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風云:他是三國里一流的謀士,因為出身太好反而不受重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風雲際會,良將謀臣層出不窮,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個在三國時期很有名望,在後世人眼中反而沒有名的人,他就是劉曄。

這個人在三國時期很出名,當時的自媒體月旦評的舉辦者許劭,對他的評價是佐世之才。

這個評價已經不是一般的高了,他也對自己信心滿滿。

於是投靠了曹操。

曹操的手下可謂是人才濟濟,像荀彧,郭嘉,程昱,個頂個都是王佐之才。

按理說在這麼多強人的陣容中想發揮自己的才華很難。

好在曹操是慧眼識人,他非常認可劉曄的才華。

每次出征打仗或者遇到猶豫不決的事情,他都會寫信給劉曄徵求看法。

當初曹操取得漢中的時候,司馬懿勸曹操趁著劉備在益州根基不穩趕緊取益州,結果老年時候的曹操不再有當年的雄心壯志,只是回了一句:「記得隴,復望蜀」。

來形容司馬懿的貪心不足,其實早在司馬懿之前,劉曄就已經這樣勸諫曹操了。

劉曄是一個很有長遠眼光的人,知道保住漢中最好的辦法就是發起對益州的進攻,可惜曹操沒有採納,最後劉備站穩腳跟後取得了漢中。

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曹丕曾經問過,劉備能否為關羽報仇。

滿朝的大臣多認為以蜀漢的實力和剛剛停戰的狀態應該不會,只有劉曄認為劉備一定會起兵雪恥,果然被他說中了。

蜀將孟達投降魏國,劉曄勸曹丕不要輕信孟達,更不要把他放在蜀魏兩國交接的地方做太守,他很容易首鼠兩端。

結果孟達真的又倒戈蜀漢,好在司馬懿及時將他拿下。

在劉備發起的夷陵之戰中,孫權用了緩兵之計,及時向曹丕稱臣,這讓曹丕盲目的高興,唯有劉曄認為孫權不是真的臣服,只是不想腹背受敵而已。

事後證明果然如此。

可惜,曹丕對他的話幾乎就沒有採納過,上台後的魏明帝曹睿對他還不錯,但是那個時候他已經開始圓滑世故了。

從劉曄的一生可知,這個人也算是算無遺策,對問題的把控能力遠在郭嘉之上。

為什麼曹氏父子都不怎麼重用他呢?

原因很簡單,他出身太好了,他是當時真正的皇室後裔,光武帝劉秀的後代,可比那個賣草鞋出身的劉皇叔根正苗紅的多。

正是因為他的身份是劉家的人,所以曹家時時刻刻都要防範他。

尤其是後來的曹丕明目張胆的篡奪了劉家的天下。

自然對他只有禮遇,沒有信任,所以他的才能也註定一生都難以發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時期,曹操為什麼沒有統一中國?

三國時代,在曹操,劉備,孫權三人中,最有機會統一三國的就是曹操,但是曹操始終一個沒有稱帝,第二個沒有統一三國。曹操沒有稱帝,暫且不說,我們先來說說曹操為何不能統一三國?主要原因還是其錯失了三次次...

三國時期,曹操為什麼沒有統一中國?

三國時代,在曹操,劉備,孫權三人中,最有機會統一三國的就是曹操,但是曹操始終一個沒有稱帝,第二個沒有統一三國。曹操沒有稱帝,暫且不說,我們先來說說曹操為何不能統一三國?主要原因還是其錯失了三次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