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間樂 不思蜀」 安知 劉嬋的智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樂不思蜀(lè bù sī shǔ),蜀:三國時期的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漢懷帝(劉淵追諡)劉禪。
意思是很快樂,不思念蜀國。
原義指蜀後主劉禪甘心為虜不思復國。
後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出自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成語解析:
正音:樂:不能讀作「yuè」。
[1-2]
辨形:蜀:不能寫作「屬」。
辨義:「樂不思蜀」與「樂而忘返」有別:「樂而忘返」無「忘本」的意思;「樂不思蜀」則有「忘本」之意。
近義詞:流連忘返、樂而忘返、樂不可支
反義詞:狐死首丘、歸心似箭、落葉歸根、戀戀不捨
成語出處:
原文
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
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
」
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后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
」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
」左右皆笑。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譯文
司馬昭宴請劉禪,故意安排蜀國的節目,在旁的人都為劉禪的亡國感到悲傷,而劉禪卻歡樂嬉笑,無動於衷。
司馬昭看見這種情形就對賈充說:「想不到劉禪竟糊塗到了這種地步,即使諸葛亮活到這時,也不能輔佐,何況是姜維呢!」賈充說:「不是如此,殿下您又怎麼能吞併他呢。
」
有一天,司馬昭問他說:"是否會思念蜀地?"劉禪回答說:「這裡很快樂,不思念蜀國。
」知道了這事,隨侍劉禪的郤正就指點他說:「如果司馬昭再問起時,你應哭泣著回說:『先人的墳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
』」後來司馬昭再次問他時,劉禪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話回答。
司馬昭於是說:「為何像是郤正的語氣呢?」劉禪聽了大驚,睜眼望著司馬昭說:「您的話確實沒有錯。
」左右的人都笑了。
解讀
三國時期,劉備占據蜀地,建立蜀國。
他死後,兒子劉禪(小名阿斗)繼位。
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後,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
劉禪投降後,魏帝曹奐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都城洛陽居住。
魏帝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
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
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
」[1]
後人多認為劉禪樂而忘本,無故土之思,但也有人持異議,如《三國蜀後主劉禪新論》的作者羅開玉和謝輝認為,劉禪裝憨賣傻,不僅是養晦自保,更關係著一大批降臣的命運。
這一表演與劉備「煮酒論英雄」的表現如出一轍而更精彩。
每天一則小故事,了解精彩中國成語語言文化!
蜀漢亡國之君,樂不思蜀,才是夢三國劉嬋的大智慧
歷史上有幾個以無用著稱的亡國君主,李煜是其中的領軍人物。李後主雖然治國無術,卻寫得一手好字,畫得一手好畫,寫得一手好詞,死也不失風雅。倒是劉禪,百無一用全無是處,愚鈍聵弱胸無大志,約等於白痴,...
劉禪能躲過司馬昭的懷疑,除了他的樂不思蜀,還靠另外四個字!
公元263年,鍾會率領三路大軍南征蜀漢,卻因姜維陳兵劍閣而無法深入,後大將鄧艾偷渡陰平,攻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蜀中有生力量全滅,最終劉禪接受了譙周等投降派的意見,出城向鄧艾投降,蜀漢就此滅國。...
劉禪愚笨嗎?為何他成了三國時期,為帝王最長久的那位!
諸葛亮為什麼盡忠輔佐劉禪諸葛亮從劉備死後一直霸占著政權,直到他死才會政權還給了劉禪。劉禪雖然是名義上的一國之君,但是事實上諸葛亮才是蜀國真正執掌權力的人。可以說諸葛亮盡忠輔佐了劉禪,也可以說諸葛...
中國成語故事民間故事之38——樂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
中國成語故事民間故事之38——樂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樂不思蜀的故事出自《三國志·蜀書·後主傳》。三國時期的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漢懷帝(蜀後主)劉禪(念shan)。樂不思蜀原義指蜀後主劉禪甘心...
六十八:樂不思蜀的真假
成語樂不思蜀意思是劉禪在魏國快樂得不思念蜀國,不思復國。現比喻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典出《三國志·蜀書·後主傳》:「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公元263年,魏滅蜀,...
扶不起的阿斗劉禪 到底是真傻還是大智若愚?
史上有幾個以無用著稱的亡國君主,李煜是其中的領軍人物。李後主雖然治國無術,卻寫得一手好字,畫得一手好畫,寫得一手好詞,死也不失風雅。說起蜀國後主「劉禪」,許多人的想法就是扶不起的阿斗與樂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