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敗就敗在狂傲自大、目中無人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多少人敗就敗在狂傲自大、目中無人上

-----------讀三國演義《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髮賺曹休》有感

獨自一人在家中真不知道該干點什麼,泡上一杯綠茶翻開床邊的《三國演義》,看完裡面「孔明揮淚斬馬謖,周魴斷髮賺曹休」那節,突然想到多少人敗就敗在狂傲自大、目中無人上。

人常說,讀史使人明智。

自古至今因狂傲自大、目中無人而自食其果的人數不勝數。

項羽和商紂王他們也的確都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好漢, 就因為太自負 都落了個不得善終的下場。

劉邦雖然小混混一個啥能耐沒有可是就因為他能把韓信蕭何張良曹參這些人物聚在自己周圍才得到了天下 ,項羽呢一個范增還用不得。

所以,聽不得忠言逆耳,目光短淺、自以為是的人下場一般都不會怎麼好。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會發現,馬謖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弱點,那就是:驕狂之極,目中無人!紙上談兵無人能比。

其實在司馬懿出關,志在必得要拿下街亭時,諸葛亮並沒打算讓馬謖去守街亭。

是馬謖信誓旦旦保證,若保不住街亭可斬全家,因此諸葛亮才派馬謖擔當重任。

但諸葛亮還是不放心又派了王平協助馬謖共同防守街亭。

同時又派大將魏延、高翔帶兵駐紮街亭左右兩邊,一旦發生不測可相互接應。

街亭,秦嶺以西的一條小路地名街亭,雖然是個小地方但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是漢中的咽喉要道,一旦失手就可直逼陽平關進入漢中,那時諸葛亮就變得很被動了。

馬謖出兵街亭之前,諸葛亮曾經明確地提醒他:對手十分強勁!諸葛亮說:「司馬懿非等閒之輩;更有先鋒張郃,乃魏之名將……」但馬謖毫不在意,大言不慚地說:「休道司馬懿、張郃,便是曹睿親來,有何懼哉!若有差失,乞斬全家。

」 由此可見,他認為司馬懿等人不值一提,固守街亭不過如探囊取物、輕而易舉,其狂傲之態由此可見一斑。

當馬謖來到街亭後大喜,他認為街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因此決定屯兵山上。

王平諫言:「萬萬不可,一旦魏軍包圍街亭,咱就不攻自破」。

但馬謖自認為飽讀兵書,這叫置之死地而後生,聽不得王平半點建議,執意屯兵山上。

本來司馬懿見孔明駐軍街亭還心有餘悸,但見到馬謖如此排兵布陣,連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都知道拿下街亭易如反掌。

結果魏軍包圍街亭斷糧停水,蜀軍大亂,終因其狂妄自大導致街亭失守,所以才有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因此人一旦狂傲自大就會失去理智,一意孤行,最終只會身敗名裂。

三國關羽,當年過五關斬六將,何等意氣風發!後盤踞荊州,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孫權欲與其結親,他一句「虎女焉能嫁給犬兒」將其回絕。

後終致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為了防止德國再次入侵,決定花費50億法郎修建以法國陸軍部長馬奇諾名字命名的軍事防線,就是當時二戰著名的「馬奇諾防線」。

當時馬奇諾連同法國軍界高層始終認為馬其諾防線固若金湯,德國人無論多少兵力都不能突破,但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1940年5月德軍誘使英法聯軍支援荷蘭,再偷襲阿登高地,聯合荷蘭德軍將聯軍圍困在敦刻爾克,從而有了歷史上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而馬奇諾防線也因為德軍襲擊其背部而失去作用。

同樣的歷史故事還有很多,沒有什麼是絕對的。

盲目的自大目中無人只能說明自己膚淺。

俗話說職場如戰場,仔細想想很多在職場中失敗的人很多都是因為狂傲自大,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

有些人是很強大,但是還沒有到不可取代的地步,目光短淺、呈一時之能最終只會眾叛親離。

環境造就了一個人的生活方式。

就算是雙胞胎,如果是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的,也會不同的生活習慣。

一旦當我們習慣了某種生活後,就會排斥另外一種生活,同樣當我們習慣了某種態度,就會排斥另一種態度。

其實,只要我們常常能反思自己,對生活、對工作、對人也都有一個好的態度,就是最好的生活,也是一種成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