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記者」如何堅持職業操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秉筆直書的太史伯。
司馬遷刑後著《史記》。
《明史》作者萬斯同。
文本刊特約撰稿 劉永加
原標題:古代史官的操守
新聞記者這一職業,自19世紀末誕生以來,已經走過100多年的歷史。
我國第十七個記者節即將到來,藉此機會,海南周刊邀約文史研究者給讀者講講古代「記者」的故事。
古代自然沒有「記者」這個職業,他們其實是史官——歷史的記錄者,但要做到如實記錄歷史,也並非人人都能做到;今天的記者所報導、所記錄的,在今後也將成為歷史,於是,真實性就不但是新聞的生命,也是歷史的靈魂。
——編者按
眼下,網絡、微信平台等新媒體的崛起,對視聽、平面等傳統媒體構成了極大的挑戰和衝擊,而廣大新聞工作者依然堅守陣地,為黨和人民鼓與呼,傳遞正能量,令人肅然起敬。
古代的「記者」是什麼樣的呢?他們是如何堅守職業操守的呢?
風險很大的職業
其實,古代是沒有記者這個稱謂和職業的。
我國古代被稱為報紙的是邸報,它最早出現在漢代,是專門用於登載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內容,最早寫在竹簡或絹帛上,後來隨著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應用,才印在紙上。
因為都是官樣文書,無需採訪報導,就沒有記者之說了。
直到晚清時期,大約19世紀70年代,正式的報紙出現,才開始有專職的採訪記者,起初叫「訪員」「訪事」「報事人」,到了19世紀90年代開始採用「記者」這種稱謂。
在古代最近接近記者職業的是那些秉筆直書的史官,稱為太史。
在春秋戰國時期,就由他們來負責記錄帝王的日常事務及朝廷的大事,董狐、太史伯等為代表的好多太史,為了真實記錄當朝的史料,甚至遭到殺害。
據《春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載:春秋時,齊莊公名光與大臣崔杼的妻子私通。
崔杼知道後,便設計殺了莊公,立莊公的異母弟杵臼為君,是為景公。
崔杼也自封為相國,飛揚跋扈、專斷朝政。
齊國太史公如實記載了這件事,崔杼大怒,殺了太史伯。
太史的兩個弟弟太史仲和太史叔也如實記載,都被崔杼殺了。
崔杼告訴太史第三個弟弟太史季說「你三個哥哥都死了啊,你難道不怕死嗎?你還是按我的要求,把莊公之死寫成為暴病而死吧」,太史季正色回答:「據事直書,是史官的職責,失職求生,不如去死。
你做的這件事,遲早會被大家知道的,我即使不寫,也掩蓋不了你的罪責,反而成為千古笑柄」。
崔杼無話可說,只得放了他。
太史季走出來,正遇到南史氏執簡而來,南史氏以為他也被殺了,是來繼續實寫這事的。
齊太史秉筆直書的故事,給後人很大的鼓舞和啟發。
正是有了這種不畏犧牲的精神,才有了「董狐直筆」「秉筆直書」這樣的成語,這是古代的「記者」們用生命代價為今天的文字工作者換來的最高美譽。
司馬遷仗義執言
後來,從西漢太史令司馬遷開始編纂《史記》,直到清代才形成了官修國史《二十四史》,這部皇皇巨著,卷帙浩繁,詳實生動地記錄了中華五千年歷史文明。
成千上萬的史官史家繼承董狐們的優良傳統,堅持真理,秉筆直書,為此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和大量的心血汗水。
他們同樣是古代最可歌可泣、名副其實的「記者」。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正在全身心地撰寫《史記》的司馬遷,卻遇上了飛來橫禍,這就是李陵事件。
這年,漢武帝派自己寵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師將軍李廣利領兵討伐匈奴,另派李廣的孫子、別將李陵隨從押運輜重。
李陵帶領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軍深入浚稽山,與單于遭遇。
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
經過八晝夜的戰鬥,李陵斬殺了一萬多匈奴,但由於他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後援,不幸被俘。
李陵兵敗的消息傳到長安後,滿朝文武官員察言觀色,趨炎附勢,幾天前還紛紛稱讚李陵的英勇,現在卻附和漢武帝,指責批判李陵的罪過。
漢武帝就此詢問太史令司馬遷的看法,司馬遷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見風使舵的大臣,盡力為李陵辯護。
他認為李陵平時孝順母親,對朋友講信義,對人謙虛禮讓,對士兵有恩信,常常奮不顧身地急國家之所急,有國士的風範。
司馬遷對漢武帝說:「李陵只率領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軍奮戰,殺傷了許多敵人,立下了赫赫功勞。
在救兵不至、彈盡糧絕、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仍然奮勇殺敵。
就是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
李陵自己雖陷於失敗之中,而他殺傷匈奴之多,也足以顯赫於天下。
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尋找適當的機會再報答漢室」。
司馬遷的仗義直言觸怒了漢武帝,漢武帝認為他是在為李陵辯護,諷刺勞師遠征、戰敗而歸的李廣利,於是將司馬遷打入大牢。
最後司馬遷被處以最殘酷的宮刑,如此屈辱的刑罰,沒有擊倒司馬遷的信念,為了完成鴻篇巨製《史記》,他堅持活了下來,而且在大赦後,迅速投入到自己的著史中來。
到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在司馬遷的艱辛努力下,《史記》全書完成,共得130篇,52萬餘言。
司馬遷的人格力量,鑄就了他的史書力度,從而奠定了他在史學界的泰斗地位。
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給他以高度的評價:「自劉向、楊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狀況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司馬遷堅持真理、仗義執言、秉筆直書的「實錄」精神已成為中國史學界和新聞工作者的優良傳統。
《史記》因此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萬斯同著史不受賄賂
在漫長的《二十四史》修著過程中,史家史官們大都能夠堅持實事求是,以史實說話,不搞以稿謀私。
但也不排除個別謀私現象,頗受爭議的陳壽索米公案,就是一例。
《晉書》中就記載了,陳壽在寫《三國志》時,曾向丁儀、丁廙的兒子索取大米千斛,這兩人不給,得罪了陳壽,他就不給丁儀列傳。
其人品和文品可見一斑。
另外還有北魏的魏收,他編史時大量收受禮物和金錢,他所著的《魏書》,因此頗受後人詬病。
但是到了清初,卻出了一位不要國家俸祿,不收傳主後人賄賂,專心修成《明史》的史學大家萬斯同,堪稱古代「記者」操守嚴謹的第一人。
萬斯同(1638-1702),浙江鄞縣人,幼年聰慧異常,十四五歲時,他已遍讀家中藏書;十七歲那年,其父又送他跟諸兄一起受業於浙東學派的一代宗師黃宗羲,成為最得力弟子,熱愛明史的研究。
後來有機會專門研讀了明十五朝實錄,為他以後編纂明史,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但是正如其師黃宗羲一樣,萬斯同也重氣節,不願當清廷的官。
1678年,有大臣推舉萬斯同為博學鴻詞科,他堅辭。
1679年,大學士徐元文任修明史館總裁,又推薦他入館,他開始仍不願去,但老師黃宗羲覺得這是挽救明史的好機會,勸他赴京。
送別時,黃宗羲以「四方身價歸明水,一代奸賢托布衣」的名言相贈鼓勵他。
當時,凡入史館者至少可授七品俸祿,但萬斯同赴京後,只寓居於徐元文家,不受官職,不受俸祿,以布衣身份入館修《明史》,擔任實際上的主編,前後達十九年。
萬斯同對明史情有獨鍾,研究深入,編纂嚴謹。
所以萬斯同堅持史實至上,絕摻不得任何渣滓。
清代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載:有個運糧餉的官員,半路上遇到強盜,嚇得逃到山裡而死。
死者的孫子懷藏白銀,送給萬斯同,請求他把死者附在《忠義傳》里。
萬斯同說道:「史家之筆是中流砥柱,歪曲不得。
你想讓我當第二個陳壽嗎?」
一脈相承的是,後來萬斯同的侄子萬言,又參加了《明史》的編撰工作,專門負責寫明崇禎長編。
好多當時重臣的後人,紛紛入京賄賂他,求他美化其先祖,以減輕其先人的罪責,萬言當即嚴詞拒絕說:「史家之筆金不換,你們不知道我的為人,難道不知道我叔叔的為人嗎?」賄賂的人羞愧而退。
正是有了這樣的氣節和操守,萬斯同編著的《明史》在二十四史中,被看成除了「前四史」,即《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以外最好的史著。
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說:「近代諸史自歐陽公《五代史》外……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萬斯同的500卷本《明史稿》,被刪改編輯成332卷的《明史》,雖然沒有署萬斯同的名字,可是歷史是公正的,大家仍然記住這位布衣入館的一代史家萬斯同,對此最有貢獻。
寫《史記》的司馬遷,竟然是太監之身,揭秘司馬遷自選腐刑之始末
《史記》,被譽為中國「二十四史」之首,記錄了中國歷史上自黃帝到漢武帝3000多年的歷史。而且,它不僅是歷史學家探索中國古代歷史時重要參考的文獻資料,也是中國各文學名家備受推崇的文學巨著;魯迅就曾...
司馬遷因為什麼事被漢武帝給處以宮刑,他還有沒有後代呢?
司馬遷,出生於約公元前145年,可以說是歷史上記錄歷史最全面的史官之一了,他將記錄的內容整合編纂為《史記》,給後世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不過除了我們熟知他創立了《史記》一書之外,對於他遭受宮刑你也可...
喜歡歷史的朋友你們知道《史記》的偉大嗎?
研究中國古代史,必讀《二十四史》。在《二十四史》中,《史記》居於首位,《漢書》次之,這兩部史書集中代表了漢代史學的最高水平。 《史記》的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字子長,是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
失去了男人的尊嚴後他還能奮筆疾書,最終創作鴻篇巨著,堪稱偉大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是歷史對《史記》最中肯的評價,一部史書能夠獲得如此之高的評價,可見司馬遷在史學的地位高居泰斗已是毋庸置疑了。司馬遷在父親的引導下,很早的時候便開始遊歷于山水之間,體會老...
萬斯同的操守 史家之筆金不換
◎劉永加古代那些秉筆直書的史官,稱為太史。春秋戰國時期,就由他們來負責記錄帝王的日常事務及朝廷的大事,董狐、太史伯等為代表的好多太史,為了真實記錄當朝的史料,甚至遭到殺害,可是他們依然堅持不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