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關羽戰績的水分有多大?華雄和顏良文丑都是死在其刀下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真假三國縱橫談06:關羽戰績的水分有多大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戰功赫赫,然而水分不小。

《三國演義》中,關羽被呂蒙設計擒獲,被殺,他的英魂不散,飄到荊州境內的玉泉山上,在空中大呼:「還我頭來!」山中老僧普凈開導他說:「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良。

文丑,五關六將等眾人之頭,又將向誰索耶?」於是關羽幡然醒悟,稽首皈依而去。

老僧的一席話,真是點醒夢中人。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英雄無敵,一生不知道斬殺過多少敵軍上將,如果每個人都像他這樣討要頭顱,這世上還能有清靜之日?而實際上,在小說中,關羽戰績的水份著實不少,作者為關了刻畫關羽的神勇,將許多在歷史上本不屬於他的戰績都劃到了他的帳上,平添了不少戰功。

我們先來說說「溫酒斬華雄」,這固然是《三國演義》中寫得最為精彩動人的篇章之一。

在第五回中,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開始時氣勢洶洶,剛一接戰卻連遭挫折。

董卓部將華雄先斬鮑忠,又敗孫怪,氣勢正盛。

就在盟軍束手無策的時候,關羽請戰。

書上是這樣寫的:

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

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

其酒尚溫。

寥寥數語,寫出來卻是精彩紛呈、聲勢百倍,寫出了關羽的神勇無敵,也給讀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溫酒斬華雄是關羽威震華夏第一功。

但這個「威震乾坤第一功」的溫酒斬華雄,卻完全是虛構的,在《三國志》中,倒是確有華雄其人,但一刀將他的頭顱砍下來的,卻是另有其人,他就是有著「江東猛虎」的孫堅!

在《三國志·孫破虜傳》中,眾諸侯討董戰爭中,孫堅的表現最為出色,以至於董卓想要用和親來收買孫堅,但被他嚴辭拒絕。

在和董卓的交戰過程中,孫堅更是一刀砍下華雄頭顱,著實是威風八面。

但在《三國志平話》中,他卻被塑造成了一個丑角,不僅武藝低劣,而且自私愚蠢,專門和劉關張等人作對。

到了《三國演義》,雖然很大程度上恢復了孫堅的英雄形象,但他的斬華雄的壯舉還是沒能恢復,而是記到了關羽的帳上。

在《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中,劉備以討伐袁術為名,從曹操那裡脫身,進兵徐州。

曹操密令鎮守徐州的車胄暗害劉備,車胄找陳登商量,陳登卻將此事密報給了關羽。

關羽將計就計,派人扮曹兵賺開城門,騙出車胄,一刀就將其砍於馬下,奪下了徐州。

這段故事,不但寫出了關羽的勇,還寫出了他的智,為其增色不少。

但在歷史上,車胄卻不是關羽所殺,而是死在劉備手裡。

據《三國志·先主傳》:「先主據下邳。

靈等還,先主乃殺徐州刺史車胄,留關羽守下邳,而身還小沛。

再來看看最能表現關羽過人的神勇的兩大戰功——斬顏良和誅文丑。

(顏良和文丑和袁紹帳下最為著名的虎將,關羽斬顏良誅文丑一實一虛。

斬顏良是實有其事。

據《三國志·關羽傳》,建安五年,袁紹派大將顏良攻東郡,曹操派張遼和關羽為先鋒迎擊。

羽望見顏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萬眾之中直取敵軍上將,真是勇壯過人,這樣的素材自然會被好好利用,大書特書,在《三國志平話》就對此事著力渲染,到了《三國演義》中更是精彩紛呈:

關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山來,鳳目圓睜,蠶眉直豎,直衝彼陣。

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

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忽地下馬,割了顏良首級,拴於馬項之下,飛身上馬,提刀出陣,如入無人之境。

河北兵將大驚,不戰自亂。

真是威風凜凜,宏大的戰鬥畫卷如在讀者眼前,關羽的神威無敵令人震撼不已!

誅文丑就是虛構的了,和斬華雄、殺車胄一樣,都是將別人的功勞「移花接木」到了關羽的帳上。

在歷史上,殺了文丑的其實是曹操。

在《三國志·武帝紀》中,大致交代了曹操殺文丑的過程:曹軍白馬斬顏良後,袁紹又率軍渡河攻擊曹軍,曹操於是令人解鞍放馬,拋棄輜重,袁軍不知是計,紛紛爭搶。

此時曹軍乘機出擊,大破袁軍,並斬殺了袁紹的名將文丑。

很顯然,斬殺文丑和關羽沒太大關係。

但在許多人心目中,可能是想,既然已經斬殺了一個顏良,為何不再增添一個文丑?其實在宋代就已有了關羽斬殺文丑的說法,據宋代著名文學家洪邁在《容齋續筆》中寫道:「關羽手殺袁紹二將顏良、文丑於萬眾之中。

」到了元代的說書藝人所作的《三國志平話》中,文丑在和關羽的對陣之中,做了刀下之鬼。

而到了《三國演義》中,又將這一過程作了進一步的鋪墊,先寫文丑於亂軍之中力敵張遼、徐晃二將,著力渲染他的勇猛過人,再由關公出場,飛馬提刀將他誅殺。

兩相對比之下,關羽的威勢的確是無與倫比。

也許是《三國演義》給人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以至於人們一說起關羽的過人神勇,總是喜歡提「斬顏良、誅文丑」,其實這兩大奇功,是一實一虛。

由此看來,《三國演義》中關於關羽的戰功,有實有虛,實少虛多,而這一切也是為了更好的塑造關羽的英武形象,為小說增色不少。

當然,《三國演義》中關於關羽的戰功還有不少,其中著名的還有「過五關、斬六將」,至於這其中的玄機,筆者將會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詳細講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華雄究竟有多強?夢三國英雄說

卻說十八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董卓大將華雄打敗了十八路兵馬的先鋒孫堅,又在陣前殺了兩員大將,非常得意。十八路諸侯都很驚慌,束手無策,袁紹說:「可惜我的大將顏良、文丑不在,得一人在此,何懼他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