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既生「嚴」,何生「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看到這個標題,熟悉《三國演義》的人,可能會聯想到周瑜被諸葛亮氣的口吐鮮血時,說出的一句感慨:「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把大名鼎鼎的周瑜蓋上「妒賢嫉能」的大帽子,襯托出諸葛亮「神」一般的地位。
其實正史上記載的周瑜,心胸寬廣、文武雙全,深受後世敬仰和愛戴,諸葛亮的綜合能力遠遠不如周瑜。
今天,來聊一個人,他的命運與諸葛亮息息相關,估計他死的時候真應該發出「何生亮」這樣的感慨!
李嚴,字正方,後改名為李平,三國時期劉備託孤重臣之一,劉備臨死的時候被封為中都護,統管內外軍事,受命與諸葛亮一起輔佐少主劉禪,與諸葛亮的地位不相上下。
可是諸葛亮死後受萬人敬仰,「長使英雄淚滿襟」,而李嚴似乎默默無聞,世人對他印象最深的可能是他陷害諸葛亮,逃脫罪責,被貶為平民。
那麼歷史的真相是這樣嗎?
少年時的李嚴就很有才能,小小年紀就當上省部級官員劉表的特派員,去查看各市縣的治理情況。
曹操大軍攻打荊州時,跳槽到劉璋那裡,被封為成都令,後來升為護軍,掌握兵權,一下子平步青雲呀!
公元213年,劉備攻打綿竹,正好碰到李嚴防守,李嚴覺得劉璋昏庸無能,無法施展抱負,正好碰見賢德的劉備,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帶著兄弟們投降了劉備,被劉備封為裨將軍,然後跟著劉備打敗了劉璋,拿下了成都,被封為犍為太守和興業將軍,算是有了自己真正的地盤。
之後跟諸葛亮、法正、伊籍、劉巴這些大佬們一起修訂和出台《蜀律》,可見李嚴的文治能力也是出類拔萃,能和兩大軍師一起工作,水平肯定不會差。
公元218年,盜賊馬秦、高勝率領好幾萬的人在郪縣造反,劉備在漢中沒有精力去管這事,李嚴率領本部五千人去鎮壓,李嚴斬殺馬秦和高盛,其他人作鳥獸散,完美完成任務。
李嚴的勇猛聽說跟黃忠有一拼,演義上說李嚴和黃忠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由此分析李嚴真是文武雙全,類似周瑜一樣,上的了廳堂,下的了戰場。
不久後,蠻夷統帥高定率軍圍攻新道縣,李嚴再次閃亮登場,輕鬆擊敗高定,劉備很高興,於是加封李嚴為輔漢將軍,兼任原郡郡守,李嚴此時的地位相當於省長外加一個地區的高級軍官。
之後三年內,李嚴開始興修水利,大興土木發展民生事業,搞了很多惠民工程,深受劉備信任和百姓擁戴。
公元222年,劉備攻打東吳失敗,被陸遜一把火燒的逃到魚復,李嚴修建宮殿,劉備改名魚復為永安,劉備所住宮殿為永安宮,為了獎賞李嚴,封李嚴為尚書令,看來李嚴「拍馬屁」的能力也是不同常人。
公元223年,劉備的病情加重,叫來李嚴和諸葛亮,讓他倆輔佐劉禪,封李嚴為中都護,統管內外軍事,劉禪繼位後,被封為都鄉侯、假節,加光祿勛,地位僅次於諸葛亮,為蜀臣中第二號人物。
從此冰與火的對決開始,李嚴和諸葛亮的愛恨情仇開始上演。
以前劉備活著的時候,李嚴和諸葛亮由劉備在中間協調,矛盾沒有爆發,劉備死後,劉禪的能力有限,兩位大神級人物之間積攢的矛盾開始爆發。
諸葛亮是名文臣,軍事能力遠不如李嚴,可是諸葛亮畢竟是丞相,劉禪還叫他「相父」,李嚴即使軍事能力出眾,也是被諸葛亮牢牢壓制,做一些後勤和接應工作,功勳都讓諸葛亮和他的手下獲得,心中當然不服氣。
還有兩人的志向也不一樣,諸葛亮想北伐中原,復興漢室,完成先帝遺願,可是李嚴就沒有那麼大的抱負,他只想治理好蜀國,恢復蜀國國力,自己和百姓過上好日子,國富民強就行,對於諸葛亮的北伐計劃持消極態度。
能力和政見的不同,導致李嚴和諸葛亮勢同水火,互不相容,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很容易理解了。
公元226年,諸葛亮準備去攻打魏國,讓李嚴來鎮守漢中,李嚴本來就不想去伐魏,諸葛亮硬是把他推到戰場前線,他心裡當然不樂意,說讓諸葛亮給他五個縣並成巴州,他要去當巴州刺史,意思是說,我不想幹了,你給我個州,我自己去管理,你想去北伐,我可不去。
諸葛亮聽到這,心裡很不痛快,讓你去前線幫我打仗,你居然不聽的我,還玩起了罷工,你就待著吧,我自己去北伐,想走沒門,巴州也不給。
之前你勸我應該受九錫,進爵稱王,讓我在火上烤的帳還沒有算,好小子,你等著,等我北伐回來再收拾你。
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損兵折將,差點失守漢中,蜀國面臨亡國危險,此時諸葛亮自身難保,也沒有能力去收拾李嚴,此時的李嚴地位上升,變得有點囂張跋扈,諸葛亮不聽他的話,冒險伐魏,失敗了吧。
公元230年,曹真率領三路大軍伐蜀,諸葛亮讓李嚴去防守漢中,李嚴還是不願去,還說司馬懿都開府了,我也要開府,諸葛亮非常惱恨,但是迫於形勢,封李嚴為驃騎大將軍,又讓李嚴的兒子接替江州防務,李嚴才去了漢中,諸葛亮讓李嚴代理丞相事務,自己去前線與曹真廝殺。
此時李嚴改名為李平,不知道為什麼,史書沒有記載,據我推測可能是為了給諸葛亮表忠心,重新做人!
公元231年春,諸葛亮再次北伐,讓李嚴負責督運糧草,到了夏秋季節,陰雨連連,糧草搬運困難,李嚴派人告訴諸葛亮,皇帝讓他班師回朝。
此時諸葛亮正和司馬懿激戰正酣,快要滅了司馬懿,但是不敢違抗聖旨,班師回朝。
諸葛亮回到朝中找皇帝理論,說馬上就要打敗司馬懿了,復興漢室的目標就要完成了,讓他退兵功虧一簣,劉禪見諸葛亮責怪他,趕緊找了個理由,說李嚴假傳他口諭,不是他讓退兵的。
李嚴一看皇帝讓他抗雷,自然不敢多說什麼,對諸葛亮說是他籌集糧草不足,怕受受到責罰,才假傳陛下口諭。
諸葛亮聽後,好你個李嚴,蠱惑陛下和我作對,我和你新帳舊帳一起算,明日朝堂上一定參倒你。
諸葛亮上奏彈劾李嚴說:"自從先帝駕崩,李平的心思全想著家庭,尚且搞些小恩小惠,只想平穩處世求名,全不憂慮國家大事。
為臣北往出兵,希望讓他帶兵前往鎮守漢中,李嚴再三藉口推辭,並無前來漢中之意,反而想把五郡連並起來,自己作巴州刺史。
去年為臣打算西征,想讓李嚴主管鎮守漢中,李嚴卻說司馬懿等在那邊開府召聘人士作大官。
為臣心裡明白李平鄙陋心理,是想借我臨行之機逼我給他一些利益,於是為臣上表奏任他的兒子李豐主管江州事宜,給他如此的破格待遇,本想解決一時的急務。
李嚴上任後,為臣將大小事權全部委付於他,朝廷上下都奇怪我為什麼這樣的厚待李嚴。
正是因為國家大事未定,漢室傾危,與其揭批李嚴之短處,不如對他褒揚鼓勵。
只是認為李嚴本性不過是為了得到一些榮譽、利益而已,哪料到他竟然存有顛倒是非之心,以致如此。
如果這種人和事任其存在下去,必將導致國家的禍敗。
這是為臣愚暗,說多了徒增愧咎之情。
"
劉禪和眾大臣見諸葛亮如此惱恨李嚴,自然知道李嚴官位難保,於是劉禪下旨,貶李嚴為平民,流放梓潼郡,從此李嚴和諸葛亮的水火之爭告一段落。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聽到諸葛亮的死訊,李嚴很悲痛,雖然他和諸葛亮的政見不同,但是都是為了蜀國,兩者沒有個人仇恨,如今諸葛亮死了,不會再有人重新啟用他,再也沒有出頭的那一天,悲憤去世。
真是既生「嚴」,何生「亮」呀,兩個大神級的人物政見不一致,產生內耗,蜀國怎麼可能不會滅亡?
蜀漢五大中堅力量排名,魏延倒數第二,第一名當之無愧
三國風雲變幻,魏蜀吳三方鼎立。以曹魏發展最為迅猛,蜀漢次之。值得一提的,是蜀漢的發展歷史,從之前的勢單力薄,到之後的鼎立一方,形勢極其猛烈。蜀漢的發展離不開那些中流砥柱的名將。五大中流砥柱名將中...
他也是劉備選的顧命大臣,為何被諸葛亮打壓下去?
李嚴,後改名李平,字正方,三國時期蜀漢重臣。曾經在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璋下面做官,幹練精明,很得劉表和劉璋的信任,是一個老於世故、才能出眾的官僚。
劉備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和他,他怎麼成了白衣
劉備能為劉禪賜死的劉封,也一定會為自己兒子預設一個可以制衡權臣的棋子,這個棋子就是李嚴。李嚴在曹操入荊州時沒有降曹而是入了益州,又是反曹派。劉備攻劉璋之後李嚴又和費觀一起歸了劉備,因此。李嚴在...
李嚴的死亡到底藏著蜀國多大的秘密
公元223年,劉備因夷陵之戰大敗而心存抑鬱,久而致病,自知不 久於人世,召諸葛亮等眾臣到永安宮進行託孤事宜,因劉禪當時年僅十七歲,所以劉備為其選了兩個託孤重臣,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李嚴,讓諸葛亮...
他慫恿諸葛亮稱王,後自作聰明謊報軍情,身為託孤之臣被貶為民
劉備永安城託孤在三國歷史上是很有名的歷史事件,大部分人都知道劉備臨終之前將軍國大事託付給了諸葛亮,然而在歷史上劉備託孤的對象主要有兩個人,《三國志 蜀書 先主傳》里記載的原文是:「先主病篤,託孤...
聰明與智慧的化身,出山之後誓死復興漢室,盤點諸葛亮精彩的一生
聰明與智慧的化身,出山之後誓死復興漢室,盤點諸葛亮精彩的一生相信大家對於諸葛亮並不陌生,在三國時期中,憑藉著自己超群的聰明才智,幫助劉備打下了千里江山,為了中興漢室的夢想奉獻出了自己寶貴的一生,...
李嚴和諸葛亮關係如何 李嚴因何罪被斬
在新版電視劇《三國》中,李嚴這一人物形象大體上還是遵從了歷史上的真是形象。原是劉璋手下,在綿竹投降劉備,劉備臨終前接受託孤遺命,最後也是因為在諸葛亮出岐山時運糧不力獲罪被貶為庶民。只是其中有了很...
諸葛亮打擊政敵置其死地?還是同為託孤重臣的李嚴自己作死!
三國蜀漢章武三年(公元223年),遭受了夷陵之戰大敗而回的劉備在白帝城臨終託孤,病榻之前甚至對諸葛亮說出:「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樣的肺腑之言。諸葛亮自然聲淚俱下的堅定表示...
他和諸葛亮同為劉備的託孤大臣,卻被諸葛亮廢為平民
世人皆知劉備白帝託孤諸葛亮,事實上與諸葛亮一同受託孤的還有一位大臣名叫李嚴。公元223(章武三年),劉備病重,李嚴與諸葛亮一道受遺詔輔佐少主劉禪,李嚴為中都護,統管內外軍事,留下鎮守永安。李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