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三大憋屈而死的功勳重臣(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封建社會的士人追求的目標是出將入相,認為這是光祖耀宗、福蔭子孫的最高榮譽。

然而,不是每一個登上高位的臣子都是那麼風光無限,有的人雖然是功勳卓著,但由於種種原因,最後的結局竟然是憋屈而死。

在三國時期,三個國家竟然都有這樣一個人,而他們在各自的國家,都可以算得上是功勳重臣。

曹魏時期的荀彧

荀彧可以稱得上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謀士,儘管還有郭嘉、賈詡等人,但都難以和荀彧相比。

荀彧本來是袁紹的屬下,他覺得袁紹這個人難以成就大事,所以就離開袁紹跟隨曹操,曹操高興異常,說:「這是我的張良啊!」曹操能在中原站穩腳跟,成為傲視群雄的諸侯,荀彧做出了兩大貢獻:一是挫敗了呂布、陳宮等人的陰謀並最終打敗呂布;二是建議曹操迎接漢獻帝,以便「挾天子以令諸侯」,占據了政治上的戰略制高點。

興平元年(公元194),曹操征伐徐州的陶謙,留下荀彧守備鄄城。

可是,曹操留在東郡的將軍陳宮卻勾結陳留太守張邈反叛,偷偷地將呂布迎接來兗州。

呂布來到兗州後,張邈派人告訴荀彧說:「呂布將軍是來幫助曹使君征伐徐州陶謙的,應該趕緊供應他軍需糧食。

」大家疑惑不解,而荀彧卻知道,這是張邈叛亂,於是整頓兵馬做著設防準備,並派人緊急把東郡太守夏侯惇招來。

這時候,兗州的大部分郡縣都已經響應呂布背叛了曹操,因為曹操征伐陶謙,留守的兵很少,留在鄄城的諸將守官也在和張邈、陳宮暗通消息,合謀反叛。

夏侯惇來到後,連夜殺了十幾名圖謀反叛的人,這才穩定了鄄城的局勢。

豫州刺史郭貢來到鄄城城下,帶著數萬兵眾,要求見荀彧,荀彧準備去見他。

有人說郭貢是和呂布同謀,夏侯惇也勸他不要去。

荀彧說:「郭貢和張邈平常不會有勾結,現在來得這麼快,是他還沒有拿定主意。

我應該趕在他主意未定的時候勸說他,即便是不能為我所用,也可以儘量讓他保持中立。

如果我們現在懷疑他,他會因為惱怒反而會真的倒向張邈。

郭貢見荀彧無所畏懼,認為鄄城不是那麼容易攻破的,就領兵走了。

荀彧又派程昱說服了范縣和東阿的守將,保全了三座城池。

等到曹操從徐州回來,因為有了這幾座城,就在濮陽迎擊呂布。

第二年夏天,由於發生了大饑荒,曹操和呂布的戰爭暫時停了下來。

陶謙死後,曹操想乘機平定徐州。

荀彧勸他說:」兗州是將軍首倡義舉的地方,是您的根本,就像是漢高祖的漢中,這地方不能不首先平定。

這時候如果您攻打徐州,呂布乘虛打過來,丟了兗州,將軍再沒有打下徐州,將軍您又能回到哪裡去?何況徐州不是那麼容易攻下的。

等您攻打徐州時,麥子已經收完了,假如他們堅壁清野,我們不能就地取糧,不出十天,您的十萬大軍將吃什麼?由於我們已經兩次攻打徐州,結怨太深,即便是勉強攻破,也還是短時間內難以完全占有它。

曹操聽從了荀彧的意見,先收麥子,再分兵平定了反叛的各縣,最後在定陶打敗了呂布,逼迫呂布東去徐州投奔了劉備。

建安元年(公元196),漢獻帝回到了洛陽,曹操召集有關人員商量著迎取漢獻帝的問題。

有的人認為,漢獻帝身邊有將軍韓暹、楊奉,他們向北與張楊聯合,一時難以制服,不如先平定山東各地。

但是荀彧卻力勸曹操迎接漢獻帝,曹操也聽了荀彧的話,立刻趕到洛陽將漢獻帝迎接到自己身邊。

有了這一著妙棋,曹操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立刻顯示出其政治上的優越性。

荀彧的功勞,還體現在幫助曹操謀劃對敵袁紹這件事情上。

曹操迎接漢獻帝,袁紹內心忌恨,想趁著自己兼并了四州地域一時強大無比,而曹操新敗於張繡,打算進攻許縣。

而曹操,想主動進攻袁紹,感覺力量不足,想做出妥協,又心有不甘,一時間情緒失常。

荀彧幫助曹操分析,曹操有四個方面超過袁紹,即度量、謀略、治軍能力、待人的德操,有了這四個方面的優勢,袁紹是不會有作為的。

荀彧還勸曹操,應該先征伐呂布,平定徐州,然後再全力對付袁紹。

曹操一一聽從,直到曹操完成了這些軍事行動,袁紹也沒有動靜。

官渡之戰時,曹操軍隊缺糧,一時心內動搖,想撤兵回許縣。

曹操寫信給荀彧,荀彧回信說,在這決戰時刻,先退兵就說明自己沒有了勝利的信心。

這是一個用奇計的時候,不能失去這個機會。

曹操聽從了荀彧的話,出奇兵襲擊了袁紹的糧倉,果然打敗了袁紹。

曹操對荀彧非常倚重,有大事總是先和荀彧商量,曹操外出征戰,一般都是由荀彧留守,荀彧推薦的人,曹操都予以任用。

荀彧在曹操手下的位置,要比諸葛亮前期在劉備手下高出許多。

荀彧憋屈而死,緣於他和曹操的分歧。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董昭等人說,曹操應該進爵為國公,配備九錫等車馬隨從儀仗,用來表彰他為國立下的特殊功勳。

這些人把這件事拿來秘密地徵求荀彧的意見。

荀彧認為,曹操本來興兵是為了匡扶朝廷,安寧國家,他應當秉承忠貞的誠意,謹守退讓的篤實品格。

君子應當從德義上愛人,而不是像你們現在所倡議的這樣。

曹操從此內心裡對荀彧很不滿意。

正趕上討伐孫權,曹操就把荀彧調到譙縣勞軍,乘機把他留在了軍中。

曹操進軍到濡須口,荀彧因病留在了壽春,因為憂懼而死,死的時候只有五十歲。

曹操對荀彧可以說是言聽計從,荀彧對曹操可以說是居功至偉,只因為沒有看出曹操想逐步當皇帝的心思,違拗了曹操的心思,最終「憂鬱而死」,實在讓人唏噓!(長空星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打敗呂布,呂布求饒,陳宮為何不求饒?

近來常見有人論說三國謀士,把陳宮拔得很高,不僅感到奇怪。這個在史書上的普通謀士,為何會被一些人如此拔高,實在不能理解。遂翻看史書,又看其他演義。不論從哪個方面看,都沒有見陳宮有多厲害。根據史書記...

曹魏首席謀臣---荀彧

之前說郭嘉是曹魏第一謀士,嘉黑們的意見很大啊。都說首席謀士應該是荀彧,那麼今天就分享一下這個官職比郭嘉,又為曹操推薦了無數出名謀臣的曹魏首席謀臣----荀彧荀彧(xún yù),字文若。潁川潁陰...

曹營里的漢朝忠臣—荀彧

荀彧,他可以說是曹操的首席謀士,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也」。他被曹操如此看重,但仍心存漢室,最後在曹操的暗示下服毒身亡。就是這樣一個人,可以從他身上看出對漢朝的忠貞,在大義面前不懼死亡,以身了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