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劉備,諸葛亮不敢耍性子,此人卻兩次不給面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縱觀諸葛亮的一生,諸葛平生唯謹慎,這句話是恰如其分的。
這種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歷來有很多種說法。
在我看來除了先天的因素之外,後天的因素似乎更大一些。
試想,當初諸葛亮隱居隆中,好不容易等到了劉備三顧茅廬。
一篇隆中對奠定了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
可惜還沒等到開始放開手腳,曹操就殺過來了。
劉備力量弱小,只能倉皇而逃。
或許是對自己制定的戰略規劃夭折而痛惜,又或者是立功心切,諸葛亮向劉備提出了搶占襄陽進而奪取荊州的建議,強行實現隆中對戰略的第一步。
這個主意不是個好主意,幸好劉備冷靜,否則七年時間辛辛苦苦攢下的那點家底一下子就會拼光。
赤壁之戰後,儘管諸葛亮被委以軍師中郎將一職,所負責的也僅僅是財政與後勤,參與戰爭的經驗少之又少。
劉備入川,諸葛亮也沒分去,只能硬著頭皮與意向瞧不上士大夫的關羽混在一塊兒。
即便關羽尊重諸葛亮,諸葛亮能否在軍事領域提出多大的意見還是個疑問。
只能說跟在關羽後面參觀學習,進一步完善自己。
這才是成長的正確道路。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南征之戰,打的是叛亂武裝,難度有多大可想而知,所花費的僅僅是時間而已,並沒有收到多大的考驗。
可能也就是因為如此,一出祁山第一仗,就被張郃打得丟盔卸甲、大敗而回。
這麼幾十年一下來,想不謹慎也不行了。
同樣在荊州成名,同樣是軍師中郎將,鳳雛龐統的性格又是怎樣的呢?是不是與諸葛亮一樣小心謹慎、步步為營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要先翻翻書,找出幾個例子來說明。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介紹過,雖然龐統只比諸葛亮大兩歲,但經驗和閱歷都比諸葛亮要深的多。
在東吳期間,龐統就與江東名士們廣為接觸,獲得廣泛讚譽。
站在江東名士的角度看,龐統亦是個大牛人。
這牛人就有牛脾氣。
不是嗎?龐統剛跳槽到劉備陣營,就被罷了官。
是龐統的能力不行?顯然不是。
應該是與後來馬謖的情況差不多,沒用對地方。
這一點從劉備與龐統的交談中可以看出來。
劉備問龐統當初自己去江東的事情,還希望龐統不要有顧慮。
這就很說明問題,彼此都不太了解。
出現這樣的誤會也就在所難免。
問題是與諸葛亮加入劉備陣營的盡心盡力不同,龐統居然被罷了官,這也說明一開始龐統也沒把劉備當回事。
等到被劉備任命為軍師中郎將,龐統的性格得到進一步展現。
先是積極想劉備推銷自己奪取荊州的戰略規劃。
劉備一句不想失信於天下的假話,立刻遭到龐統的駁斥,這回龐統可是一點面子都沒留。
由此看得出他性格的一個方面。
最能說明龐統性格的,是這樣一個故事:益州爭奪戰開始一年後,劉備回到一年多前入蜀之時曾經與劉璋歡宴的涪縣,想到目前形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拿下益州也逐漸成為了現實,不覺心情舒暢,大宴文武以示慶賀,狂喜之下竟然喝醉了。
他還得意洋洋的對龐統說到:「現在的心情真是痛快呀!」
此刻的龐統突然想起了當年劉備在益州問題上的惺惺作態,不猶得衝口而出:「征討他人之國而一位樂事,恐怕不是仁者所為吧!」劉備聽到龐統的譏諷,不禁勃然大怒,說道:「當年武王伐紂也是前歌后舞,難道武王也不是仁者?!先生你言語不當,應該儘快離席退下!」
龐統一聽也火了,摔袖而去。
過了沒多久,劉備的酒醒了,命人把龐統重新請了回來。
龐統入座後,只是低著頭繼續喝酒。
看到龐統如此神態,劉備給自己找了個台階,主動問龐統:「剛才的事情,到底是誰有過失呀?」龐統也只能是回答:「君臣俱失。
」
由此可知,龐統的為人心直口快,眼裡揉不得沙子,而且堅持自己的立場,不做原則上的妥協。
不過這話還要分開兩頭說,或許是因為龐統的身份、地位都過於特殊,否則很可能成為益州的張裕。
要知道被大多數人認為寬厚待人的劉備其實也有小肚雞腸的時候,弄得劉備沒面子,下場也是很慘的。
龐統的死,到底對蜀漢軍團造成多大損失?
龐統,字士元,早年便以「鳳雛」之名與諸葛亮齊名於荊州。曾與東吳陸績、顧劭等臧否人物,自謂曰「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長。」(《龐統傳》)。劉備領荊州牧,龐統來投,但未得重用,不...
夢三國劉備攻打劉璋取了四川卻失去了鳳雛龐統到底是得是失
徐庶曾說過:「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諸葛亮大家都很了解,那麼鳳雛龐統在《三國演義》中出場晚且領盒飯過早。那麼龐統到底有沒有像徐庶說的那樣足以和諸葛亮齊名的實力與智謀呢?而劉備為了攻蜀戰劉璋卻失...
如何看待三國龐統的統一之策,他和諸葛亮比誰更厲害?
諸葛是個偉大的政治家,但是並不精通軍事,那龐統呢?是怎麼樣一個人,他和諸葛亮比誰更厲害?如果他不死是不是能改變歷史?【龐統的計劃比諸葛亮的對策正確,攻打西蜀鳳雛殞命。】
劉備入川,為什麼只帶龐統,而不帶諸葛亮、關羽、張飛和趙雲
公元211年,益州牧劉璋派人到荊州給劉備做思想工作。劉璋的本意是想要劉備幫助他平定漢中的張魯,一個叫做五斗米教的反政府武裝頭目,結果卻使劉備趁機占據了西川。這個結果是劉璋做夢都想不到的。劉備能夠...
諸葛亮的《隆中對》,為何最終敗給了魯肅的《江東對》
文|小河對岸劉備在遇上諸葛亮之前,雖有英雄之志卻無明確的戰略規劃,以致其年近半百而事無成。直待諸葛亮在隆中為劉備謀劃了奪取荊州、益州之地以為基業的戰略規劃,才使得劉備如撥雲見日而茅塞頓開。
《三國》這個人的死影響了全歷史的走向,你想不到的
我這裡要說的是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最牛的幾個人,臥龍鳳雛肯定名字在列。臥龍諸葛亮就不用說了,三分天下的首席功臣,劉備的第一大秘。名垂青史,萬民敬仰,那也是一生足矣。與他齊名的鳳雛龐統就相對遜色很多。
六位足以改變三國歷史的奇才,卻都英年早逝,你最為誰惋惜?
(加盟作者龍七公子原創作品,請勿轉載)詩聖杜甫有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流傳於世,用以形容蜀相諸葛亮壯志難酬的缺憾之情。.事實上,諸葛亮病死五丈原時,已是五十有四。相比於三國時期四...
臥龍鳳雛俱得,劉備為何沒得天下?揭秘三大原因
文 | 江隱龍劉備臥龍鳳雛兼得而未平天下,原因有三。一是「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之說並不公允客觀;二是鳳雛早逝,「得」相當於「未得」;第三是關羽大意失荊州——當然這與第二個原因存在因果關係。
諸葛亮《隆中對》對不對,毛主席一語道破天機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最終奠定三國鼎立局面,諸葛亮一生也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公元207年,劉備駐新野,頭號謀士徐庶因母親被曹操俘虜,只能隻身赴曹營,徐庶臨走前給諸葛亮推薦諸葛亮,曾言:若得...
「天下三分」是諸葛亮原創麼?
應該說如果單看《三國演義》,隆中對,天下三分。好像就單單是諸葛亮的專利。因為在《三國演義》里諸葛亮根本就不是人麼,他就是神仙派下山輔助劉玄德的麼。所以可以前算五百年,後算五百年。沒有一件事情不在...
劉備入川時,為什麼只帶龐統隨軍而留諸葛亮鎮守荊州
漢獻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備留諸葛亮、關羽等守荊州,自帶數萬步卒入蜀,與劉璋會於涪。這次入川,劉備帶了龐統隨軍,卻留下諸葛亮和關羽一同守荊州,這種安排引起了一些人的不解。更令人沒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