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和思考的良性循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之前的一篇文章談到了思考的重要性,用讀書做了個比喻,於是就有一些朋友問到它們之間的聯繫,也有朋友問要怎麼讀書怎麼做讀書筆記。
其實我的閱讀量並不算大,一年能看二三十本就了不起了(原因是我把閱讀的時間都用在了看電影上),比起動輒一年幾百本的大牛實在自愧不如,讀書筆記什麼的,就更是寫的少。
但既然有人問了,我就有義務試著回答一下,所以今天咱們就聊聊「閱讀」和「思考」的話題,我姑妄言之,你姑妄聽之。
以在下淺薄的閱讀經驗來看,閱讀和思考是一種良性循環的關係。
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才是正確的學習姿勢。
之所以說它們是良性循環,是因為閱讀的本質是為了幫我們更好的思考,而思考又能幫我們更好的閱讀,最終在邊讀邊想的過程中,就不知不覺變得更NB了。
閱讀是為了更好的思考
有人說,並非所有的文字都是用來思考的。
在這裡我實名反對這種觀點,在我看來,任何有意義的文字都可以讓我們思考。
要知道,不管是一本書還是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來表達觀點的工具。
議論文的本質就是陳述並論證觀點的,能夠引導讀者思考,這點應該沒人有異議,但很多人會覺得一些文藝作品是沒有觀點的,比如小說和詩歌。
那麼我想讓大家設想一下,如果沒有什麼想要表達的東西,你會趴在泛著油光的鍵盤前費力的碼字直到心力憔悴嗎?
一個作家想要寫東西,必然是有表達的需求和慾望的。
寫出來的或許是一篇小說,用來描繪自己的三觀;或許是一則人生寓言,用來說明一個道理;或許是一段詩歌,用來感染讀者的情緒。
但無論是什麼,寫的人會希望讀的人了解他想要表達的東西,這就是觀點,一種廣義的、客觀存在的觀點。
我們在讀這些作品的時候,只要我們願意,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觀點,也許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毫無疑問,我們總能開始思考。
還有人說,人們有些時候並不是為了思考而閱讀。
但我要說,閱讀的意義就在於引發我們的思考,不動腦筋的閱讀,只能稱之為消遣。
事實上,這種消遣的行為已經逐漸取代了真正的閱讀。
在辦公室里握著滑鼠開著小窗看YY網文的時候,在地鐵罐里被擠成沙丁魚還在滑動當天頭條的時候,在半夜裡輾轉難眠爬起來點開1024(誤)網易評論的時候,在下班後躺在床上百無聊賴刷著論壇微博的時候,我們就是在消遣。
消遣的一個主要特徵是,它們不會在你的生命和腦袋裡留下任何東西,在你看完那些文字一個小時之後,你就什麼都想不起來了。
請不要誤會,我並不是批判消遣這種行為,人總是需要一些無聊的消遣和娛樂的,但如果把消遣時看的文字當成閱讀量,那就別怪那些讀書人笑你了。
而閱讀——我是說真正意義上的閱讀——才讓那些按照一定規則排列起來的文字有了意義。
比如我們在讀文學作品的時候,不思考人物的背景,不思考整個故事的脈絡,就難以代入其中,更不可能產生什麼感情共鳴,也就無法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
同理,一份數據報告,如果不思考,就無法跟大腦中已有的知識和信息連接起來,那它就只是一疊印滿了數字的廢紙而已。
看完小說沒共鳴、讀完報告沒印象、看完文章不理解,那閱讀對我們來說,除了用來消遣,還有什麼意義呢?(而消遣的首選當然是看電影啊魂淡!)
所以說,思考,才是閱讀的最終目的。
人追求的目標通常是想變得更符合自己的期望,深思熟慮並身體力行是實現這個目標的唯一途徑。
雖說知易行難,但若連「知」都不知,又怎麼能「行」呢?思考能讓我們變得更好,而閱讀是促使我們思考的重要方法,也是成本最低的方法。
那麼碎片化閱讀呢?雖然現在大家對碎片化閱讀喊打喊殺,但我反而覺得,只要是能引起思考的閱讀,就是好的。
即便是碎片化的閱讀,也比不閱讀要好,只要讀的人思考了,那這些文字就起到了作用。
思考是我們的主觀行為,一部鴻篇巨著能讓我們思考,一篇短小精湛的文章為什麼就不能呢?
思考能幫我們更好的閱讀
思考的好處太多,這裡僅從閱讀的角度羅列一些。
首先,思考能讓我們對文字的理解力更強。
我們常常會覺得讀書多的人相對比較「聰明」,看什麼文章或聽別人說什麼很快就能懂,其實那只是因為他們思考的更多,而有些人,看了很多東西卻仍不明白,也記不住,就是因為沒有思考。
思考是在大腦內建立知識體系的唯一方法。
只有思考了,才能真正理解,理解了,才能加深記憶。
思考的越多,對文字、術語、文法以及各種觀點的熟悉程度就越高,理解起來就越容易,記起來也越快。
所以讀得多了,就會發現自己越讀越快,當閱讀成了習慣,就會發現,讀一整本書再也不會像剛開始閱讀的時候那樣恐慌和焦慮了,簡而言之,就是「會讀書」了。
其次,思考能讓我們讀的更深入。
思考本質上是一個提高信息利用率的手段,同樣看一本書,大家接受的信息量是一樣的,但每個人最終的收穫肯定不一樣,區別就在於思考的深度不同導致信息的利用率也不同。
而思考的越多,收穫也會越大,那本書也就買得更划算。
所以美女們說我想太多的時候,我一向認為這是給我的最高讚譽。
最後,思考讓我們閱讀的選擇更多。
閱讀量越大,就會發現自己越有分辨文字好壞的能力。
比如一本爛書,翻幾頁就會知道作者是東拼西湊瞎編的。
一些文字,大概瀏覽一下就知道是自己已經掌握了的東西。
這就證明你的閱讀技能已經level
up,可以去讀那些更高深的東西而不需要在這些「低齡」讀物上浪費時間了。
另外,隨著思考時間和深度的增加,知識聯想和內化的速度也會更快,你會發現自己可閱讀的範圍更廣了,一些以前未曾涉足的領域,似乎也可以慢慢讀懂了。
如何建立「思考——閱讀」的良性循環
為了避免淪為雞湯,又到了給勺子時間啦。
步驟很簡單,只有四步而已,堅持10本好書可有小成,想要大成,就持續堅持下去吧。
1. 了解觀點
啥也不說了,去看《如何閱讀一本書》吧。
2. 評判觀點
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意思就是,書也是人寫的,只要是人,就會犯錯,那這本書里的觀點,是對還是錯呢?這些的觀點是作者在什麼背景下形成的?我是不是認同作者的觀點?他的思路有沒有問題?這個故事有沒有漏洞?如果我們認同作者的觀點,還有沒有其它論證的方法?如果不認同,如何反駁?這些都是需要我們思考的問題。
讀一些批判性思維的書籍也許可以幫到大家。
3. 形成觀點
在搞定上一步之後,我們已經逐漸形成了對於作者觀點的看法,那我們自己的觀點呢?這個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想一想。
4. 輸出觀點
把自己的觀點輸出,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一步。
輸出的方法有很多,但既然本文是由一個讀書筆記的問題引發的,那咱們就先說說讀書筆記吧。
讀書筆記確實是促進思考的一個好方法,不過很多人只是「用筆來記」而已,這顯然起不到什麼作用,只能稱之為「摘要」,最好的結果就是有了一本寫滿了「金句」的筆記本而已。
還是那句話,摘抄誰都會,但思考,卻很少有人肯下這個功夫。
你總結了一些「金句」,那有沒有想過,這些句子是不是作者的觀點?是不是論證的要點?對與這些句子,你有什麼意見和想法?好好想想這些,再做讀書筆記的時候就能先想好,再下筆了。
如此一來,這篇讀書筆記就不再是一篇簡單的、流水帳式的閱讀記錄,而是一篇有思想沉澱的文章。
讀書筆記並不是必須的,比如這篇文章,你看完了,理解了(不會不理解吧,我已經夠囉嗦的了),記住了「閱讀要思考」這5個字,就足夠了,還做什麼筆記呢?
還有很多輸出觀點的方法,比如做個導圖,把作者的主要觀點和論證過程寫出來,方便以後時不時回顧一下,或者寫評論文章,把你對某本書、某篇文章、某部電影的看法告訴別人,甚至在書上直接做批註、給重點句子畫線、直接講給別人聽,都是有效的輸出方法。
重要的不是選擇什麼方式,輸出只是逼自己將思考成果整理成形,重點還是思考。
忘了誰說的,讀一本書,就是把書讀薄,再讀厚,再讀薄,如此反覆而已。
其實這就是一個邊讀邊思考的過程。
你看,「閱讀要思考」,這篇文章的觀點就是這麼簡單。
歡迎關注我的同名微信訂閱號:學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