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劉備:富有魅力 富於韜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由於《三國演義》在民間的廣泛流傳及其巨大影響,一些歷史人物真實形象被文學作品顛覆了,劉備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三國演義》的作者將歷史上頗能體現劉備血性及神勇的幾件事移花接木給了張飛、關羽,並將劉備親自指揮的兩次全勝曹操集團的漂亮戰役記在了諸葛亮名下,劉備被塑造成一個愛哭、大小事依附於人、性格仁柔有餘而陽剛不足的忠厚長者的形象。

人們對劉備的真實形象產生了很大的誤會。

我們透過陳壽的《三國志》來看,歷史上真實的劉備是一個很有人格魅力和血性並富於軍事韜略的英雄人物。

少年時代 便有過人之處

網絡配圖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劉備雖有皇家的血脈,但卻經歷了家道中落、幼年喪父的人生悲劇,兒時為生活所迫便隨母「販履織席為業」,始嘗人生的艱辛。

這段為生活所迫的人生逆境磨礪了劉備的心志,也鑄就了他與人為善的品格。

劉備母親是一個很有見識的人,儘管窮,也要送劉備讀書。

在劉備十五歲時,他與公孫瓚、劉德然師從著名學者九江太守盧植,少年劉備在為人處事及社會見識方面的不同凡響,令他的同宗劉德然的父親大為讚賞,當時劉德然的父親每次給兒子學習費用時都要給劉備一份,倆人待遇相同,以至於德然之母少不了有些怨言,德然之父卻說「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看來這位蜀漢先主在少年時代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氣質便有過人之處。

盧植是一位文武雙全很有學問的儒學學者,劉備投在他的門下自然長了不少見識。

師從盧植讀完書後,劉備有過一段失業的時光,他的家鄉河北涿郡是一個四通八達、流動人口很多的地方,在這段時光里,青年劉備喜歡交遊。

由於劉備得到過著名學者盧植的親傳親授,獲得了不少知識包括對當時天下形勢的把握,加之他喜歡結交天下豪傑、平易近人的精神氣質,使得他的人緣極佳,許多青年人常圍繞在他的周圍,這些青年人當中有怒誅地方惡霸而逃亡在外的關羽,有為人豪爽、以屠宰為業而頗有資財的張飛,有為人幽默滑稽、善於辯論、性格耿直的簡雍……「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

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了當時的情景。

中山的兩位大商人張世平、蘇雙,常年做販馬的營生,資財已達千金,常往來於涿郡。

二人初見劉備便覺得他有些與眾不同,手很長,雙手下垂能過膝蓋,耳朵很大,言語不多,說話時語氣平緩,並不容置疑地說出自己是漢景帝玄孫、中山靖王之後,再一深談,更感覺他有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二人「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

由此可見,劉備的內在精神氣質和人格力量讓飽見世面的兩位富商折服,所以毫不吝惜地給了劉備很多錢,以資助其圖大事。

從一些史料看,劉備就是用這兩位富商的贊助建立起自己的第一支私人武裝,這支部隊後來討黃巾、南征北伐,成了劉備事業做大做強的原始力量。

深得民心 武功不乏神勇

平易近人,處世仁義,使劉備深得民心。

劉備在事業發展的早期,征討過黃巾軍,因戰功做過安喜、高唐縣尉,後來投奔他少年時好友公孫瓚,任別部司馬,後擔任平原縣令。

在任平原令期間,劉備主抓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加強武備建設,維護百姓平安。

東漢末年,戰亂、匪患使底層百姓苦不堪言。

劉備主政後任命關羽、張飛為別部司馬,積極訓練軍隊加強戰備,外敵不敢貿然來犯,百姓過上了少有的安寧日子;另一件是主抓民生建設。

劉備出身於草根,來自於底層百姓,深知人民的疾苦,他採取的措施很能對症下藥,如抑制豪強對百姓的侵吞,迅速恢復因戰亂而破壞的地方經濟,使百姓儘快地安居樂業。

由於劉備善待百姓並頗有政績,在民眾中贏得了很好的口碑,卻也得罪了一些人,比如平原縣的土豪——劉平。

劉平收買了一個刺客,讓他去刺殺劉備。

當這位刺客潛入劉備的府邸準備動手時,劉備誤將其當作普通的來訪群眾並非常友善地接待了他。

一番交談之後,劉備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刺客,刺客認定劉備是個好官,因此不但放棄了原來的行動計劃,還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劉備,然後離去。

「客不忍刺,語之而去。

其得人心如此」,《三國志·蜀書·先主傳》用這寥寥數語描述了當時的情境,劉備的「其得人心如此」及人格力量的確很耐人尋味。

劉備帶領眾兄弟征討黃巾軍,東拼西殺,好不容易因戰功得了個安喜縣尉,怎奈漢末十常侍亂政,奸賊當道,朝廷賣官買爵之風盛行,沒有行賄上司也沒有政治背景的劉備自然在「裁員」之列,當時朝廷派到安喜縣的督郵就是專門行使「裁員」工作的。

東漢末年,為鎮壓黃巾軍,朝廷發告示到處招兵買馬,黃巾軍被剿滅了,一些軍隊自然在裁減之列。

主持這項工作的督郵一副高高在上的官老爺作風,劉備幾次要求拜見,都被督郵的隨行人員硬生生地擋在門外,這時的劉備不僅要考慮自己的前途,更要考慮跟隨自己要吃要喝的兄弟們,自己被裁了,兄弟們怎麼辦?朝廷起碼也要給這幫在刀尖上舔過血賣過命的兄弟們一個說法吧,可督郵連面都不讓見,申訴無門。

一想到這,劉備氣不打一處來,憤怒不已的他「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柳,棄官亡命」。

這精彩的一節,被羅貫中寫成了「張冀德怒鞭督郵」了。

在《三國演義》里,劉備是一個仁厚長者,沒有特別情況是不會殺人的,武功也只能「比劃」幾下,其實不然。

當年為對付呂布,劉備與曹操結成了暫時的同盟,滅了呂布後,劉備還有一段棲身於曹操陣營的時光,後國舅董承奉漢獻帝衣帶詔密謀曹操,謀還沒成,劉備覺得許都乃虎狼之地,不宜久留,抽個空當帶領自己的眾兄弟離開了曹操直奔原來經營過的徐州,曹操的部下徐州刺史車胄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便死在了劉備的刀下。

劉備也在袁紹手下討過飯,當時袁紹與曹操相對峙,袁紹派劉備到汝南,曹軍將領蔡陽帶兵追殺,劉備奮起神威,蔡陽為「先主所殺」。

車胄、蔡陽都是曹操手下的高級武官,卻都被劉備所殺,可見歷史上真實的劉備武功也不差,真的動起手來,不乏神勇之概。

只可惜羅貫中為凸顯關公之神勇,把斬殺車胄、蔡陽這筆帳記在了關羽的名下,讓人徒生感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和曹操單挑誰厲害?

劉備和曹操,兩位英雄在三國亂世都成就了一翻霸業,兩人實力相當,不分伯仲,且都擁有眾多的三國粉絲。要說領兵打仗,曹操似乎更勝一籌,要說人格魅力,劉備似乎略勝一籌。但是若論單挑單挑,誰的武藝更好,更...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中不同的劉備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蜀國的政治領袖——劉備(字玄德)。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被塑造成一個愛哭哭啼啼,性格優柔寡斷的老實人。其實他是個有遠見,有雄略的君主,也是有韜略武功的人物。在三國志中,曾對劉備有過這...

正史中,劉備都殺了哪些大將?

劉備在三國中,經過一番艱苦奮鬥,建立了蜀漢,劉備被稱為英雄,而且,曹操也認為劉備是英雄,劉備在三國中以「仁義」著稱,然而,歷史上真實的劉備卻殺了好幾員大將,都是誰呢?

《三國演義》中幾個比較典型的張冠李戴的錯誤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許多人都對其耳熟能詳,對其中的典故也都能如數家珍的列出來,但是演義畢竟屬於小說,許多情節都是為了劇情需要而編造的,更有一些移花接木,張冠李戴的情節。筆者本次...

歷史上的蜀漢江山真的是劉備哭出來的嗎

說起三國時期的蜀漢昭烈帝劉備,人們就會想到「劉皇叔的江山——哭來的」,「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於是,在大家的印象中,劉備成了個只會哭鼻子、抹眼淚,只會拉關係套近乎的窩囊廢,這一切都應該「歸功...

劉備真的只會哭?真實劉備富有魅力長於韜略

由於《三國演義》在民間的廣泛流傳及其巨大影響,一些歷史人物真實形象被文學作品顛覆了,劉備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三國演義》的作者將歷史上頗能體現劉備血性及神勇的幾件事移花接木給了張飛、關羽,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