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書三國|伐吳詔:借劉備荊州定三分天下,孫權才是三國最強君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 | 江隱龍

正如官渡之戰對袁紹的打擊被《三國演義》所誇大了一樣,赤壁之戰也僅僅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時間內掃平荊揚的可能性,但天下局勢並沒有因為得到根本的改變。

曹操於赤壁所損失的大多為新降的荊州水軍,其精銳「青州兵」並沒有傷筋動骨——如果曹操執意於捲土重來,孫劉聯盟將依然是弱勢一方,而且也未必便有再勝一次的把握。

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

然而赤壁之戰後,曹操的確轉而經營雍涼、漢中一代,孫權、劉備也由此獲得了珍貴的——準確地說是最後一次喘息機會。

至於曹操放棄南下戰略的原因,史學界亦看法各異。

主流觀點認為赤壁之戰雖然沒有擊垮曹操,但曹操的賴以橫渡長江的水軍卻幾乎全軍覆沒,故只能望江興嘆。

不可否認這一觀點的確言之鑿鑿,但以曹操戰略眼光之毒辣,很有可能看得更深遠。

此一時赤壁,彼一時官渡。

袁紹敗亡後,其二子袁譚、袁尚實力尚存,曹操欲乘勝追擊,而郭嘉則獻策道:「袁紹愛此二子,莫適立也。

有郭圖、逢紀為之謀臣,必交斗其間,還相離也。

急之則相持,緩之而後爭心生。

不如南向荊州,若征劉表者,以待其變;變成而後擊之,可一舉定也。

官渡之戰之後,袁紹各子依然有頗為強大的實力

曹操依計暫緩對二袁的進攻,二袁果然為爭奪冀州而起內訌。

最終被曹操各個擊破。

殷史不遠,此時的孫權與劉備,正如彼時的袁譚與袁尚;此時的南郡,正如彼時的冀州;此時曹操對雍涼、漢中的經營,也正如彼時的「南向荊州」。

只是孫權與劉備,畢竟不是袁譚與袁尚。

赤壁之戰後,曹操回顧云:「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個中雖有粉飾之意,但可以看出赤壁之戰對曹操的打擊也未見有多深。

真正讓曹操心驚的是赤壁之戰後,正當曹操等著孫權、劉備內訌之時,孫權同意將其在赤壁之戰中打下的南郡借給劉備。

《三國志·魯肅傳》中對這一幕只有一句簡單的記載,卻已足夠描述出當時曹操的訝異與失落:「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落筆於地。

曹操:火是我自己放的,軍隊是我自己撤的,讓周瑜撿了個便宜

赤壁之戰不是三足鼎立肇始,真正孕育三足鼎立的是「權以土地業備」——也即是孫權借南郡於劉備之事。

由此,曹操深知孫權、劉備非等閒諸侯,南方也不可能輕易平定,最終接受了「三分天下,而有其二」的現狀。

然而,歷史的天平並沒有完全倒向孫權與劉備。

赤壁之戰後,曹操及其子曹丕至少有兩次機會可能一統天下。

一次是劉備剛剛平定益州,當時司馬懿力陳伐蜀之事,向曹操進言道:「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

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

因此之勢,易為功力。

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

《三國志》12中的「益州平定」劇本,劉備勢力達到最盛

而曹操這個一代梟雄,居然回復了「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這十二個帶有濃濃「知足常樂」風格的字,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當時主張趁亂伐蜀的謀士不僅僅有司馬懿,還有劉曄,更點明不伐蜀之禍:「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

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

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

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

今不取,必為後憂。

拒絕了司馬懿建言的曹操當然又拒絕了劉曄。

等到幾天之後曹操心生悔意,又問劉曄「今尚可擊否」,劉曄長嘆道「今已小定,未可擊也」。

《三國演義》中的劉曄是個不起眼的人物,但其謀略不亞於司馬懿等人

第二次一統天下的機會,正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一場——夷陵之戰發生之前,當時曹操已逝,曹丕稱帝,孫權因偷襲荊州、擒殺關羽害怕劉備復仇由向曹丕稱臣。

此時劉曄料到劉備必然伐吳,故獻策曰:「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

今還自攻,天亡之也。

宜大興師,徑渡江襲其內。

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

吳亡則蜀孤。

若割吳半,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我得其內乎!」

曹丕求采其策,反而接受了孫權之降。

而後夷陵之戰果然發生,曹丕由此不再以蜀漢為意,將戰略重心轉移到長江下游,自黃初三年(222年)至黃初六年(225年)三征孫吳。

期間,曹丕親擬了一道文采飛揚的《伐吳詔》以勵將士:

曹丕與孫權,比得是誰比誰領兵更差……

「昔軒轅不為涿鹿之師,則蚩尤之妖不滅;唐堯不興丹水之陣,則南蠻之難不平;漢武不行呂嘉之罰,則橫浦之表不附;光武不加囂述之誅,則隴蜀之亂不清。

故曰『非威不服,非兵不定』。

孫權小丑,憑江悖暴,因有外心,凶頑有性。

故奮武銳,順天行誅。

驍騎龍驤,猛將武步,或修句踐潛涉之口頑,或圖韓信夏口之誑愚。

接舡以水攻陣,六軍以陸橫擊。

征南進運,以圍江陵,多獲舟船,斬首執俘。

降者盈路,牛酒日至。

大司馬及征東諸將,卷甲長驅,其舟隊今已向濟。

今車駕自東為之瞻鎮,雲行天步,乘釁而運。

賊進退道迫,首尾有難,不為楚靈乾溪之潰,將有彭寵蕭牆之變。

必自魚爛,不復血刃。

宜慎終動靜以聞。

其中「孫權小丑」之語,千年之後再看頗為有趣。

只是曹丕伐吳未有建樹,諸葛亮卻在這一時期平定南中、韜光養晦,將蜀軍打造成了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並且於建興六年(228年)開始了第一次震動天下的北伐——三國之勢,由此最塵埃落定。

合淝之戰:孫十萬與張八百的故事

曹操的《短歌行》映射著赤壁之戰,曹丕的《伐吳詔》勾連著伐吳之戰。

兩篇文章時代不同,兩次戰役時勢不同,但同樣讓天下一統的大勢止步,將歷史的頌歌留給了鼎足三分的主旋律。

試想如果赤壁之戰後孫權不借南郡給劉備;如果劉果初平益州時曹操自漢中入蜀;如果夷陵之戰時曹丕能與蜀軍共擊孫權……

歷史沒有如果,曹操父子橫槊時所寫的詩文最終沒有改變時代的未來。

但是,這並不代表歷史的流向便如此理所當然——有時一句話,一個念想,一次猶豫,便成了千古的得意與失意。

由於吳蜀最終再次結成了聯盟,立國不久的曹魏不得不將將領與軍隊分為東西二部,分別對抗蜀漢與孫吳的威脅,由此司馬懿的軍事才能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曹丕自廣陵回洛陽之時,對這位日後將敲響曹魏喪鐘的「狼顧之臣」下了一道詔書:「吾東,撫軍當總西事;吾西,撫軍當總東事。

兩代軍師,兩代帝王

曹丕當然不會知道,這位撫軍,最終不僅「總」了東西之事,更「總」了天下之事;而這一切,又怎是曹操在吟誦《短歌行》時所能料到的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時期,曹操為什麼沒有統一中國?

三國時代,在曹操,劉備,孫權三人中,最有機會統一三國的就是曹操,但是曹操始終一個沒有稱帝,第二個沒有統一三國。曹操沒有稱帝,暫且不說,我們先來說說曹操為何不能統一三國?主要原因還是其錯失了三次次...

曹操手下八大謀士,你都知道嗎?

曹操能得一方,固然是自己的聰明。但僅憑聰明就夠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曹操手下那是謀士如雲。更有前五大謀士和後三大謀士之分。NO1、堪稱三國第一謀士前五大謀士之郭嘉:曹操早期軍事智囊團的核心人物之...

三國鼎立的形成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經歷了不斷地互相攻伐,出現三股主要力量曹操、劉備、孫權。這三股勢力後來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魏 曹操討董卓起兵後經過不斷地征伐逐步占據了許昌、洛陽為核心的豫州,兗州,青州等地...

誰才是三國最強大腦?曹操、劉備、孫權?

一、赤壁戰後曹操的戰略選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戰敗後,孫、劉聯軍進逼江陵,與曹操守將曹仁相持大戰。劉備利用周瑜和曹仁相持的機會,平定荊州南部武陵(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零陵(治...

蜀有五虎,魏有五子,張遼最剛,于禁最慘

一:五子良將之首: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此後隨曹操征討,戰功累累。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