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作者一樣去閱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6-09-21 許麗娜

像作者一樣去閱讀,我在又一次聽到後,開始試著思考。

從笑來老師這裡學到的先來寫,聽他講讀書的講座,知道他學過導演的課程,並會按導演的思考方式來布置自己的文章。

這不就是學會別人的思考方法用在不同的地方。

像作者一樣去閱讀,是跳出來,看作者的思考方式,怎麼放素材,怎麼全文布局,我暫時這樣理解。

收集素材有個類比:

讀一本好書,就像是參觀一個嶄新的兵器庫,遇到了好的怎麼辦?3D列印一個。

我們這種有分析別人武器習慣的人,腦子就是個3D印表機,在不損耗原件的情況下,複製出一個一模一樣的東西出來,豐富自己的武器庫。

可不可也這樣說:讀一本好書,就像是跟著作者開始一段旅程,旅途引人入勝,但是別忘了問作者,怎麼一步步發現這段旅程的,一定要讓他告訴你他發現這個好地方的方法。

試著停留在不同的路口反覆實驗,先走這邊風景好一點,還是先走那邊體驗更好一點,對於最後看到的美景,我們感受到滿足,是因為選擇了哪些路線而來?

這樣做的目的:我們要3D列印一個一摸一樣的路線圖,來豐富自己的武器庫。

收集素材只是看一本好書到目的中的其中一個方面。

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上面提到的,要想辦法找到作者的寫作思路,以及他為什麼這樣的思考。

閱讀一本好書,找作者的寫作思路,這個說法在《萬萬沒想到》這本書裡面作者也提到過,是做強力研讀讀書筆記。

強力研讀要求的讀書筆記必須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1、清晰的表現每一章的邏輯脈絡;2、帶走書中的所有亮點;3、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4、發現這本書和以前讀過的其他書或文章的聯繫。

學習思考方式,推理的方式,還有沒有別的方法?

現在對於閱讀這個概念的理解已然不同了,因為閱讀其實更重要的是理解,慢就是快,快就是無。

而閱讀一本好書,要像作者一樣去閱讀,素材–––就要像參觀一個嶄新的兵器庫,思考的方法–––要像跟著作者走了一段美好的旅程,一定別忘了問作者為什麼是這樣走才能見到讓人流連的風景。

學習優秀的思考方式,推理方式,是鍛鍊自己思考的一個方法,寫作有用,深入思考也有用。

《經濟解釋》四卷本14年的再版序言:尋尋覓覓五十年。

作者自己也有關於學習別人的思考方式的看法:

跟大師交往而學習與讀他們的作品是兩回事:前者我可以遠為容易地學得他們怎樣想。

科斯曾經說我吸收了多位大師的思考,推理方法,不是仿效,而是占為己有。

科斯又說我也學會了他的思考方法。

就是歷來少寫文章的戴維德的思考方法我也學會了不少。

往事依稀。

記得在洛杉磯加州大學時,某晚旁聽赫舒拉發的課,他突然問:「史提芬,你旁聽了我那麼多個學期,難道我的經濟學你還沒有學會嗎?」我回應:「你的經濟學我早從你寫下的文章學會了。

不斷地聽你的課是要知道你怎樣想。

」赫師顯得很高興。

我只是從這這一段話里知道了,如果處處留心,同樣是聽講課,聽別人講話,可能每個人的所得會不盡相同。

其實這樣相通的方法,笑來老師在最後一節寫作課裡面也提到過:去想一想你轉發你認為好的文章時候,你自己的心裡是怎麼想的?再去想,別人轉發別人認為的好文章的時候,別人是怎麼想的?

這估計也不會很快能學會,具體需要怎麼做,怎麼開始呢?

閱讀的時候,嘗試這樣做,每一章節讀完常常提醒自己作答,他的思考方式是什麼?他為什麼會這麼寫?他考慮的讀者是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作文寫不出來?因為你沒做到這幾點

作文在語文考試中的地位很重要,從語文考試中作文所占的時間中可以看出,作文的比重正在逐漸加大,並且隨著年級的增大而增大。並且在語文的學習當中,可以說寫好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很多時候作文寫得好意味著其...

閱讀和思考的良性循環

之前的一篇文章談到了思考的重要性,用讀書做了個比喻,於是就有一些朋友問到它們之間的聯繫,也有朋友問要怎麼讀書怎麼做讀書筆記。其實我的閱讀量並不算大,一年能看二三十本就了不起了(原因是我把閱讀的...

信息爆炸時代,我們該如何讀書?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大約統計了一下我的讀書情況,2016年4月至9月,共計閱讀40+本書,8月24日進駐簡書,加上這一篇,共完成9篇讀書筆記。大概總結一下,6個月時間,每個月平均閱讀7本,與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