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為何要改為先認字,再學拼音?新教材主編權威解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教授,是今年9月將全國統一使用的「部編本」語文教材的主編,相比之前的滬教版,部編本新教材中會體現哪些新思路呢?
溫教授在全國語文教研員(小學)部編本教材使用培訓會上專門進行了解答。
■溫儒敏: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
今年9月份,全國小學就要統一使用部編本小學語文新教材了。
下面結合老師們接觸這套新教材之後可能比較關心的若干問題,來做些說明。
一共有11個問題。
一、一年級為何要改為先認字,再學拼音?
過去都是一年級剛上學就學拼音,然後再用拼音去認字。
這回改了:把拼音學習推後個把月,先認一些漢字,再學拼音,而且邊學拼音邊認字。
這個改變體現一種更切實的教學理念。
其實,傳統的語文教育都是從認字開始,是在沒有注音幫助的情況下進行的。
以前的蒙學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反覆誦讀,慢慢就會認字了。
部編本多少有點回歸傳統。
入學教育以後,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 我、他」,六個大的楷體字撲面而來,會給剛上學的孩子留下深的印象,可能是一輩子的印象。
接下來是「金、木、水、火、土」,「雲對雨 ,雪對風」,很傳統,也很有趣。
為什麼這樣安排?要的是孩子們對漢字的原初感覺。
「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漢字「天地人」,這個順序的改變是別有意味的:把漢語、漢字擺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輔助學漢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認字後學拼音,還有一個考慮,是幼小銜接,放緩坡度。
對於一年級剛上學的孩子而言,一上來就是拼音,比較難,等於給了下馬威,並不利於培養對語文課的興趣。
現在把拼音學習推後一點,能減少他們的畏難情緒。
我看拼音學習再往後推一兩個星期也無妨,總之是要想辦法讓小學生覺得語文學習挺有意思的,一開始就要注意培養認字讀書的興趣,這比什麼都重要。
二、漢語拼音對剛上學的孩子比較難,教學有什麼建議?
老師們要明確,學拼音是為了識字,當然,還有普通話正音。
拼音是認字的工具,但別當作閱讀的工具。
漢語拼音只是拐杖,學會認字就可以不要這個拐杖了。
所以,拼音教學要實事求是,降低難度。
例如,發音是比較難學的。
學拼音當然要教發音的方法,但也不要過分要求。
一年級能拼讀音節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節。
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記的,但不強求背誦默寫。
聲母、韻母的音節能夠書寫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講究。
大致說來,就是一年級拼讀準確,二年級要求熟練一點兒,也就可以了,別增加其他額外的負擔。
有許多學校一年級還學英語,英文字母和漢語拼音老是混淆,老師教學的壓力是很大的。
還有就是南方方言區的老師,為了訓練一個發音,可費老勁了,效果還不好。
如果認識到漢語拼音就是一個認字的「拐杖」,普通話正音無非是為了溝通,那老師的壓力會小一點,輻射到學生那裡負擔也會輕一點,效果不見得就差。
其實,《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已經降低了難度,有些學校可能不注意。
說到普通話的學習,也要實事求是,方言區的學生會用普通話溝通,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說得多麼標準、漂亮。
如果方言區的老師能結合所在地區學習普通話的發音難點,來補充設計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那就更好了。
總之,學拼音就是幫助認字,不能代替認字。
拼音對學普通話有正音作用,但不要把讀拼音當作學普通話的辦法。
另外,部編本語文的拼音教學內容還有一個變化,就是將拼音教學與認字教學結合起來,學拼音結合認字,彼此融通。
對此大家也要重視。
三、「和大人一起讀」是什麼欄目?要列入教學計劃嗎?
「和大人一起讀」是新教材的亮點之一。
大人指父母、老師或其他家庭成員與親友。
一年級剛上學的學生自己還不會讀,所以讓大人和他們一起讀。
這個欄目的用意是激發讀書的興趣,讓孩子剛上學就喜歡語文,喜歡讀書。
這也是幼小銜接的學習方式。
幼兒園主要是無紙化教學,聽故事多,到了小學就開始使用紙質的閱讀材料包括書本了,讓孩子先和大人一起讀,慢慢過渡到自己讀,這過程需要大人的引導。
以前的教材沒有這個欄目,大家不知道如何處理。
我建議你們把這個欄目納入教學計劃,但不要處理成一般課堂上的課,這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延伸到課外,延伸到家庭。
讓家長少看電視、少打麻將、少上微信,多和孩子一起讀書,這也等於創造了語文學習的良好氛圍。
可以給家長「布置作業」,讓他們配合做好「和大人一起讀」。
現在許多家長沒有和孩子一起讀書的習慣,我們可以先在教室裡面讓老師和學生一起讀,然後,通過家長會、家長課堂等形式,示範怎麼實施一起讀。
一起讀可以是朗讀,也可以講讀,或者對話式閱讀,形式不拘,但要注意都是在讀書,是書面語言的閱讀。
一起讀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也不必布置作業,附加的任務多了,壓力大了,興趣就少了。
應當讓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進行無壓力的自由輕鬆的閱讀。
教師如果覺得教材中的一起讀課文比較淺,也可以換,另外找一些作品來讀。
四、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有哪些變化?
一個變化就是課文數量減少了,教學類型增加了。
像一年級上冊,人教版原來有41課。
現在減少為32課;漢語拼音的課量也減少了,識字課卻增加了。
一年級下冊,人教版原有39課,現在也減少了,減少為29課。
課文數量的減少,不要簡單地理解為「減負」(孩子們負擔重,往往不是教材、老師加重的,而是社會、家長加重的),而是教學內容方式的調整,使教材所呈現的內容更加豐富,更加重視口語、讀書等方面的內容,也更有利於語文素養的提升。
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整個課文的變化很大,幾乎換了三分之二的課文。
課文的選篇標準強調了這4點,即經典性,文質兼美,適宜教學,同時要適當兼顧時代性。
新教材對優秀的傳統文化格外重視,這方面選文的比重大大增加,一年級就選了許多古詩。
大家會發現,有些經典的老課文又回來啦,沒經過沉澱的「時文」少了。
五、識字寫字教學如何做到更有科學性?
首先是實行「認寫分流,多認少寫」。
這是部編本語文低年級的編寫原則。
這樣做,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為儘快過渡到獨立閱讀階段創造條件。
認識字和學會寫,是兩個不同的目標,小學要求低年級認識常用字1600左右(以前是要求1800),其中800字左右會寫,教學中注意不要加碼。
不要回到過去那種「四會」的要求,因為認、講、用、寫是很難齊頭並進的,那樣做效果可能欲速則不達。
新教材在識字教學的安排上是有講究的,大家在教學中要認真體會。
一般而言,只要按現教材設定的各個階段目標推進,學生到二年級下學期大致可以實現獨立閱讀。
大家要注意,一年級上冊後面附了一個《識字寫字基本字表》,要求會認300字(這300字應當是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重點),100個會寫的字;一年級下冊附400個會認的字,200個會寫的字。
有的老師會問:這些字是怎麼來的?是為了幫助學生認讀課文,才安排學這些字嗎?不是的,它是依據對小學生閱讀的字頻調查來確定的。
先認這些字,才可能儘快過渡到獨立的閱讀。
而且從字理、字結構來看,先認識這些字,也有助於學生舉一反三,認更多的字。
新教材有意安排了「多元認字」內容,就是說,不完全依賴拼音認字,還要多通過字形、結構、偏旁等去認字。
如果單純依賴拼音識字,可能會拖累識字的效率,不利於儘快進入無拼音的實際閱讀階段。
教學中老師們要重視范讀、熟字帶生字、儘量勾連口語詞,等等。
教第二、三單元時,要鞏固和復現之前認識的漢字,避免回生。
一年級要儘量照顧到多元識字,到二年級下學期,一般就掌握多元認字方法了,那時就不光會拼音識字,還會根據上下文猜讀、根據形聲字構字規律猜讀等。
新教材「多元認字」的教學思路,老師們應當多加關注,加強研究。
六、如何上好古詩詞的課?有無必要讓孩子學「國學」?
部編語文的古詩文篇目增加了。
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有古詩文132篇,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占課文總數的30%左右,比原有人教版增加很多,增幅達80%左右。
初中6冊選用古詩文也分量也加重了。
怎樣教好古詩文的課?最好的辦法就是反覆誦讀,讀得滾瓜爛熟,不用有過多的闡釋,也不要太多活動,寧可多讀幾遍、多讀幾篇。
比如,給一年級學生講《春曉》,講春天到來的感覺、那種發現,讓孩子大致上懂得寫了什麼,發揮孩子的想像力,就可以了,不要讓孩子去記什麼「抒發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心情」之類。
因為 「珍惜春天的美好心情」之類,不是一年級孩子能理解的。
講王維的山水詩,也不一定非得往「熱愛大自然」上面靠,讓小學生安靜下來,體會一下詩中表達的那種「靜」,我看就可以了,不必添加許多成年人理解的內容。
古詩詞教學要注重讓學生感受詩詞音韻之美,漢語之美,也許一是說不清美在哪裡,總之是積澱下來,有所感覺了。
現在有些古詩詞教學過於繁瑣,像外科手術,把那種「美」都給弄跑了。
比如有一些老師教《靜夜思》,教案設計的程序就很繁瑣——
首先放一個視頻,視頻中有月亮,老師問學生:你想到了什麼呀?有的還讓發表一個感慨,說:「月兒圓啦,人團聚了,多美好啊!可是偉大的詩人李白卻無法回家。
他隻身離家在外,看到圓圓的月亮,想起他的故鄉,想起他的親人。
在深深的思念中,他通過寫詩排走心中的寂寞。
」
這就有點「繞」,還有點「酸」,小學生怎麼會有興趣?
有的老師還逐字逐句地講解,安排各種活動,什麼李白的詩中有幾個動作呀,分解一下,讓孩子們演示一下什麼叫舉頭望明月。
這多累贅呀,於是靜夜思中的「靜」跑了。
小學生學古詩文,是比較難的,要求別過高,不必在所謂主題思想、意義價值、藝術手法等方面講太多。
有的教案總喜歡來個三段論——「知作者,解詩意,想畫面」,未免太死板,也不得要領。
朗讀不能取代自主性的閱讀和吟誦。
要不要把「國學」當作課程?我在這裡非常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沒有必要。
「國學」這個概念很複雜,在晚清是為了抵禦「西學」、拯救國粹而提出的,當時是「國將不國」之學,帶有保守主義的意味。
這些年有些人張揚「國學」,也許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什麼是「國學」?範圍太大,很籠統,而且精華與糟粕糾纏,又很複雜。
我看還是提「優秀傳統文化」為好,這是中央的提法。
至於「國學」不「國學」,學界都還弄不清楚,有爭議,我們中小學不要去套用。
社會上有人開設了讀「三百千」的班,說那是「讀經」。
誇張了。
「三百千」是古代開蒙的讀物,主要是認字用的,小學生讀一讀也無妨。
但要注意「三百千」並不是「經」,裡邊也有許多不適合現代人格發展的糟粕。
小學不要開設什麼「讀經」班。
多讀點優秀的古詩文就挺好。
七、部編本語文為何要強調課型的區分?
課型的區分一年級還看不太出來,到了三年級,課文就分為兩種類型,或者兩種課型,一是精讀課,二是略讀課。
初中教材「精讀」乾脆改為「教讀」,「略讀」改為「自讀」,加上往課外閱讀,就建構了「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
精讀課主要老師教,一般要求講得比較細,比較精,就是舉例子,給方法,激發讀書的興味;而略讀課主要讓學生自己讀,把精讀課學到的方法運用到略讀課中,自己去試驗、體會,很多情況下,略讀課就是自主性的泛讀。
課型不同,功能也不同,彼此配合進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閱讀教學。
那麼小學怎麼上好教讀課?一是要安排好預習,不要布置太多作業,主要就是提一些有趣的問題做鋪墊和引導,激發閱讀的興趣。
教讀的重點是教閱讀的方法,同時也適時教一些寫作方法,兩者結合起來。
自讀課是把教讀課的方法沉澱運用。
老師不要多講,就讓學生自己去讀。
有些老師可能不放心,還要為自讀課安排討論或者作業,這是不必要的。
我特別要說說另一種課型的混淆,不管學什麼文體,無論小說、散文、詩歌、童話、議論文、科技文,全都用差不多的程序和講法。
有的上詩詞課,也要分析主題意義,上童話課,就和小說差不多,還是人物性格、藝術手法等等。
不同的文體課型應當有變化。
何況課型不變化,沒有節奏,老是那一套,學生能不膩味?
「部編本」在課型問題上有許多探索,比如對文體特點的提示,以及不同文體閱讀方法的要求,等等,都是有用意的,老師們要重視。
八、為何要提倡閱讀教學的「1+X」?
現在語文教學最大的弊病就是少讀書,不讀書。
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課文,光是教課文、讀課文,不拓展閱讀量,怎麼用力,語文素養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
部編本語文教材比起以往教材,更加注意往課外閱讀延伸了,但閱讀量還是不夠。
所以我主張加大課外閱讀,鼓勵「海量閱讀」,鼓勵讀一些「閒書」,也就是和考試、甚至和寫作並不定「掛鈎」的書:鼓勵讀一些「深」一點的書,可以「似懂非懂」地讀,「連滾帶爬」地讀。
只有這樣,才能培養起讀書的興趣。
當然,我們的語文課就要改一改,不能滿足於精讀精講,不能要求閱讀全都圍繞寫作,還要在精讀精講之外,交給學生各種實用的讀書方法,比如快讀、瀏覽、跳讀、猜讀、群讀、還有非連續文本閱讀,檢索閱讀,等等。
部編本語文在不同文體的閱讀,以及多種讀書方法的教學方面,開始做一些嘗試。
這是新課題,希望老師們也支持。
所謂「1+X」的辦法,即講一篇課文,附加若干篇泛讀或者課外閱讀的文章,讓學生自己讀,讀不懂也沒關係,慢慢就弄懂了。
這就是為了增加閱讀量,改變全是精讀精講、而且處處指向寫作的那種教學習慣。
新教材一二年級就有延伸閱讀,高年級會更多些。
小學中高年級以及初中教材,幾乎每一單元都有課外閱讀的延伸。
新教材實際上已經把「延伸閱讀」部分納入到教學體制,並嘗試設置一些檢測評價。
一線老師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為,發揮各自的主動性,去探索、研究適合自己的可行的辦法。
這肯定是一個教學的創新點。
老師們也想實施「1+X」,可是拓展閱讀的課文哪裡去找?這裡介紹一種,那就是由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組織編寫,人教社最近出版的《語文素養讀本》。
其選文的經典性、可讀性都比較好,能大致配合新教材各個年級、學段的教學目標,從小學到高中24冊,每學年2冊,大家可以參考選用。
九、怎麼設計「快樂讀書吧」課?
「快樂讀書吧」課,每學期一兩次,每次安排某一種閱讀類型。
比如,兒童故事、童話、寓言、民間傳說、科普讀物,等等,讓學生接觸各種文體類型,有基本的文體知識,激發閱讀各種類型讀物的興趣,有意識讓學生去掌握一些讀書方法。
這個欄目不要處理成一般的課文學習,老師可以舉一反三,講一點相關的讀書常識,包括書的類型和閱讀方法,但主要是引發興趣,讓孩子自己找書來讀。
十、新教材為何要重建語文知識體系?
這些年的課改為了防止應試式的反覆操練,提出語法修辭和語文知識的教學不要體系化,要「隨文學習」。
這個出發點是好的。
問題是,如今的語文教學又出現另一趨向,就是知識體系被弱化。
很多老師不敢理直氣壯地講語文知識,不敢放手設置基本能力的訓練,知識點和能力訓練點不突出,也不成系列。
結果教學梯度被打亂,必要的語文知識學習和能力訓練得不到落實。
有時課上得滿天飛,可就是沒有把得住的「乾貨」。
針對這種偏向,部編本語文教材做了一些改進。
一是每個年級和各個單元的課程內容目標力圖更清晰,教學的要點也更清晰,要讓一線老師備課時了解應當有哪些 「乾貨」,做到「一課一得」。
部編語文教材已經在努力重建中小學的語文核心素養的體系,這是「隱在」的體系,不是「顯在」的,不刻意強調體系化,還是要防止過度的操練。
老師們了解這一點,教學中就要胸有成竹,知道每一年級的語文學習大致達到什麼要求,通過哪些線索去逐步實現,每一單元甚至每一課的知識點、能力點在哪裡,等等。
教學實施中不去追求「體系化」,但還是要有體系的。
怎麼去掌握新教材的知識體系。
又怎麼在教學中落實那些知識點和能力點呢?我這裡給大家一些建議吧,也許備課時用得上。
一是參照教師用書。
教師用書會有知識點、訓練點的提示。
二是看單元導語。
每個單元都會提出教學的要點。
三是研究思考題和各個欄目的要求。
思考題往往體現對知識點或語文能力訓練的要求。
語文知識的教學必須加強,但「隨文學習」的辦法不能丟。
心中有數,就能在教學中想辦法落實。
不要從概念到概念。
十一、別濫用多媒體,要祛除繁瑣病。
現今語文課普遍存在的一個弊病,就是繁瑣。
備課繁瑣,上課也繁瑣。
有些老師把注意力放在了設計組織各種其實無關緊要的活動上。
除了這種「形式大於內容」的「繁瑣」,還有另一種「繁瑣」,就是所有課全都有一套幾乎固定的程式去套解,備課陳陳相因。
不要濫用多媒體。
語文課,低年級可以用一點多媒體,但越往高年級走,要減少。
濫用多媒體,是語文課的「繁瑣病」,是一種災難。
多媒體給學生提供了各種畫面、音響與文字,目迷五色,課堂好像活躍了,可是學生的閱讀與思考被擠壓了,文字的感受與想像給干擾了,語文課非常看重的語感也被放逐了。
在講王維的詩時,老師還沒有講,先把一個山水畫在PPT上放出來啦,如果是讓孩子們自己讀該多好啊,因為每個人的體會是不一樣的,不要定格學生的思維。
建議老師們的語文課不用或少用多媒體,讓語文課重新回到樸素本真的狀態中來。
少用多媒體,祛除繁瑣病,這也是新教材使用應當給大家的建議。
老師過多依賴多媒體,許多老師得了「百度依賴症」,整個備課教學離不開百度,什麼都依賴網上給結論,只有結論,沒過程,思想容易碎片化、拼貼化。
老師幾乎都不讀書了,頂多讀一點雜誌,或者著急備課用的材料之類,專業能力就會日漸退化。
現在許多老師都不會記筆記,也不會板書啦,真是可惜!其實板書的過程多美呀,那感覺和效果是PPT代替不了的。
奇怪的是,一方面我們的老師不板書了,另方面,又要增加書法課。
我主張語文老師還是要把字寫好一點,要有板書。
如果老師不怎麼讀書,那怎麼能讓你的學生多讀書呀!
語文教師要博雅一點,給學生做個榜樣——少看微信,多看書。
最後,專門要再說說讀書問題。
這和教材的使用顯然關係密切。
這幾天網上又有我的一個關於讀書的言論,題目叫《語文老師要當讀書種子》。
我願意在這裡念一下,作為這次講座的結束。
誰都知道,要教好語文,首先語文教師就要多讀書。
可是很多教師會說,如今工作繁重,生活壓力大,沒有時間讀。
這是事實,現在幾乎所有人都很忙。
但是否可以想辦法擠時間讀書?若真的想提升自己素質與業務能力,還是要「充電」,把讀書看作「充電」,再忙也不能不讀書,那麼時間也就會有了。
不能等待,別指望等到有一個很悠閒無壓力的時段再來讀書。
時間如同海綿里的水,可以擠出來的,每天少看點微信、電視,用這部分時間來讀書,積少成多,就會很可觀。
工作和生活越繁忙,壓力越大,越煩躁,就越要有自己的精神空間,讀書就是建構精神空間的辦法之一。
如果讀書成為習慣,成了一種良性的生活方式,可以增添情趣,提升素質,讓生活更充實,更有幸福感,這也可以幫助你對抗壓力、減少「職業性倦怠」。
當讀書成為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他的氣質風範也會改變,這對教師來說很要緊。
做教師,不一定要求知識非常廣博高深,但氣質風範必定是傾向博雅的,因為這會讓教師在孩子們眼中成為值得崇尚的人,教師自己也有人生的成就感和充實感。
在當今趨向物質化、功利化、粗鄙化的氛圍中,提倡「博雅」是有現實意義的。
而化育自己、導向博雅,很大程度上離不開讀書。
其實現在很多教師也在讀書,可惜往往拘泥於「職業性閱讀」,是目標很實際、很功利的閱讀。
我們已經很少自由地個性化地閱讀。
不是說「職業性閱讀」不重要,而是說光有這種閱讀,很不夠。
過於功利性的或者娛樂化的閱讀,可能還會降低我們的生活質量,和教師所需要的「博雅」相悖。
所以還是要恢復和增加自由閱讀的空間。
除了讀實用的書、專業的書,應多讀點歷史、哲學、自然科學及其他領域的書,視野拓展了,口味才純正,也才能慢慢找到自己的所長所愛,讓自己重新進入自由的個性化閱讀境地。
當前社會文化有粗鄙化的傾向,「文化快餐」的閱讀,特別是微信等新媒體信息轟炸式閱讀,已經占去我們本來就很少的閱讀時間。
讀書還是要有毅力的。
年輕的教師可能在大學期間就未能好好讀書,那麼現在可以自己來「回爐」,我看這比許多培訓更管事。
怎麼「回爐」?訂個三年或五年讀書計劃,把大學期間應當讀卻未能讀的書重新讀一遍。
這時你已經有了工作經歷,讀起來的感覺和收穫會不一樣的。
講座要結束了。
希望語文老師中有更多的「讀書種子」,那麼語文課就會好得多。
有一篇報導說,部編本語文是「專治少讀書、不讀書的」。
我很讚賞這個說法。
那麼使用新教材,推進教學改革,我說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什麼?我看就是回到原點,請老師帶頭多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