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劉玄德敗走夏口》,品《三國演義》智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對在劉備敗逃到夏口後,劉備與孫權的進行聯合的過程以及片段分析。

官渡之戰後,曹操統一北方,收降荊州,成為漢末最大的割據勢力,當時具有統一全中國的實力;曹操統領號稱80萬的大軍,順江而下,意圖剷除劉備與孫權的勢力,謀求一戰定江南,進而統一國家,立不世之功。

而劉備境況比較悲慘,劉備半生顛沛流離,無根據地,一直流亡他鄉,手裡有兩萬人馬; 孫權偏安江東,手中有四五萬水軍。

強敵當頭,兩弱如何對待強大的曹操?他們聯合之前有什麼對策分析,諸葛亮的才能在哪裡?哪裡值得學習?

一、孫權方的形勢分析與對策:

主要是代表人物魯肅的想法:

荊州地理形勢:

(1)荊州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江陵,有金湯之固。

(地理位置有優勢,山河險固,有地利之便)

(2)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

(物產豐富)

荊州各方勢力客觀形勢:

(1)劉表新亡,二子素不輯睦,軍中諸將各有彼此。

加劉備天下梟雄,與曹有隙,寄寓劉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

(劉表治下,荊州糧食充足,在劉表死後,荊州統治集團有分裂的可能,若這幾股荊州內部勢力聯合,江東沒有取得荊州的勝算;若他們相鬥,那必是猛虎相鬥,可以趁他們內鬥之機,趁虛而入,奪取荊州這一塊大好地盤,擴大江東的根據地)

(2)若與彼協心,上下同力,則宜安撫,與結和好;(在這種情況下,聯合荊州)

(3)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

(這種情況,取而代之)

(4)今若不住,恐曹操先著人去,悔之晚矣。

(如果荊州被曹操奪取,曹操實力更強,江東也玩完,形勢刻不容緩)

對策:當務之急,應該獲取荊州的相關情報,以趕緊訂立對策。

下一步行動:借弔喪為名,出使荊州,刺探荊州內部與劉備的情報,以迅速採取行動。

二、劉備方的形勢與行動:

主要為諸葛亮的分析:

(1)劉琮降曹,一應錢糧軍馬,皆歸於曹操。

操今勢大,急難動搖。

不如去投江東孫權,以為應援,使南北相持。

(荊州投降,曹操勢大,唯有聯合,或有一線生機)

(2)今操引百萬之眾,虎踞江、漢,(江東)安得不來探聽虛實耶?(雙方有共同利益點的合作,對方才有積極性。

雙方合作的共同基礎是有的,
江東也應該有聯合的可能性。

(3)若有人到,亮借一風帆,直到江東,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南北兩軍互相吞併,吾則無事矣。



若南軍勝,照舊而殺操以取荊州之地;北軍勝,乘勢而取江南。

此遠大之計也。

(此是以鄰為壑,讓其他方相鬥,坐收漁翁之利;魯肅也是按的這個心;但仔細想想,如果人與人也這樣搞,估計後果不是一般的壞。

對策:刺探東吳聯合的意向與真實態度。

以求共同聯盟對抗曹操。


三、魯肅來弔喪,孔明分享情報,雙方協商。

(原文分析)

人報孫權差魯子敬特來弔喪,船已傍岸。

孔明笑曰:「大事濟矣!」(前面諸葛亮已經分析形勢,魯肅一來,對東吳聯合的意圖猜測的八九不離十了,心有成竹)。

遂問劉琦曰:「往日孫策亡時,你等曾去弔喪否?」琦曰:「江東與吾家積世之仇,安得通報喪之禮。

」孔明曰:「此非弔喪,實乃探聽虛實也。

通過劉琦之口,進一步確認孫權的意圖)如魯肅至,但問曹操動靜,主公只推不知;再三問時,主公雲只問諸葛亮。

諸葛亮雖然能說,但不能亂了賓主之禮,不能搶在劉備前頭說話,此為變通之法)」計會已定,使人迎接魯肅。

琦自邀肅入城弔喪。

收過禮物,劉琦請肅與玄德相見。

禮畢,邀入後堂飲酒。

肅曰:「久聞皇叔,無緣拜識;今幸得遇,願聞教誨。

近知皇叔與曹操會戰數次,必知其情,敢問操軍約有幾何?將有誰能?有意圖天下否?」玄德皆推不知。

肅曰:「皇叔在新野,曾與曹操交鋒,何言不知?」玄德曰:「備兵微將寡,但聞操至,則走夏口,委不知其實。

」肅曰:「每有人渡江,說皇叔用諸葛亮之謀,兩場火燒得曹操魂亡膽碎,何言累敗耶?」玄德曰:「除非問孔明,始知其詳。

」肅曰:「願求一見。

」玄德教請孔明出,與肅相見。

讓諸葛亮以三寸不爛之舌去刺探對方信息的意圖達成)。

肅曰:「我子瑜友也。

子瑜,孔明兄也。

久聞先生才德,無緣拜會;今幸相遇,願聞目今安危之事也。

」(套近乎,套關係,中國人第一次見面說話常用之策)孔明曰:「操奸計,亮盡知矣,恨力未及,而且避之。

」(劉備方本來是弱勢方,故意把自己說的很強大,暗示自己劉備抗曹決心,讓魯肅知道劉備有抗曹決心,有聯合的可能性)肅曰:「皇叔止於此乎?」孔明曰:「使君與蒼梧太守吳臣有舊,欲往投之。

」(孔明已經有聯合孫權的想法,但故意這樣說,不暴露意圖,是為了進一步刺探孫吳抗曹的決心,以及對方的實力與軍事、糧草是什麼情況,再進一步還是想在讓孫權方先主動,使得自己方占的談判的主動權,有可能獲得對方更多的利益讓步)肅曰:「吳臣糧少兵微,自亦難保,焉能容納人耶?」孔明曰:「雖吳臣不是久居,另有去向,且暫居之,別圖後計。

」(諸葛亮繼續採取故意裝糊塗的策略)肅曰:「孫討虜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雄,歸附之者雲屯霧集,已據六郡,兵精糧足,文武俱備。

今為君計,莫若譴心腹自結於東吳,以共濟世業。

此行若何?」(曹操馬上就要攻過來,魯肅經不住諸葛亮的「揣著明白裝糊塗」的輪番轟炸,主動挑明意願,同時孔明的目的也達到。

)孔明曰:「亮知使君又少心腹,孫將軍自來無舊,恐虛費唇舌也。

」(孔明進一步試探東吳的態度)肅曰:「賢公之兄為江東參謀官,望公既久。

魯肅不才,願請公同見孫討虜共議大事,若何?」(魯肅是對目前的形勢看的比較清,形勢緊急,必須立馬做出決策,進一步挑明建立孫劉聯盟的意願)玄德曰:「孔明是吾之師,頃刻不可相離,豈可去也?」(劉備、諸葛亮這招可謂有點無恥了,兵法說「能而顯之不能,不能而示之能」,到底誰求誰聯合?)肅堅請孔明同去,玄德詐言不肯。

孔明曰:「事急矣,請奉命而行。

」玄德曰:「即便回夏口相會。

」孔明、魯肅別玄德、劉琦上船,望柴桑郡來。

此去畢竟如何,下回便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系列之諸葛亮三氣周瑜

希望大家能關注我,我們會為大家帶來很多有趣的故事,動動你們的小手指,謝謝了,絢麗的語言我也不會說,希望我能和更多的人成為朋友。孔明一氣周瑜 曹操聞之大喜,遂問其計。程昱曰:「東吳倚仗者,周瑜也。...

《三國演義》關雲長單刀赴會,值得一讀的名著

第六十六回 關雲長單刀赴會 伏皇后為國捐生原著:羅貫中卻說孫權要索荊州。張昭獻計曰:「劉備所倚仗者,諸葛亮耳。其兄諸葛瑾今仕於吳,何不將瑾老小執下,使瑾入川告其弟,令勸劉備交割荊州:『如其不還,...

諸葛亮舌戰群儒,比的根本不是口才!

話說曹操收服北方諸侯之後,勢力漸強。興重兵討伐劉備,劉備只得棄樊城,走襄陽,轉江陵,一路大敗。眼看就要被曹軍消滅之際,沒想到天無絕人之路,張飛勇猛的表現讓劉備順利逃到江夏。而就在此時,曹操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