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投降時有兵有將,卻為何要投降,不投降就得被蜀人所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建立的基業傳到劉禪這一代就算完了,估計劉備也沒有想到自己死後自己所建立的蜀漢會滅亡的這麼快。

而在蜀漢最後滅亡的時候,成都還有10萬的守軍。

在外面還有姜維的部隊。

可以說在劉禪投降的時候是有兵有將,並且進攻蜀漢的鄧艾軍隊已經是兵斷糧絕。

如果劉禪能堅持一下的話,那麼這次的進攻完全可以抵擋得住。

但是最後他選擇了投降,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點原因是,儘管成都城內有很多的兵馬。

但是在成都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弱病殘的,他們基本上是沒有任何戰鬥力的。

而且當時大部分的壯丁都被姜偉送到前線去了,他們當時認為魏國不可能會打到成都,因此在成都的守軍戰鬥力不是很強。

第二個原因是當時蜀國之中的派系之分,我們都知道在蜀國有荊州系和益州系兩派。

這兩個派系多年來相互一直爭鬥,在諸葛亮死了之後,益州系就非常的活躍。

如果沒有姜維存在的話,那麼他們很有可能就會逼迫他禪讓帝位。

而在後期的時候,這個派別也表現得特別的活躍。

益州的的代表認為跟著舒翰是沒有好下場的,他們希望反制和曹魏進行合作。

因此當時的劉禪是非常尷尬的,如果他不主動投降的話,那麼可能就會被益州系的代表殺掉然後把他的人頭送給魏國當做他們投降的資本。

而在第三點原因就是當時儘管蜀漢有兵有將,但是國庫的糧草已經不夠了。

在當時據統計國庫的糧草只夠使用兩個月。

而備用金也不足5000金了,這是什麼一個什麼概念呢?當時諸葛亮入成都劉備就他的錢就比5000多。

也就是說,當時的蜀漢的錢甚至比不上當時諸葛亮一個人的工資。

所以說這樣的局面劉禪也是必須要投降的。

而在最後的原因可能就是劉禪比較愛民吧,劉禪可以說是一名昏君但絕不是一名暴君。

他可能不知道如何處理朝政,但是他對於自己的子民還是非常的喜愛的。

所有的北伐,所有的打打殺殺都是別人的意見,他從來沒有想過,要讓自己的子民參與戰鬥。

因此在最後的關鍵時候,他選擇了投降,並且還特別的主動。

這也是他為他自己的臣民而考慮。

因此他選擇了投降,而歷史上留下了一個若不思蜀的說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姜維——士為知己者死!

姜維,字伯約,甘肅天水人,江湖人送外號「天水的麒麟兒」,我也不知道這外號是啥意思,反正他的爸爸叫姜冏,你沒有看錯,他爸爸就叫姜冏。在姜維小的時候,他的爸爸就去世了,嚴格來講是戰死,當時少數民族叛...

劉禪為什麼輕易地投降曹魏,逃亡不行嗎?

用堅毅不撥的精神,去忍受降臨在別人身上的災難,那是最容易不過的事。——毛姆在讀三國後期劉禪投降魏國大將鄧艾時,看到很多人慷慨激昂地發表著大義凜然的觀點,要求劉禪堅持抵抗,不能投降。要按古代天子死...

劉禪還有十萬精兵,為什麼要開城投降?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公元263年,魏國分三路進攻蜀漢,鍾會大軍被姜維阻擋在劍閣,正考慮撤退事宜,沒有想到前方卻傳來了,劉禪出城投降鄧艾的消息,隨後劉禪下詔蜀軍全部投降,從此蜀漢滅亡。那麼劉禪手握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