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可安天下的謀士,在他眼裡卻是一個十足的失敗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中,曹魏得其天時,挾天子以令諸侯,代表著正統;東吳得其地利,虎踞江東;蜀漢得其人和,需要源源不斷地吸納人才才能夠得以立足。

不管是曹操還是孫權,都是根正苗紅的官二代,曹操占據了漢朝核心的半壁江山,更是通過不斷的兼并戰爭聚集了一幫文臣武將,同時虎視眈眈地要代表天子消滅叛亂;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和一班輔國之臣,加上長江天險,保境安民不成問題,他也從來沒有想著統一天下;只有劉備這個時候漂泊無依,卻滿腦子想的是匡扶漢室,消滅逆凶。

在三國中,實力最弱的是劉備,所以為他配備了強大的謀士:諸葛亮。

在諸葛亮投奔劉備以前,身邊是一無糧草二無士兵,況且身旁僅有數將,還不具備走向天下的時機。

水鏡先生司馬徽是諸葛亮的啟蒙老師,也算一位王佐之才,他和孔明,龐士元,徐元直,司馬仲達及周公瑾等謀士一樣,深知此時若真以興復漢室為目標,無異於逆天而行,因為當時漢朝氣數已盡,早已無復興之望。

「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這是諸葛亮投奔劉備以後司馬徽說的一句話。

諸葛孔明先生儘管滿腹經綸,神機妙算,然終其一生鞠躬盡瘁,仍未能實現劉備的復興漢室、匡扶天下之理想,讓後人留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嗟嘆。

這是有兩方面的原因註定了諸葛亮的悲劇。

其一,孔明投奔劉備的時候,北方已定,曹操基本無對手可言,如果不是赤壁犯了大錯的話,三國根本不會出現的,勢力完全不對等。

建安十二年(207)即赤壁之戰前一年。

那時曹操不僅政治上挾天子令諸侯,軍事上擁有幾十萬「青州軍「,地域上已經占領薊,青,幽,並,雍,兗,徐等北方諸大州,已經非常強大; 孫權已經是占領江東的第三代領導人,基本的根據地已經不可動搖 ;反觀劉備,卻還是畏首畏尾,左顧右盼,屈居於劉表之下一個小小的新野縣,這時候諸葛亮雖然能力很強,但已經難有突破。

其二,三國亂世,英雄輩出,孔明雖有臥龍之名,三分天下之才,一個人比不了曹魏陣營的司馬、郭嘉、程昱,也比不過孫吳的陸遜、呂蒙,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亂世皆非等閒之輩,諸葛自然不得其時。

諸葛北伐,正逢蜀漢青黃不接的時期,先是關張黃忠死了,後馬超病故,張苞關興也死於非命,能征戰的大將沒了,這個時期,是無論如何不能成功的。

孔明其實也沒那麼有才,入川占荊州益州,兩地相距太遠,接應起來很難,難成掎角之勢,免不了被蠶食鯨吞,還搭上了關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最早看破孔明一生的人,一語道盡最後結局

三國可謂是人才濟濟,將星雲集,謀士輩出的時代。說到三國的璀璨就不得不說說諸葛孔明了,這是一個集帥氣和智慧並存的奇才,在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孔明撐起了漢室三分天下之局,他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代...

三國之國士無雙:荀彧、司馬、諸葛和魯肅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問鼎中原,謀士將帥層出紛紜,堪稱國士無雙的大有人在,但青史留名的卻屈指可數。曹魏前期的荀彧、後期的司馬懿,蜀漢的諸葛亮,及東吳的魯肅都堪稱國之棟樑,但唯獨司馬氏一統天下,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