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群英傳(3):作為曹魏的頭號謀士,荀彧緣何與曹操漸行漸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注↑↑史磕郎↑↑,死磕歷史!

看過《三國演義》的讀者,都不會忘記睿智的諸葛孔明。

他胸懷大志,他足智多謀,武能統兵禦敵,文能穩定後方,其忠誠才幹為歷朝歷代的人們所讚許。

其實,魏國大臣荀彧也是文韜武略一應俱全,相較於諸葛亮未必遜色。

只可惜,歷朝歷代多以蜀國為正統,荀彧和曹魏政權長期埋沒在他人的主角光環下,不為世人所熟悉。

荀彧家族是潁川的大家族,其祖先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大賢荀子。

荀彧年少聰慧,很小的時候就享有盛名。

南陽名士何顒曾經評價荀彧,說此子此後必定會成長成王佐之才,前途不可限量。

永漢元年,朝廷授予荀彧宮令一職,荀彧還沒來得及熟悉工作。

董卓率領的西涼亂兵,進入京城,把持了朝政。

荀彧不願與軍閥同流合污,於是辭官回鄉下。

在家鄉呆了幾個月之後,荀彧敏銳地意識到:潁川是戰略重鎮,兵家必爭,必受戰火荼毒。

於是,舉家搬遷到冀州,族人們多懷戀故土,不願離去。

事情的發展果然不出荀彧所料,潁川幾乎為戰火所毀。

不願搬遷的族人們,也多數命喪黃泉。

時冀州牧同郡韓馥派人接荀彧,卻無人相隨。

荀彧只得獨自將宗族遷至冀州避難。

袁紹攻占冀州之後,第一時間召見荀彧。

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荀彧發覺袁紹優柔寡斷,難成大事,於是轉投曹操。

曹操欣賞荀彧的才能,誇他是張良再世!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攻打徐州,大本營兗州虛弱。

呂布暗通陳宮,裡應外合,大舉進犯。

是荀彧識破了敵人的計謀,下令部隊嚴加防範,還調來了東郡太守夏侯惇,清除了軍中的叛亂分子,不給敵軍可乘之機。

而兗州諸城皆響應張邈,投靠呂布陣營。

當時曹操率大軍出征,留守的兵力很少,而且很多人都與張邈、陳宮勾結。

夏侯惇到後,乘夜誅殺謀反者數十人,軍心乃安。

荀彧堅守兗州半年之久,直到第二年曹操還師兗州,擊敗呂布軍隊!如果不是荀彧孤軍守城,兗州必失,曹操的王圖霸業也會付諸東流~

除了戰場上的決勝之外,荀彧在內政上的功勞同樣值得大書特書。

荀彧積極向朝廷推薦人才,荀攸、鍾繇、陳群、杜畿、司馬懿等名臣,都是通過荀彧的推薦登堂入室,成為國之棟樑。

曹操常年征戰在外,魏國的內政實際上是荀彧在居中調度,可以說荀彧就是帝國真正意義上的丞相。

荀彧和曹操這麼一對相知相隨的君臣,親密配合二十年,但是最終反目成仇。

建安十七年,曹操想進位為魏王,加封九錫。

他拿不准主意,就讓底下人去探荀彧的口風,荀彧不知是計,委婉地提出:曹操的位置已經到了極點,想進一步加官進爵,擔心民間會有非議.....

曹操聞言大怒,慢慢地疏遠了荀彧。

同年,曹操假借征討孫權的名義,把荀彧從許昌召喚會軍中,名曰隨軍實則軟禁,失去自由的荀彧悲憤交加,不久之後就死去了。

沒有了荀彧的阻礙,曹操如願以償加封賞魏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營里的漢朝忠臣—荀彧

荀彧,他可以說是曹操的首席謀士,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也」。他被曹操如此看重,但仍心存漢室,最後在曹操的暗示下服毒身亡。就是這樣一個人,可以從他身上看出對漢朝的忠貞,在大義面前不懼死亡,以身了卻世...

曹魏首席謀臣---荀彧

之前說郭嘉是曹魏第一謀士,嘉黑們的意見很大啊。都說首席謀士應該是荀彧,那麼今天就分享一下這個官職比郭嘉,又為曹操推薦了無數出名謀臣的曹魏首席謀臣----荀彧荀彧(xún yù),字文若。潁川潁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