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猛將武藝高強追隨劉備一生,但為何一直不被重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小說《三國演義》都堪稱經典之作。

在羅貫中大師的筆下,三國人物都被刻畫的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宅心仁厚的劉備,

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有萬夫不當之勇的呂布,

有義薄雲天的關羽,

有雄才霸氣的曹操,

也有文武雙全的姜維,

而趙雲就顯得遜色點,亮點不夠耀眼,筆墨不夠濃重。

小說和電視劇里摻雜了作者和導演的個人喜好、情感以及藝術成分,不夠真實、精準。

那麼真實歷史中趙雲究竟是個什麼人物,他有什麼性格、能力和魅力呢?

(圖)《三國》趙雲

「趙雲能夠慧眼識主,有真才實學,更具有忠勇智的人格魅力

趙雲知恩圖報、真言敢諫、愛惜人才、淡泊名利、眼光長遠等優秀品質,可以說是蜀漢甚至整個三國時期一位全才,他的卓越智慧和才幹歷經近兩千年而綻放光彩,被後世人稱之為「武神」。

趙雲字子龍(?——229年),取《易經》乾卦爻辭「雲從龍,虎從風」,比喻特定性質美好的事物相互吸引、相互感應,泛指君臣緊密團結,精誠合作,《亮劍》李雲龍取名也源於此。

趙雲籍貫冀州常山國真定縣(今河北正定縣)人,《三國志》卷三十六《趙雲傳》記載:「身長八尺,姿顏雄偉」。

趙子龍身材高大,英俊瀟洒,至今仍然是許多少女心中的英雄偶像,後來人習慣將趙雲親切的稱為「常山趙子龍」。

趙子龍步入社會時,群雄割據,軍閥袁紹逼死前任長官韓馥,占領冀州,成為最高軍政長官。

趙子龍在家鄉常山國(屬於冀州)組織起一小股武裝力量,叫做「義從」軍,和囂張霸道的袁紹打起游擊戰。

由於勢單力薄,鬥爭進行得比較艱苦,子龍就帶領隊伍去投奔了益州(北京以北及遼寧南部)的軍事強人公孫瓚,公孫瓚和袁紹是死對頭。

公孫瓚的部隊以鐵騎兵團聞名於世,而鐵騎兵團中的精兵是「白馬義從」,子龍的隊伍就被編入白馬義從。

白馬義從可謂王牌中的王牌,衝鋒陷陣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清一色的白馬,明晃晃的盾牌尖刀,精銳的尖兵,史書記載:「旌旗盔甲光耀天地」。

(圖)《三國》袁紹

劉備當時在公孫瓚的部隊里避難,劉備和公孫瓚是同學,他們的老師是盧植。

趙子龍也就是在這裡認識了劉備,並為其效忠一生。

劉備沒打算在公孫瓚部隊里長期干,他一直在網絡英豪,積蓄力量,以圖東山再起。

趙子龍是劉備最欣賞的對象,而趙子龍也認為劉備抱負遠大,比公孫瓚有前途,兩人惺惺相惜。

《三國志》卷三十六《雲別傳》:「先帝每接納雲,雲深自結托」。

劉備每次熱情接待趙雲,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千里馬遇伯樂之感。

公元191年,公孫瓚委派劉備去攻打袁紹的軍事區青州(山東),劉備就跟老同學公孫瓚提要求:說自己手下全是步兵,快速機動性不強,要是增加一部分騎兵最好(點名要趙子龍)。

公孫瓚兵多將廣,再者劉備提的要求也合情合理,於是就答應了。

此時劉備31歲,趙子龍20歲左右,劉備和趙子龍建立了君臣關係,至死都未曾改變。

趙子龍帶去的精銳騎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劉備軍隊的軍事實力,趙子龍是蜀漢重要的開國元勛之一。

(圖)《三國》劉備

公元208年九月,劉備經歷了刻骨銘心的劫難。

曹操出動號稱八十萬(實際只有二十萬左右)大軍攻占荊州,並要把在荊州投靠劉表的劉備拿下。

荊州淪陷,劉備帶著諸葛亮和他們的家屬倉皇南逃,當時關羽在湖北帶領水軍,張飛在斷後。

兵敗如山倒,曹軍像潮水一樣湧來,趙子龍負責警衛工作,但他手裡只剩下一個排的兵力。

在當陽長坂坡劉備也顧不上家屬的安危,帶著諸葛亮及諸葛家屬騎快馬沿漢水方向會合關羽。

此時戰火紛飛,此時敵人鋪天蓋地,只見趙子龍用包袱將年僅1歲的阿斗綁在背上,提槍殺入敵亂軍之中救出甘夫人,在刀槍劍戟之中猶如一條白色閃電。

《三國演義》有詩情畫意的描述:「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

趙子龍殺夏侯恩取名劍「青虹」,斬晏明、鍾紳等五十餘人,七進七出曹軍陣。

曹操讚嘆說:「真是員虎將!要得到此人歸降,何愁得不到天下?不許放箭,抓活的。

後來趙子龍帶著甘夫人和幼主阿斗,逃出重圍。

詩云: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

(圖)《三國》趙雲救阿斗

在當陽遭遇戰中,趙子龍的人格魅力有了飛躍性的升華。

首先他沒有投降曹軍,然後也沒有像他領導劉備一樣自私的逃命。

在保護劉備家屬時承擔著巨大的雙重風險,一方面是曹軍絕對的優勢對他生命構成的威脅;另一方面幼主阿斗和柔弱的甘夫人不能有半點閃失,不然等待他的將是嚴厲的軍法。

首先趙子龍對蜀漢和劉備是無限的忠誠,其次子龍的責任感很強,為了兌現諾言可以付出生命的代價,最後境界高度是忠於人性的不拋棄、不放棄,這種精神直到兩千年後的今天,很多部隊還將此作為信條。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高大的形象,高尚的靈魂,是趙子龍人格魅力所在,在三國諸將中是絕無僅有的。

劉備敗走當陽,曹操攻占荊州,大有吞併東吳之勢。

具有遠見卓識的魯肅積極斡旋,終於促成了孫劉聯盟,贏得赤壁之戰的勝利,製造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劉備收取荊南四郡,軍事實力空前壯大。

孫權見劉備實力強大,把孫小妹嫁給了劉備,此時甘夫人已經病故。

這場暗藏玄機的政治聯姻就此開始。

(圖)赤壁之戰

公元211年,劉備受到益州(成都)長官劉璋的邀請,從荊州通過三峽前往益州商量軍事要務,隨行只有少量的警衛。

而荊州大本營諸葛亮、關羽、張飛都在留守,特意交代重任的只有趙子龍。

趙子龍負責大本營的內部事務,《三國志》卷三十六記載:「領留營司馬,特任掌內事」,劉備還是有遠見和顧慮的。

原來孫小妹嫁給劉備後,孫權還陪了一套「嫁妝」,這套嫁妝是一個加強連的精兵,男女各半。

而且這個加強連只聽從孫小妹一個人的調遣,不受蜀軍條例管制,就連孫小妹的辦公室和臥室都站滿了手持利刃的警衛,劉備一進洞房膽戰心驚。

《三國志》卷三十七「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

正史里沒留下孫小妹的名字,後來的小說、戲劇里給她起名「孫尚香」。

孫小妹繼承了孫家尚武的門風,從小舞刀弄斧,性情剛烈,加之這場政治婚姻沒有感情基礎,所以大家心知肚明。

最最要命的是甘夫人去世後,孫小妹照看蜀漢的獨苗阿斗。

劉備為什麼要把這個艱巨而光榮的任務交給趙子龍?史書說「以雲嚴重」,以趙雲做事嚴格穩重之意。

古今詞意變化較大。

果不其然,劉備剛走,孫權派船隊來接孫小妹,孫小妹臨走時帶上「嫁妝」和五歲的幼主阿斗。

從道義上來講,劉備做的有點過分,因為他們駐軍的大本營南郡是從東吳手裡借來,史稱「劉備借荊州」,用借來的跳板擴大地盤,準備進軍益州,孫權勃然大怒。

趙子龍得知阿斗被帶走後,立刻和張飛乘一支快艇攔截,並且不動刀槍的把幼主奪了回來,這就是三國史上的「截江奪阿斗」。

劉備和孫小妹這場「龍鳳呈祥」的婚姻在浩渺煙波的長江上划下句號。

(圖)《三國》孫權

東漢建安24年(公元219年),劉備占領了漢中,曹操組織大軍從關中出發,進行反攻。

曹操經秦嶺褒斜道進軍漢中。

因為路途遙遠,山路崎嶇,後勤補給就成了戰鬥力的支點。

劉備採用的是消耗戰,不主動出擊。

趙子龍和黃忠奉命去偷襲曹營後勤部,趙子龍搶得糧食後回到大營;黃忠把帶不走的糧草索性一把火給燒了,但黃忠沒來得及撤退。

趙子龍在營中不敢休息,帶領三千兵馬,前去接應黃忠,臨走前交代營中留守:營寨四周多設弓弩,以防不測。

趙子龍剛出營門沒走多遠,被追來的曹軍碰上,因為敵眾我寡,趙子龍且戰且退,又向大本營回撤。

回到大營後發現自己的部下張著沒回來,再次殺入曹軍隊伍中救出身負重傷的張著。

此時曹軍的後續部隊已經包圍了蜀軍的大營。

趙雲回營後,眾將領要求緊閉大門,加強防禦,準備決一死戰。

誰知趙子龍氣定神閒,力排眾議,令:敞開營門,落下中軍帳大旗,戰鼓不許敲,偃旗息鼓。

傳令兵報告曹操:這就是當陽長坂坡的趙子龍,他且戰且退,把我軍帶到他們的大營,營門打開,戰鼓不響,軍旗不升,哨樓上沒有士兵,不知搞什麼?

曹操一聽,立即收兵,這是誘敵深入,劉備當時攻占漢中就是用的這招。

曹軍一撤,趙子龍下令全面反攻,曹軍大敗。

後來劉備視察工作開會時說:「子龍一身是膽也」,並封子龍為「虎威將軍」(其實也沒什麼實權,名號而已,相當於孫悟空的「齊天大聖」)。

這個空營計後來演化為小說中孔明的「空城計」。

(圖)空城計,《三國》劇照

東漢建安19年(公元214年),劉備率軍占領益州(成都)。

益州自古以來稱為「天府之國」,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劉備大喜。

劉備用益州倉庫里的財產論功行賞,諸葛亮、關羽、張飛、法正領得大量真金白銀,底下將士相應得到實惠。

蜀漢所有的將士都陶醉在勝利的喜悅當中,並在常委會上提議:「要分就要分過癮,把不動產的田地和城中房屋也給大家分了,這樣能提高將士作戰的積極性。

」劉備沒有表態。

會後趙子龍找到劉備和諸葛亮怒斥:「我們打了勝仗就把成都的金庫和房屋、田地都瓜分了。

這和土匪山賊有什麼區別?如果城中的百姓沒地種,沒房住,沒錢花,他們還會支持我們嗎?就你們這樣還匡扶漢室,收復天下?你們的覺悟比曹操差遠了......」

諸葛亮從始到終一言未發,不停的搖扇子,此時是春季。

劉備說:「就按子龍的意思辦,傳我的命令,房屋、田地不能分,還給老百姓;金銀財寶已經發了就算了吧。

趙子龍能把經濟提升到政治的高度,能淡泊名利,這在三國將領中是境界最高的。

可是他阻擋了蜀漢所有將士的財路,不被重用,被邊緣化的後果就此註定,因為人都是有私慾的。

桀驁不馴的盛唐詩仙李白將趙子龍的這一行為稱為「揭龍鱗」

(圖)《三國》諸葛亮

公元221年秋,劉備為了給關羽復仇,集合所有部隊進攻荊州。

作為百僚之首的諸葛亮都不敢勸阻。

趙子龍又去勸阻劉備:要冷靜下來,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曹操,打敗魏軍孫權自然會歸順,不要意氣用事。

如果對東吳作戰等於幫助曹操。

盛怒之下的劉備根本聽不進去,好吧,趙子龍怕事就別去了,留守。

結果打了很長時間,大敗,劉備把性命都丟了。

姜維是三國後期一位重量級人物,發現并力薦這一人才的便是趙子龍。

年邁的趙子龍與姜維大戰百餘回合不分勝負,後來中計兵敗。

趙子龍認定姜維是一個奇才,收復了他。

「提筆安天下,上馬定乾坤」是後世對姜維的評價。

還有在望坡之戰中俘虜的曹將夏侯蘭,也是趙子龍不懼人言,推薦給劉備重用的。

(圖)《三國》關羽

從貢獻方面講:趙子龍率領「白馬義從」加入劉備麾下,長坂坡救主、截江奪阿斗、偷襲曹營搶軍糧、舉薦人才......可以說是盡心,盡力,捨命。

對劉備,對蜀漢的忠誠比關羽、張飛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境界方面:趙子龍淡泊名利、甘當綠葉。

在大是大非面前直言敢諫,俗話說「武死戰,文死諫」。

只要對蜀國有利,不考慮個人得失和後果,這其中的苦只有天知。

趙子龍的政治遠見和智慧絲毫不比諸葛亮、劉備遜色。

那麼為什麼在《三國志》《資治通鑑》、甚至《三國演義》中趙子龍沒有打過大勝仗,沒有濃筆重彩?

這是因為他直率的性格,不會花言巧語,不會八面玲瓏,不會套近乎;或者說劉備對他的能力、境界認識不到位。

劉備從來就沒有委派給他大型戰役的任務,如果劉備能認識到這點,歷史完全有可能改寫。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道理很簡單,做起來太難。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劉宇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千人冊(281-290)

281、關羽(?-219) 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縣(今山西臨猗西南)人。早年隨劉備起兵,曾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後守下邳(今江蘇邳州南)。東漢建安五年 (200),為曹操擒獲,授偏將軍。在官渡之...

蜀漢名將 趙雲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蜀漢名將之一。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

常山趙子龍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蜀漢名將之一。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