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皇帝」石敬瑭,到底算不算漢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格瓦拉同志

石敬瑭的漢奸身份在歷史上早有定論,然而近年來卻有不少人想為他「翻案」、「洗白」,以他出身沙陀族和割讓「不屬於」自己管轄的幽雲十六州為論據,力證石敬瑭不是漢奸。

這些論證斷章取義、似是而非,但很能迷惑人。

然而謊言畢竟是謊言,就算把石敬瑭里里外外「洗」上幾十遍,也依然無法「洗」掉他身上「漢奸」的成分。

今天,我就以一篇簡短的小文來論證,給石敬瑭戴上「漢奸」的帽子,為何一點都不冤。

「漢奸」石敬瑭賣國求榮,令後世唾棄

「漢奸」這個詞雖然出現於宋末,但這個群體的歷史卻是由來已久。

從字面上來講,「漢奸」這個詞就是指漢族人的姦細、奸人,包括兩個要素:出身於漢族或自認是漢人,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的姦細。

我們從這兩個要素來分析,石敬瑭為什麼必須是「漢奸」。

1.石敬瑭是不是漢人?

幾千年的中國史,「漢人」的定義從來都不是血緣概念,而是一種文化概念,這便是極其有名的「華夷之辯」。

凡認同華夏文明,合於華夏禮俗的群體,自認為華夏民族一員的,便是漢人,不管他出身的血緣、種族;凡認同夷狄文明,行為不合義禮,就算血管中流淌著漢人的基因,同樣也被視為夷狄。

打個比方,春秋時期的楚國,由行蠻夷之禮變為行華夏禮俗,便被中原國家視為華夏人(漢人);而秦國雖然是華夏人,但卻僻處雍州,行蠻夷之禮,便被中原國家視為夷狄,而非華夏人(漢人)。

石敬瑭雖是沙陀人,卻認石奮為祖先

石敬瑭雖然出身沙陀族,但他自認為是漢人的皇帝,認同華夏文明,治國理政合於華夏禮俗,難道不能算漢人嗎?更何況,按照正史《舊五代史》的說法,石敬瑭根本就不承認自己是沙陀人,而是由中原遷居到邊疆地區的漢人,並自稱是春秋衛國賢大夫石碏、西漢賢相石奮的後代。

連石敬瑭自己都強烈承認自己是漢人,這還有什麼疑問麼?

2.石敬瑭有沒有出賣國家利益?

其實石敬瑭之所以被罵為「漢奸」,重要的不是他的民族成分,也不是為了稱帝向比他小很多的契丹皇帝自稱「兒皇帝」,而是因為他幹了一件令世人極為唾棄的壞事:向契丹割讓幽雲十六州。

眾所周知,幽雲十六州為中原防禦北方民族的天險,一旦割讓,使得從遼至元,北方異族可以肆無忌憚地南侵,禍害極深。

石敬瑭之罪可謂大於天。

燕雲十六州地理圖

然而有人卻提出這樣一種荒謬絕倫的觀點,說是幽雲十六州在當時不算石敬瑭的地盤,不受其管轄,石敬瑭完全是慨他人之慷,「借花獻佛」,不能算賣國。

那麼問題來了,就算幽雲十六州不是石敬瑭的地盤,但它確確實實是中國(後唐)的領土啊,而石敬瑭信誓旦旦地宣稱要當全中國的皇帝。

既然做全中國的皇帝,就不能割讓哪怕是一寸的領土,不管這領土在不在你管轄範圍內。

就好比今天,對岸的灣灣保有治權,大陸沒辦法實質性管轄,難道說我們就有理由將它放棄,割讓給他國?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若此,國人不戳斷你脊梁骨,就不是中國人!

更何況,在幽雲十六州中,就算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不歸石敬瑭管轄,但云、儒、媯、武、新、蔚、應、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屬於河東節度使管轄區域,那可的的確確是石敬瑭的地盤,是被他直接割讓的地方。

退一萬步說,七州的割讓不是石敬瑭的錯,但他一口氣割讓自己地盤中的九州,難道不算出賣國家領土?難道不算出賣國家民族利益?難道不算是大漢奸?

石敬瑭為求得契丹援助,甘做「兒皇帝」

由上面兩點來分析,石敬瑭「漢奸」這頂帽子算是戴得穩穩了,沒法「翻案」,不能「洗白」!

「題外話」:「漢奸皇帝」的下場

最後再簡單談一談「漢奸皇帝」石敬瑭的下場。

石敬瑭儘管對契丹百依百順、予取予求,「早請示、晚匯報」,但依舊經常遭到外族主子的苛責,動輒得咎。

尤其是因為收容吐谷渾部落難民之事備受刁難,也成了壓垮石敬瑭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使其最終憂憤而死。

石重貴雖然結局窩囊,但比石敬瑭有氣節

反倒是他的「接班人」石重貴很有骨氣,拒不向契丹稱臣,而且一直積極謀劃收復失地。

只可惜選將非人,被「漢奸將軍」杜重威坑慘,不僅亡了國,而且自身也落得淪為農夫的慘景。

不過較之於叔父石敬瑭,做人的覺悟要高的不知有多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