在城外築起山,挖地道,箭如雨下,城內士兵、將領都驚慌失措,甚至部將姚泰內通曹軍投降,欲裡應外合,被朱然發現斬殺。

在這種外無援兵,內有患亂的情況下,朱然面無懼色,激勵士兵,在萬般艱難的環境下,堅守江陵六個月,逼的張郃、夏侯尚無可奈何,魏軍只能無功而退。

從此,朱然的威名震撼曹魏,他也被孫權改封為當陽侯。

249年三月,朱然病逝。

1700多年後,1984年6月,考古學家於安徽馬鞍山市雨山鄉發現了朱然墓。

雖然該墓被盜,但仍然挖掘出了大量文物,其中包括一片刻有主人的頭銜、字號等的木刺,相當於現代人名片,這個文物的出土,將中國「名片」史推前了一千多年。

1986年朱然墓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朱然墓所在的街道,也被改名為「朱然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朱然,東吳最容易被忽略的名將

提起東吳的名將,很多人只知道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朱然這個名字相對來說很少入人耳,《三國演義》中作者竟讓他提前二十多年殉國,然而在歷史上,他的成就卻是無人能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