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普何以「半部《論語》治天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人物簡介

趙普(922—992)字則平,幽州薊縣(今天津市薊縣)人、「杯酒釋兵權」的導演者,三度為相,為一代名臣,從政50年,終年71歲。

普智謀多,讀書少,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善吏道,後周顯德年間,先後為永興軍(治今陝西西安)節度使從事,滁州、渭州(治今甘肅平涼)軍事判官,同州(治今陝西大荔)、宋州(治今河南商丘縣南)節度使趙匡胤推官、掌書記。

顯德七年(960)正月,(歷史上今天)普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以黃袍加於趙匡胤之身,推翻後周,建立宋朝(北宋),普受封為右諫議大夫,充職樞密直學士。

是年四月,後周昭義節度使李筠反宋,普建議宋親征。

宋得勝還師後,升普為戶部侍郎、樞密副使。

趙普

說到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話頭就會被記起來。

然而,治國竟然是如此這般的容易麼?這話對麼?「從來如此,就對麼?」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話,最早是南宋人說的。

羅大經的《鶴林玉露》記載:「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者止《論語》……太宗嘗以此語問普,普略不隱,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

昔以其半輔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

林駉《古今源流至論》前集卷八《儒吏》所記:「趙普,一代勛臣也,東征西討,無不如意,求其所學,自《論語》之外無餘業。

」在這段話下面,有小注云:「趙普曰《論語》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定天下。

此外,黃震的《黃氏日抄分類》,王偁的《東都事略》,蔡絛的《鐵圍山叢談》,呂中的《大事記講義》,這些南宋著作中都說到了這個事。

羅書成於1251年,黃為1256年進士,蔡為蔡京季子,王是高宗、孝宗時代人,呂生活在理宗時代,幾乎和羅、黃同時代。

趙普

元代脫脫等編修的《宋史》(卷二百五十六 列傳第十五)《趙普傳》,有如下記載:

(開寶)六年,帝又幸其第。

時錢王俶遣使致書於普,及海物十瓶,置於廡下。

會車駕至,倉卒不及屏,帝顧問何物,普以實對。

上曰:「海物必佳。

」即命啟之。

皆瓜子金也。

普惶恐頓首謝曰:「臣未發書,實不知。

」帝嘆曰:「受之無妨,彼謂國家事皆由汝書生爾!」

1962年,鄧拓曾以此寫過一篇文章,把「半部論語治天下」作為一個讀書少而精的例子加以推崇,此文後來收入《燕山夜話》。

然而從實際考察的情況看來,趙普讀的不僅僅是半部《論語》。

開了他胸襟和眼界,幫了他忙的,還有許多的書,是這些博覽過的群書,成就了他的功業。

當然,《論語》應該是他最熟悉書。

趙普

趙普從出謀劃策到定國安民

北宋初期,出了一個聲名並非顯赫的宰相。

他並不是常出現在前台,而只是輔助君主在幕後出謀劃策。

然而,他所參與制訂的重要方針,政策,卻一直影響著宋朝三百年的統治狀況,關係到國運民命的大問題。

這位宰相就是趙普。

趙光義 這樣評價 :普事先帝,與朕故舊,能斷大事,響與朕嘗有不足,眾所知也。

朕君臨以來,每優禮之,普亦傾竭自效,盡忠國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

 趙普一生沒有搞出什麼可以被稱道的政績工程,但他卻奠定了大宋三百年基本的政治格局,其影響是深遠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北宋宰相貪污,是真貪婪還是為求自保?

趙普祖籍幽州薊縣,歷經五代、北宋。出身小吏,比起一般文臣來,他的學問差得多。他當上宰相以後,宋太祖勸他讀點書。趙普每次回家,就關起房門,從書箱裡取書,認真誦讀。第二天上朝處理政事,總是十分敏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