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釘」和「拔釘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古以來,人們常常用「眼中釘」比喻心中最厭惡、最痛恨的人,於是就有了「眼中釘」這一成語。

說起這一成語的來歷,不得不說五代時曾在商丘任宋州節度使的那位趙在禮先生。

《新五代史·趙在禮傳》記載:「在禮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罷去,宋人喜而相謂曰:『眼中拔釘,豈不樂哉!』既而復受詔居職,乃籍管內,口率錢一千,自號『拔釘錢』。

趙在禮(公元882年——947年),字干臣,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五代時期,初事劉仁恭家族。

劉仁恭(?——公元914年)為唐末盧龍節度使,本為原盧龍節度使李可舉旗下將領,唐僖宗光啟元年(公元885年)在盧龍攻易州的一場戰役中,以挖地道進城的方法攻陷城池,因此軍中號曰「劉窟頭」;後遭其子劉守光所廢。

劉守光敗於後唐李存勖(xù),劉仁恭亦被擒處死,趙在禮又投了李存勖。

李存勖(公元885年——926年),沙陀族,山西應縣人,本姓朱邪氏,小名亞子,唐末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的長子,五代時期後唐王朝的建立者,公元908年繼晉國王位,趙在禮為效節指揮使。

公元926年,天雄節度使范廷光反於魏州,史稱「魏州兵變」,趙在禮響應,被推為首領,自稱兵馬留後。

旋與李克用養子李嗣源合兵南下入洛陽,李嗣源即位,成為五代時期後唐第二位皇帝。

趙在禮拜鄴都留守,李嗣源對他頗以為疑,徙為義成節度使。

趙在禮不肯離鄴,但表稱軍情未協,乃改拜鄴都留守興唐尹,任滄州、同州等地節度使。

後晉時兼侍中,進爵為公,晉出帝還與其結為親家。

趙在禮歷鎮泰寧、匡國、天平、忠武、武寧、歸德、晉昌。

此人名為「在禮」,做事卻不在禮。

他善於經營生意,兩京以及他所到過的藩鎮,都有他的私家店鋪羅列成行。

利用手中權力做生意當然賺錢,他儲積財貨巨萬,用聚斂得到的財物進奉權貴豪族,尋求政治上的庇護。

再就是向佛教捐獻,尋找佛主庇護。

《舊五代史·卷九十·列傳五》記載,清泰(後唐末帝李從珂的年號)三年(公元936年),趙在禮擔任宋州節度使,加檢校太尉、同平章事(虛銜,被稱為使相。

「同三品」及「同平章事」都屬差遣性質,本身並無品秩,任此職者必另兼職事官銜)。

五代時商丘城稱宋城,為宋州州治。

後梁宣武軍治此,長官為節度使,總攬一道或數州的軍、民、財政,權力很大。

趙在禮任宋州節度使時倚仗手中權力,貪贓枉法,魚肉百姓,經常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肥己。

宋州百姓受盡欺壓,十分痛恨他,但卻無奈,暗地裡都在詛罵他。

忽然有一天,朝廷下旨,讓趙在禮移鎮永興。

宋州人聽說消息,拍手相慶,奔走相告,相互祝賀說:「這個人走了,就好像拔去了咱們的眼中釘,真是高興啊!」

趙在禮聽說之後,非常惱怒,欲報被稱為「眼中釘」之仇,於是便上表朝廷,請求在宋州多留一年。

當時朝廷姑息遷就勛臣,就准許了他的請求。

趙在禮便命令小吏搜檢戶口,要州人每人繳納「一千文」,說:「你們不是要拔除『眼中釘』嗎?拔除眼中釘要交拔釘費。

這個錢就叫『拔釘錢』。

」而且肆無忌憚,公開督促交納,有不交納者就用鞭子抽,當年收錢達百萬之多。

一年之後,趙在禮從宋州離職赴新任。

天福(後晉高祖石敬瑭開始使用的年號)十二年(公元947年),契丹攻入汴州,後晉滅亡。

時為晉昌節度使的趙在禮要入朝去大梁,被他留在長安的副將趁機作亂,節度副使李肅誅滅了叛亂,軍府得以平安。

後晉出帝斷絕和契丹的往來,匡國節度使劉繼勛為宣徽北院使,參與了此事的謀劃;契丹主進入大梁後,劉繼勛去朝見,契丹主責怪他。

當時馮道正在殿上,劉繼勛急忙指著他說:「馮道是首相,是他和景延廣策劃的此事。

臣的官職卑微,哪裡敢說話!」契丹主說:「這老頭兒不是多事的人,你不要胡亂攀引他!」命人鎖上劉繼勛,押送黃龍府。

趙在禮聽到這一消息後,對人說:「契丹主曾說過去的莊宗之亂由我引起。

看來我此行,深可憂慮。

」他從洛陽去大梁,走到鄭州,止歇在旅舍,害怕自己到大梁後也被契丹人拘捕,難逃殺害。

於是,天福十二年一月二十五日夜晚,他用衣帶系在馬棚欄杆上,上吊自殺而死。

宋州人聽說後,都說他是「惡有惡報」。

由於趙在禮在宋州那段履歷影響很大,後來常被人說起,「眼中釘」就成了成語。

這也是歷史對趙在禮的銘記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十一朝元老」馮道與五代十國珍稀美泉

中國歷史中有過兩次大規模的分裂階段: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而本期主人公馮道就出生在二者中更為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北方經歷了梁、唐、晉、漢、周等幾個唐朝藩鎮割據政權,而南方十國往往會尊五代為正...

三朝元老就已經很厲害了,竟然還有個十朝元老

我們說某人資格老,就稱之為「三朝元老」,也就是說三朝元老就已經很牛了,但這不是最牛的,最牛的是此人,此人不是三朝,也不是五朝,而是十朝。他就是五代十國時的馮道。馮道歷經桀燕皇帝劉守光、後唐莊宗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