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為什麼能以2000餘人滅掉蜀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263年,魏國司馬昭兵分三路,共十六萬人進攻蜀漢,其中西路鄧艾領兵三萬出狄道,進攻沓中的姜維,中路諸葛緒領兵三萬進攻陰平,以阻截姜維的退路,東路鍾會率領剩下的十萬進攻漢中。

結果雖然鍾會順利攻下漢中,但他們的計劃被姜維識破,

姜維知道漢中失守的消息後,沒有和鄧艾的軍隊糾纏,直接繞過鄧艾千里奔襲劍門關而來,姜維率領蜀軍主力,依據劍門關的天險,成功將鍾會的八萬大軍阻擋於關外,寸步難行。

魏國大軍在劍閣前被擋住一個月後,糧草不濟,準備退軍。

就在此時,鄧艾大膽的提出了「偷渡陰平,從涪城走左儋道進攻綿竹」的大膽計劃。

據《三國志·鄧艾傳》中記載:冬十月,艾自陰平道無人之地行七百餘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

山高谷深,志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淤危殆。

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

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一路上崇山峻岭,渺無人煙,行動極是艱難。

來到摩天嶺時,盡見峻壁巔崖,不能開鑿,眼看陷入絕境,鄧艾的兒子和開路的士兵紛紛痛哭起來。

這時鄧艾率先以氈裹身,從高山滾了下去,其他人一看主將如此英勇,不敢落後,也如法遵行,有氈的依法制,無氈的用繩索拴住腰,攀木掛樹,魚貫而進,悄悄地越過了摩天嶺。

總所經路險,約有700餘里,此時鄧艾手下也只剩下2000餘人的殘軍。

鄧艾率軍度過陰平之後全軍疲憊,當鄧艾抵達涪城時,涪城守衛馬邈以為神兵天降,居然不戰而降。

於是鄧艾率領全軍在涪城休整後,率軍南下直逼成都。

蜀國君主劉禪聽聞後,讓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率禁衛軍到達梓潼阻截鄧艾。

黃崇建議諸葛瞻迅速占領險要,以逸待勞,把鄧艾消滅在山區。

可是諸葛瞻猶豫不決,喪失良機使鄧艾進入平原,於是只能回援成都,雙方在綿竹遭遇。

本來諸葛瞻初戰占優,鄧艾於是親自督戰,由於禁衛軍缺乏戰鬥經驗,被鄧艾翻盤,諸葛瞻父子戰死沙場,禁衛軍全軍覆沒。

成都的劉禪聽到諸葛瞻兵敗的消息,頓時不知所措,昏倒於地。

劉禪意欲南逃南中或者投奔東吳,均被譙周否決,在譙周、張紹(張飛之子)、鄧良(鄧芝之子)的勸說下,劉禪選擇投降。

劉禪率領文武百官、皇親國戚,抬著棺材,手捧印綬向鄧艾投降。

至此,鄧艾偷渡陰平,奇襲涪城,戮戰綿竹,終於攻破蜀國腹地成都,結束了蜀國劉禪的統治。

鄧艾於是完成了古代軍事史上的一個奇蹟,以2000人滅亡了一個國家。

偷渡陰平之役也被載入軍事史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名將鄧艾克蜀,魂歸綿竹大沙包

相傳,三國時綿竹就有一條茶馬古道通往藏羌地區,這是一條繁忙而又熱鬧的商貿通道。東通綿陽,南通德陽、廣漢,直達成都。西通什邡、彭州、都江堰,向北綿竹可通安縣睢水,阿壩茂縣、松潘,並達西藏。在通往...

三國疑案:領兵2000的鄧艾為何能滅亡蜀國

(約197年-264年),字士載,義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軍事家、將領。其人文武全才,深諳兵法,對內政也頗有建樹。本名鄧范,後因與同鄉人同名而改名。鄧艾多年在曹魏西邊戰線防備...

蜀國滅亡不在魏,而是自取滅亡!

公元262年,已經掌握魏國實權的司馬昭終於決心打敗蜀國。姜維得知消息後上表後主建議加強防備。但宦官黃皓只信巫鬼,故意把姜維的奏書按下不報,使蜀國上下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魏國將要來襲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