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涪城)三國志:見證蜀漢的興起與滅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接到頭條號邀請,寫一篇關於綿陽的文章。

老實說,雖然也曾在綿陽短住過,前後加起來數月之久,但我對綿陽的印象,無非局限在綿陽城區很小,交通很方便,米粉很好吃。

既然是歷史類頭條號,那就乾脆聊聊歷史上的綿陽吧。

作為西川重鎮,綿陽二千餘年來歷史事跡眾多。

不過,既然四川最盛名的歷史是在三國時作為蜀漢根據地,那麼本文也就聊聊三國時候的綿陽吧。

本文的三國時候是廣義三國,即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算起,到公元280年西晉滅吳為止。

綿陽,古代很長時間被稱為涪城。

涪城是漢高祖劉邦設立的。

所以到東漢末年,已經設立差不多四百年了。

從地理位置上看,綿陽位於成都平原的西北角,綿陽往南是德陽,德陽再往南就是成都。

因此綿陽是蜀中面朝北邊的門戶。

成都政權也素來將其作為重鎮經營。

無論是防禦還是進取,綿陽(涪城)都極為重要。

從上面這張四川地形圖可以看出,綿陽(涪城)正北的江油接青藏高原東南,東北的梓潼接大巴山西南,涪城便是連接二處的咽喉。

三國時期綿陽(涪城)首次登上歷史舞台,是在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

當時劉備打著「幫劉璋抵抗張魯」的旗號進入四川,其實目的是要吞併劉璋的地盤。

可嘆劉璋不識人心險惡,對這位同族視為救星,在涪城大擺宴席,款待劉備。

值得一提的是,劉備到涪城,並沒有經過成都。

他是從荊州(湖北)向西沿江先到重慶,然後從墊江北上到的涪城,劉璋則是從成都往西北趕去匯合。

這次大會,在三國時代也是頗為隆中的一次會議。

劉備方面從荊州帶去了兩萬餘人的兵力,劉璋更是「率步騎三萬餘人,車乘帳幔,精光耀日,往會之。

」哥倆一共在涪城集中了五六萬大軍,可謂聲勢驚人。

宴會上暗流涌動,劉璋手下的臥底張松、法正勸劉備趁機襲擊劉璋,奪取益州。

但劉備認為「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於是哥倆表面上情深義重,劉璋推舉劉備為大司馬,領司隸校尉;劉備推舉劉璋為鎮西將軍,領益州牧。

雙方將士相互串門,居然擺了一百多天的酒宴,果然四川物產豐富,自古就出吃貨。

(涪城會)

只可惜這其樂融融,一方是真心切切,一方是虛情假意。

吃飽喝足後,劉璋送給劉備許多兵馬、糧草裝備,又讓他督率重要的白水軍,請他去攻打張魯。

劉備的兵力一下子增加到三萬多人,而且千里入蜀u,居然做到「車甲、器械、資貨甚盛。

」之後,劉璋回成都,而劉備則北上到葭萌關,裝模作樣地對張魯作戰,實際卻是趁機收買人心。

二劉的涪城大會,是三國歷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

如今在綿陽,還有涪城會遺址公園。

等到次年即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在葭萌養得膘肥體壯的劉備就找茬和劉璋翻臉,先攻占白水關,殺了劉璋大將高沛、楊懷,然後占領涪城。

這下,對劉璋來說,等於敵人已經踹開前門。

沒法子,誰叫他自個引狼入室呢?

為了守住防線,劉璋派大將劉璝、鄧賢、泠苞、張任等到涪城攔截劉備,可是被劉備打得紛紛大敗。

他們敗退到今屬於德陽的綿竹,可是綿竹的守將李嚴投降了劉備。

張任等只好退到今屬廣漢的雒城守著,但還是繼續吃敗仗,張任被劉備逮去殺了。

此後劉璋的兒子劉循守雒城,守了整整一年,還射死了龐統。

直到劉備方面諸葛亮的大軍從荊州入川,兩面夾擊,雒城才被攻克。

隨後,劉璋於214年夏天投降。

劉備攻滅劉璋後,益州成為蜀漢集團的根據地。

之後,劉備向北攻取漢中,涪城是前進基地。

攻取漢中之後,蜀漢在益州北面開闢了一塊新的前進基地和防禦緩衝,涪城的重要性就有所下降。

尤其在諸葛亮當權時代,主要精力在北伐,主力部隊直接就屯駐在漢中,涪城的兵力相對就薄弱了。

不過等到234年諸葛亮去世,蔣琬繼承後,蔣琬認為繼續從漢中北伐壓力太大。

他想把主力收縮一下,於是選中了位於成都和漢中之間的涪城。

蔣琬認為,涪城是交通要道,重兵屯駐於此,既能夠遮蔽成都,又便於獲得川中的補給。

而且漢中方面如果有緊急情況,我軍從涪城增援也很方便。

於是在241年,蔣琬把一支主力部隊屯駐涪城,而派姜維在西北地區屯兵第一線,這樣形成梯次布陣,進退都有所支持。

而綿陽(涪城)也就此成為蜀漢軍隊的重要軍營。

蔣琬辦成這件事後,就於243年在涪城去世。

至今綿陽西山有蔣琬墓,也是一個重要景點。

接替蔣琬的蜀漢大臣是費禕。

(蔣琬墓)

蔣琬死後一年,魏軍就在公元244年向漢中發動大舉進攻,主帥是夏侯玄,兵力約十多萬。

這時漢中的守軍不滿三萬,但守將王平智勇雙全,分派精銳部隊扼守黃金、興勢兩個要塞。

魏軍被扼住咽喉,進退兩難,後勤補給也發生了困難,牲口死了一大半。

這時候,駐紮在涪城的蜀軍,以及費禕親自率領的成都軍隊先後趕來,在山地中攔截魏軍,使之傷亡過半,取得蜀國對魏戰爭史上少有的大勝。

在這次勝利中,王平的當機立斷自然是首功,費禕的及時增援、上下一心也必不可少。

而幾年前蔣琬布局,在涪城屯兵的這一步棋,也有效縮短了增援時間,使得漢中的守軍更有戰鬥信心。

可以說,綿陽(涪城)在這次保衛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一次涪城登上歷史舞台,展現的可就是悲壯了。

公元263年,已經被司馬氏篡奪實權的魏國,大舉進攻蜀漢,攻占了漢中之地。

姜維率軍退守劍閣,擋住魏軍主力鍾會。

這時,魏軍老將鄧艾卻親率二三萬精銳部隊,翻越陰平小道,攻占了江油。

蜀漢後主劉禪大驚,趕緊派女婿諸葛瞻帶領成都剩餘部隊前去迎戰。

諸葛瞻的軍隊到達涪城。

在這裡,尚書郎黃崇勸諸葛瞻,趕緊全速前進,占領江油和涪城之間的險要地形,擋住鄧艾。

千萬不要讓鄧艾進入平地。

可是諸葛瞻大約繼承了老爹諸葛亮的謹慎作風,擔心這種緊急行動遭到損失,還在想著以逸待勞的好處,因此猶豫不決。

黃崇再三勸諫,甚至哭著對諸葛瞻說:「您再猶豫,國家就亡了!」諸葛瞻還是拿不定主意。

最終,鄧艾殺奔涪城而來。

兩軍在涪城交鋒,七拼八湊的蜀軍哪裡擋得住鄧艾部下的百戰精兵,頓時大敗。

諸葛瞻退到綿竹,並在那裡戰死。

劍閣的姜維聽到消息,只得顧不上前面的鐘會,飛速趕回來救援成都。

鍾會緊追不捨。

結果等鍾會跑到涪城,姜維跑到郪城(今綿陽市三台縣,在涪城東南)時,傳來消息,原來鄧艾兵臨成都城下,劉禪已經投降。

於是,姜維前往涪城,向鍾會投降。

五十年前,劉備入蜀,與劉璋涪城大會,然後奪取涪城,奪取綿竹,進圍成都。

如今,諸葛瞻躊躇涪城,戰死綿竹,劉禪成都投降,然後姜維與鍾會涪城相會。

五十年歷史一輪迴,而綿陽——涪城,則做了歷史的見證。

鄧艾包圍成都時到底有多少兵力?

諸葛亮叫魏延詐敗是侮辱?關羽和趙雲也要詐敗啊!

歷史真相:從兵力對比看蜀漢滅亡的責任到底在誰

新賊三國第一回(下)宋公明荒野受驚

新賊三國第三回(上)吳用巧計破三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盤點一下麒麟兒姜維的一生成就以及個人簡介

早期經歷公元228年(建興六年), 諸葛亮軍出祁山,時姜維和功曹 梁緒、主簿 尹賞、主記 梁虔等從天水太守 馬遵在各地巡查,馬遵得知蜀漢大軍到來,各縣都響應蜀軍,懷疑姜維等人異心,於是扔下姜維等...

三國名將鄧艾克蜀,魂歸綿竹大沙包

相傳,三國時綿竹就有一條茶馬古道通往藏羌地區,這是一條繁忙而又熱鬧的商貿通道。東通綿陽,南通德陽、廣漢,直達成都。西通什邡、彭州、都江堰,向北綿竹可通安縣睢水,阿壩茂縣、松潘,並達西藏。在通往...

蜀漢的最後120天(二)

上文說到姜維在劍閣關堅守月余,鍾會因後勤困難意欲退兵,這場戰爭似乎就要終止。而這時鄧艾劍走偏鋒,出奇策將戰局扭轉。曹魏伐蜀三路齊進,鄧艾擊敗了姜維,鍾會基本拿下了漢中,而中路負責堵截姜維去路的諸...

姜維——士為知己者死!

姜維,字伯約,甘肅天水人,江湖人送外號「天水的麒麟兒」,我也不知道這外號是啥意思,反正他的爸爸叫姜冏,你沒有看錯,他爸爸就叫姜冏。在姜維小的時候,他的爸爸就去世了,嚴格來講是戰死,當時少數民族叛...

三國疑案:領兵2000的鄧艾為何能滅亡蜀國

(約197年-264年),字士載,義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其人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本名鄧范,後因與同鄉人同名而改名。鄧艾多年在曹魏西邊戰線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