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真得「扶不起來」嗎?一句話體現其大智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小編看了一點關於三國蜀漢後主劉禪的史料。

原來「扶不起來的阿斗」是這樣的,特在此寫出來以為阿斗正名。


劉禪

  • 首先我們看看其他人對劉禪的評價

諸葛亮在《與杜微書》中評價劉禪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 這個「敏」字可說明阿斗並非愚蠢之人,不然諸葛不是有心諷刺了?

《晉書·李密傳》中也記載, 李密認為劉禪作為國君,可與春秋首霸齊桓公相比,齊桓公得管仲而成霸業,劉禪得諸葛亮而與強魏抗衡。

諸葛亮與劉禪

  • 關於北伐的問題上,頭腦非常清楚

諸葛亮急於北伐的時候,他規勸說:「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

」儘管諸葛亮置自己的規勸與不顧,但北伐決議一旦形成,劉禪還是全力支持諸葛亮的北伐。

諸葛亮死後,劉禪馬上停止了空耗國力、勞民傷財的北伐。

雖說他沒有實現乃父劉備的「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夙願,但是他做蜀漢皇帝共計41年,是三國時期所有君主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

其間,蜀漢曾一時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在那個群雄割據的動亂時代,能執政這麼久,劉禪肯定有其過人之處。

諸葛亮《出師表》

  • 百姓蒼生,仁人志士所慮也

曹魏鄧艾帶兵攻打蜀漢,到了國都成都門口,本以為有場血戰,結果劉禪直接出城投降,大臣們都認為後主懦弱。

其實我們考慮下現實情況,蜀漢偏居益州,經過數十年戰爭,民生凋敝,根本沒有和強魏對抗的資本,抵抗只會增加殺戮,陷百姓於戰火。

蜀國氣數已盡,他這麼做也是順應大勢,是蒼生之幸!

劉禪請降

  • 「此間樂,不思蜀」——韜光養晦,乃大智慧

《三國志後主傳》記載:

王(司馬昭)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后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

」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

」左右皆笑。

大意就是:劉禪投降後,在一次宴會中,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

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

」他一點兒也不想念蜀國, 所以被封為「安樂公」。

不能說劉禪做得不對,要是他表現出鴻鵠之志,勢必引來殺身之禍。

心機頗深的司馬昭

郤正就跟劉禪說:「假如再問你,你就哭著說先人墳墓遠在西蜀,一直都很思念」。

司馬昭果然又問他,劉禪如實回答。

司馬昭說 :「怎麼像是郤正說的話」。

劉禪傻傻地點頭,說就是郤正教我的。

估計此時司馬昭,對於這樣一個毫無主見的「酒囊飯袋」也沒有殺心了。


「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昬暗之後」。

所以呢,小編認為,劉禪只能算平庸,而絕不是「扶不起來」!

歡迎關注,歡迎轉發,評論,收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扶不起的劉阿斗是否真的扶不起

很多人都知道樂不思蜀的出處,而且一提這個成語就想起了扶不起的阿斗。一提起阿斗,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是懦弱無能、膽小怕事、沒心沒肺,也許很多人知道劉禪劉阿斗可能是從《三國演義》了解到的,但是真正的...

扶不起的阿斗,真的是扶不起嗎

在世人的心目中,劉禪是平庸昏聵之君,在市井街頭的平頭百姓眼裡,劉禪的形象始終是碌碌無為的的庸主一個,更有甚者稱之為「亡國之昏君,喪邦之庸人」。因劉禪小名為阿斗,於是在我們國語的形容詞中,又多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