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蜀國謀臣,曾權傾朝野,劉備託孤後,他竟慫恿諸葛亮篡位蜀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想必只要是個對中國文化有所了解的人,就聽聞過諸葛孔明的大名。

諸葛亮一生成就眾多,不僅被當時代不久的陳壽、司馬炎等人評述其一生為「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更為重要的是,他在蜀國先主劉備病故後國力已然頹廢的情況下,仍能盡心盡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然而,今天老師要講的這個人,卻同孔明的「忠」有著莫大的關係。

他為政有道,因此備受劉備重視,在劉備病危時,他同孔明一同被託付於重任。

之後卻妄自尊大,妄圖慫恿孔明取而代之。

在遭到拒絕之後,他非但沒有受到當時身為丞相的孔明所疏遠懲戒,反而在一時之間飛黃騰達。

而之後若不是他自作孽誣陷孔明,恐怕他顯赫仕宦生涯也不會就此終結。

這個人的名字叫李嚴(?-234年),原本是劉表手下,後因曹操的南下而投奔劉璋。

而劉備西取益州之時,李嚴雖被任命為護軍鎮守綿竹,但是他卻索性率部隊直接投誠劉備。

如果大家是個公司BOSS,看到這短短的任職歷程,恐怕都會皺皺眉頭:不肯降曹也就罷了,劉氏宗親內戰之時,他非但不考慮老東家的感受,甚至還拉著自己手下一起跳槽,這樣的資歷,恐怕任誰也不敢將他委與重任吧。

但是別看李嚴在短短的時間內連投三主,但是他的工作經驗也確實對得起他跳槽的資本:在劉表手下,他就以能幹著稱,在荊州幾乎是走遍了每個郡縣進行內政上的治理工作。

在劉璋手下,雖短期擔任成都令一職,卻兢兢業業,在當地被稱為「能人名士」。

而投奔劉備後,不僅參與了蜀國的法制建設,同諸葛亮等五人一同編纂《蜀科》,在其任職的犍為郡上,他還主持修建了至今仍惠澤後世的水利工程。

這樣的政績,恐怕也不奇怪他仍然受到重用的原因。

章武二年(222),劉備引伐吳失敗而病危。

隨後在成都,在懊惱與憂慮之際,他在第二年召來了諸葛亮,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劉備託孤」典故,在這一典故中,他將蜀國國事託付於諸葛亮的同時,還說了一句旁人聽起來特別多餘的話:「如果我兒子是個當皇帝的料,先生您能擔待就擔待,如果他真的一無是處,那麼先生您當皇帝我也沒有怨言。

這句話,不知是試探之語,還是真心真意。

但是聽到這句話的諸葛亮卻泣啼回答:「願繼之以死。

」結合劉禪受到饞臣鼓惑,孔明卻仍不忘光復漢室,鞠躬盡瘁。

這也是後人對諸葛孔明高度評價的原因之一。

但是另一個人,卻把這句話記在了心裡。

不是別人,正是當時擔任尚書令的李嚴。

其實,劉備託孤之舉,並非只是諸葛孔明一人而已。

身為尚書令的李嚴,實際上也受到了遺詔的囑託,成為託孤之臣的另外一人。

當年,劉備病重而亡,劉禪繼位後改元建興,諸葛亮受封武鄉侯,開府治事,後又加益州牧。

而李嚴亦受封都鄉侯,留中都護,負責統領內外軍事,同時,也負責江州事務。

足見他與諸葛亮地位實際幾乎相當。

記得劉備託孤之語的他,最初還是戰戰兢兢,盡心為國的。

在當時,諸葛孔明數次出兵漢中,基本都是由李嚴來負責總管國內事務一事。

但是久而久之,李嚴卻突然自我膨脹了起來。

在建興四年(226),他突然派密使給諸葛亮奉上書信一封。

其中赫然提到希望諸葛亮能接受「九錫」。

九錫這個東西大家應該有些陌生,但是老師如果說幾個接受九錫的人,恐怕大家都能理解李嚴書信的意義——在西漢末,王莽曾受九錫;在東漢末,曹操亦受九錫;同時,孫權亦在聯魏抗蜀時受九錫;乃至此後的司馬昭,也曾有受九錫的經歷。

可以說,除去孫權是出於政治因素上的拉攏外,其他三人受九錫的條件都是:一手遮天,妄覆當朝。

諸葛亮當然明白李嚴說的什麼意思,但是他卻並沒有聲張,而是默默回書一封:「咱們作為重臣,也作為相識也算不短了。

但是我作為布衣,能被先帝重用,位極人臣,至今還未報答這一恩情。

你我偏居一隅卻妄自尊大想要受封,可以說對老東家對國家而言都不夠意思。

要不這樣,咱們統一全國,讓漢室統一了,一起再受封賞,到時別說九錫了,就是十個,咱也能受得起不是?」

儘管嗅到了李嚴的野心,諸葛亮最初卻仍然沒有採取太多行動去限制其力量,反而是進一步縱容李嚴的任性。

此後,李嚴遷驃騎將軍,又以其子李豐為江州都督督軍。

又以李嚴管理中都護署府大小一切事務。

一些同他關係不好的同僚下屬,甚至因為懼怕他在蜀國的勢力,而不得不投奔魏國以求生路,可見當時李嚴權極一時。

然而獲得了如此地位的李嚴卻仍不滿足。

在他頭上的丞相諸葛亮,恐怕就是當時唯一一個威脅到他地位的人。

因此,他甚至設計陷害諸葛亮。

建興九年(231),諸葛亮發動第四次北伐,當時負責內政後勤的,仍然是改名為李平的李嚴。

但是當時由於下雨道路泥濘延誤了輸送糧草的進程。

李平隨即派人告知北伐中的諸葛亮,說糧草無法運送到位,讓他撤兵。

而諸葛亮退兵的消息突然傳來時。

李平突然在朝中驚道:「丞相,我們糧草供應充足,您怎麼突然撤軍呢?」隨後又對劉禪說:「丞相這麼退軍,恐怕是要引誘敵軍發動最終決戰吧。

一句為了掩飾自己責任的轉嫁,反而讓朝野中不安的聲音流傳開來。

如果按李平說的,糧草充足的諸葛亮理應不能隨便退兵。

而倘若是按李平說的退兵是為了誘敵深入,但諸葛亮率兵直徑回朝,恐怕更讓人萌生誘敵為虛,謀反為實的想法。

諸葛亮再也無法容忍李嚴的傲慢,他當即騎馬回朝,將李平的前後書信呈給劉禪。

白紙黑字寫著的,正是李平的大名。

看到事情敗露的李平,不得不叩首認錯。

事已至此,諸葛亮也不再顧念情誼,索性上奏彈劾:「自從先帝死後,李平就只想著家族和個人。

我數次出兵,希望讓他帶兵前往鎮守漢中,但他每次都再三藉口推辭。

我心裡明白李平,他無非是想借我出兵時給他一些利益,於是此次我主動上表奏任破格任命他的兒子管理江州。

更是將國家大小事權全部委付於他。

如今,朝廷上下都奇怪我為什麼這樣的厚待李嚴。

我覺得國家大事未定,漢室傾危,與其揭露短處,不如對他褒揚鼓勵。

哪料到他竟然存有顛倒是非之心,以致如此。

如果這種人和事任其存在下去,必將導致國家的禍敗啊。

然而,一些話孔明終究沒有說出口,那就是李平還真的想要顛覆國家的野心。

也許是出於愛才,也許是出於舊情,李平僅因為失職及欺君瞞上而被貶為賤民,流放梓潼郡。

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死於北伐的途中,而得知這個消息的平民李平,也離奇地生病隨後而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是如何一步步幹掉自己的對手成為權臣?

熟讀三國的朋友,對劉備白帝城託孤這段故事,肯定有深刻的印象,劉備在白帝城病危,安排大臣託孤,其中一位,就是我們的熟知的諸葛亮,另外一位就不是很有名的李嚴。《三國志》記載: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

揭秘李嚴和諸葛亮的真實關係

李嚴,字正方,三國時期南陽人,後改名為李平。李嚴早年為郡守中的小官,因為能幹而被人稱道。荊州劉表調李嚴前往各處任職,後又被劉璋任為成都縣令,皆是以才幹被人稱讚。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李嚴率...

三國時期李嚴本事幹練深受器重卻差點被斬首

李嚴,字正方,三國時期南陽人,後改名為李平。李嚴早年為郡守中的小官,因為能幹而被人稱道。荊州劉表調李嚴前往各處任職,後又被劉璋任為成都縣令,皆是以才幹被人稱讚。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李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