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眼中的草,被劉備當成了寶,家人將其變成了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張松獻圖,出現在《三國演義》第六十回,按照小說的時間順序,這個事件出現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

故事梗概我以前介紹過,這裡就不贅述。

張松獻圖,為劉備、諸葛亮以後占領益州創造了極大的便利條件,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不僅如此,張松暗中投靠劉備,也等於提前在劉璋的陣營之中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這真可謂一舉兩得的大好事。

不過這個故事也有一個令人疑惑的地方。

從小說的描述來看,張松獻圖的的首選並不是劉備而是曹操。

因此他對劉備所說的話明顯是個掩飾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託詞。

可以這麼想像,如果曹操對待張松好一點的話,這圖也就不是劉備的囊中之物了。

因此,張松的動機就顯得令人懷疑。

清人毛宗崗在該回的夾評中曾經毫無客氣的指出:張松的行為其實就是賣主求榮。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張松千方百計的要背叛劉璋呢?這個原因在小說中沒有答案。

要揭開這個謎團,看來只能從歷史記載中尋找答案了。

張松出使曹魏,在歷史上卻是發生過,但是時間與小說中有所不同。

小說中張松出使的時間是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據《三國志》、《後漢書》、《華陽國志》等史料記載,歷史上張松的出使時間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這也就意味著小說家將這個歷史事件推後了三年。

而且,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也是大相逕庭。

歷史的真相大意是這樣:

劉璋在繼承父親劉焉統治益州後,為了討好曹操,先後派遣過中郎將陰溥及張松的哥哥張肅出使許昌。

通過這兩次的外交活動,劉璋不但得到了曹操把持的朝廷的正式任命,名正言順地成為益州的合法統治者,同時也與曹操形成了名義上的同盟關係。

當然,此時的曹操正忙於圍剿袁紹餘部,無暇他顧,自然也樂得做個這樣的人情。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發動荊州戰役,並很快拿下了荊州,大有一統華夏之勢。

這時候的劉璋又一次派遣手下巴結曹操。

這一回派的是別駕張松。

這個情節就與《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劉璋是為了應付張魯而交好曹操的情節大不相同。

張松在曹營的境遇,與小說中描述的倒是有幾分相似。

由於張松「為人短小,放蕩不治節操」,引起了曹操反感。

另一方面,由於曹操在荊州戰場之上順風順水,驕傲自滿,沒有將張松所代表的益州劉璋集團放在眼裡,因此自然怠慢了張松。

史書中記載,此次張松的出使,曹操僅僅拜張松為比蘇令。

也就是比蘇縣令。

此時的張松原職就是別駕,屬於刺史的佐吏,刺史以巡行視察為職,別駕則另乘傳車,輔助刺史出巡。

現在曹操只給了他一個縣令,等於是降職。

這對張松來說無疑是個侮辱。

因此,張松的心裡非常不滿,史料中說的「(張)松以是怨公(曹操)」即為此意。

這樣一來,回到益州後的張松不但不會說曹操什麼好話,反而一直在劉璋面前貶低曹操。

如此一來,曹操集團與劉璋集團之間的關係算是名存實亡了,這也為日後劉璋尋求劉備的支援埋下了伏筆。

不過從這段歷史記載中可以發現兩個問題。

首先張松並沒有如小說所描述的那樣暗藏地圖出使曹魏;其次,張松也並沒有一開始就打算出賣自己的主子劉璋去投靠曹操,他是作為劉璋的使者去拜見曹操的,打算完成的也是鞏固雙方關係的任務而並非為了對付張魯。

張松離開曹營後,有沒有去見劉備呢?這個記載不見陳壽的《三國志》,只是在三國吳人韋昭《的《吳書》中有記載。

《三國演義》中張松獻圖的故事應該就是出自這個記載。

不過,對於這個記載的真實性,宋人司馬光深表懷疑。

司馬光所著《通鑑考異》中指出:張松獻圖的這個細節不見於《三國志》、《後漢書》等資料,《吳書》的記載是只不過是個以訛傳訛的故事而已。

後來的史學家也大都認為這個所謂張松獻圖的故事是個虛構,並不是歷史的真實。

因此可以做出這樣的一個結論:歷史上的張松不僅沒有給劉備獻過益州地圖,就連到荊州去見劉備也是小說中的虛構故事。

後面的故事與小說中大同小異,在此不再介紹。

留下的疑問只有一個:

張松在益州身居高位,為什麼還要一心推翻故主劉璋呢?

其實完全是由於劉璋的無能造成的。

張松雖然被舊主重用,但是察覺到以劉璋暗弱的性格,在益州面臨強大壓力的情況下,不能保證自己所代表的部分益州勢力的利益,同時也不能確保益州的平安,勢必很快就會被其它割據勢力所吞併。

因此,張松等人不能不尋找外援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而曹操已經被證明不是合適的人選,張松等人的目光自然瞄準了近在荊州的劉備。

在這種的環境下,劉璋最後的失敗也變成了一種歷史的必然,就算沒有張松這個人物的出現,劉璋的統治也無法維持下去。

自古有句話:良臣擇主而事,良禽擇木而棲。

張松的所作所為也算是無可厚非。

遺憾的是,張松這位曹操眼中的草、劉備心中的寶,連劉備的面都沒見著,就被哥哥出賣而被殺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白話《三國志》劉 備 傳

孫權對先主漸漸感到畏懼,將妹妹嫁給先主以鞏固雙方關係,先主前往京口拜見孫權,兩人相處頗為禮敬和好。孫權派人告知先主意欲聯兵攻取蜀地,其下屬有人建議不妨先答應孫權,因為東吳畢竟難以跨越荊州來占據...

三國秘史之法正與諸葛亮:年表

[東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天下大亂,法正與同鄉孟達入蜀避難,投靠劉璋。[東漢獻帝建安年間]公元197年——207年過了很長時間,法正才做了新都縣令,後來又回成都擔任代理軍議校尉。既不受重用...

張松賣蜀為什麼不賣給曹操

劉備大半輩子都是個軍事流浪漢,先後依附過陶謙、呂布、曹操、袁紹還有劉表,就是沒有自己的一塊地盤。後來,劉備很快就打敗了劉璋,擁有了西川之地,蜀漢國也在此基礎上得以建立。說起來,劉備能夠代替劉璋...

智力超常的張松很有才名聲卻很不好被叫叛徒

在《三國演義》里的張松原本也算個人物。他要具有博聞強記,智力超常的特點。就連《孟德書》一書就被他隨意一翻即成誦如流,讓人實在是佩服。但是張松這一人物也引來很多人的厭惡,倒不是因為他「人物猥瑣」,...

人物|劉備身邊第一謀主!

謀主乃政治、軍事、戰略、治民等諸方面的綜合掌權之臣,三國時期,曹操手下以荀彧,荀攸為謀主,東吳則以張昭、張紘為謀主,而蜀漢則以法正為謀主。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風郿人,東漢末年謀...

簡單讀三國:劉備入蜀(03)來自西川的橄欖枝

機緣巧合,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劉璋遣法正迎先主。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想必劉備聽到這個消息後,腦中一定閃過這句話。正如諸葛所說,「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