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可惜的兩個頂級謀士,只因怕人嘲笑,放棄投奔明主的機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說三國·人物解析·第65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嗜血的狼牙)

有人說,「樹不要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這句話雖然三觀有些不正,但的確有一定的道理,畢竟一個人如果太過在乎顏面,定然會吃虧,因此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死要面子活受罪」。

《三國演義》中,有就兩個頂尖謀士,用親身經歷,證明了這句老話。

這是怎麼回事呢?他們又分別是誰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徐庶

徐庶,字元直,在演義中原本是一個行俠仗義的俠士,後來為了避難,化名單福,並投奔了劉備,成為了劉備的軍師。

他的智謀是不容否認的,剛剛上任,就兩次用計大敗曹軍,就連曹魏的謀士程昱,也曾道徐庶的才能,十倍於自己。

之後他更是僅憑,龐統勸曹操將戰船連在一起一事,推斷出了諸葛亮和周瑜火燒赤壁的計劃。

可是,他剛剛在劉備陣營嶄露頭角,就被程昱騙去了曹營。

雖然他被騙去曹營的時候,是因為母親的緣故,體現了孝道,不該受到抨擊。

但是之後他的母親去世,曹操派他出使劉備,勸劉備投降,他本有機會再次回歸劉備身邊,施展自己的抱負。

可是,當劉備勸他留下的時候,他卻說:「某若不還,恐惹人笑。

也就是說,他不肯留下,僅是因為面子問題。

而徐庶不僅好面子,並注重孝道,他還是一個忠義之人,於是為了對得起劉備,也因為對曹操和程昱間接害死徐母的恨意,他立誓不為曹操設一謀。

作為一個謀士,卻從不出謀劃策,這就相當於放棄了自己的理想與前途,甘願被埋沒,可是徐庶僅是為了面子問題,就真的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實在令人惋惜。

二、陳宮

與徐庶一樣,陳宮也是當時的著名謀士之一,正是因為他的存在,有勇無謀的呂布,才能成為一方諸侯,而且沒有輕易覆滅。

可是陳宮同樣是一個好面子的人,當初因為曹操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他覺得自己看錯了曹操,想要除掉這個不義之人,又覺得自己自願跟隨曹操而來,殺之不義,因此僅是偷偷離開。

後來,他發現呂布難以成大事,甚至僅是因妻妾的幾句話,就置城池的安危於不顧,又萌生了離開呂布的念頭,可是這一次,他又因為面子問題,因為害怕遭到嘲諷選擇了放棄。

原文寫道:「(陳宮)意欲棄布他往,卻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

可徐庶為了面子,放棄的僅是前途,而陳宮為了面子,放棄的卻是生命——他認為當初雖然是曹操不義,但是他背棄曹操已經是人生的污點,於是當呂布被擒之事,縱使曹操再三挽留,他都不肯再一次背棄主公,於是慨然赴死。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徐庶和陳宮,都是智計超群的謀士,對於徐庶而言,劉備是他的明公,對於陳宮而言,就算離開呂布,拋開曹操,他照樣有很多選擇。

如果他們抓住機會,追隨屬於自己的明公,在演義中定然能大敗異彩。

可是,他們都因為所謂的顏面,選擇了放棄,一個甘心被埋沒,一個情願赴死,實在令人唏噓。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難得的三大謀士,但是都太可惜了

在三國時期,雖然曹操挾天子令諸侯,被世人罵做漢賊。但是卻不影響那些知名謀士前來投奔,畢竟曹操的許昌有大漢天子在嘛,雖說是曹操的老營,但也是大漢的首府了。所以像郭嘉,許攸,司馬懿等都前來投奔,但是...

陳宮為何寧投靠反覆小人呂布也要背叛曹操

陳宮是曹操早期的將領,比較受曹操信任。曹操第二次征伐陶謙,留下陳宮守東郡,還給他留下了一部分兵力。從這一點來看,陳宮的地位和受信任的程度,應該和荀彧、程昱差不多,都是曹操早期的骨幹力量。照常理...

三國中徐庶投曹營實為能力有限

徐庶,字元直,潁川(治今河南禹州)人。漢末三國時期人物,本名福,後因為友殺人而逃難,改名徐庶,自此遍訪名師,與司馬徽、諸葛亮等人為友。先曾仕官於新野的劉備,後因曹操囚禁其母而不得不棄備投操,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