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與司馬懿相比誰更厲害?如你所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中國傳統的和與三國有關的戲劇中,司馬懿一直以狡猾陰毒的形象呈現在人們面前,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出身於詩書世家。

而另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曹爽,他雖為曹操的侄孫,屬於皇室貴族,但也有著盡心輔政、改革政治的決心,並非一味紈絝。

那麼,為何曹爽為何鬥不過司馬懿呢?

打敗仗的大將軍

曹爽是大司馬曹真之子,曹操的族孫。

魏明帝即位以後,任命他為散騎侍郎,累遷城門校尉,加散騎常侍,後轉任武衛將軍。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宗室、大司馬曹真去世,曹爽承襲了邵陵侯的爵位。

曹睿在病逝之前特任命曹爽為大將軍,假節鉞,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曹爽成為了輔政大臣之一

曹芳繼位之後,任曹爽為侍中,改封武安侯,食邑一萬二千戶,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和司馬懿各自統領精兵三千人,同輔佐朝政。

曹爽最初謙虛謹慎,後來他任用親信,開始壟斷朝廷的大權。

正始五年(公元244年),為了使曹爽擁有軍功和名聲,依附於曹爽集團的鄧颺和李勝等人建議征伐蜀漢,曹爽接受其建議並西至長安他沒有接受司馬懿的勸諫,任命夏侯玄為征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州諸軍事,並和他一起率領大軍從駱谷入蜀,但由於關中及羌、氐的糧秣運輸不能應付行軍的需要,地方和軍隊也都缺乏必需的物資和糧食,且蜀漢大將軍費禕搶先領兵占領了山嶺,曹爽因此前進不得

曹爽的參軍楊偉和夏侯玄均勸他暫時撤軍,然而鄧颺卻極力主張繼續進軍,鄧颺和參軍楊偉在曹爽面前爭論不止,楊偉怒道:「鄧颺、李勝必將敗壞國家大事,應將他們全部斬首。

」曹爽內心不快,但在當時的境況下也只好撤軍。

然而,蜀國大將軍費禕提前進兵截住了魏軍的後路,曹爽等人經過苦戰才得以撤走,土卒死傷很多,關中因此也受到了嚴重的損耗。

正始六年(公元245年)秋八月,曹爽廢棄中壘、中堅營,命令其弟曹羲統領兩營兵眾,司馬懿援引先帝的舊例想要制止,但他的意見曹爽沒有採納。

正始七年(公元246年)春正月,吳兵侵入相中,數以萬計的百姓為躲避吳兵,北渡沔水。

司馬懿覺得沔南和敵軍距離太近,假如百姓奔還,必定引來吳兵,應該讓他們暫時留在北方。

曹爽卻持反對意見,他說:「今不能修守沔南而留百姓,非長策也。

司馬懿則認為:「凡物致之安地則安。

危地則危。

故兵書曰『成敗,形也;安危,勢也』。

形勢,御眾之耍,不可以不審。

設令賊以二萬人斷沔水,三萬人與沔南諸軍相持,萬人陸梁相中,將何以救之?」

曹爽最終沒有聽進司馬懿的建議,驅趕還南百姓。

後來,吳兵果然擊破相中,魏國因此失去了上萬名百姓。

專權弄政

作為皇室成員的曹爽將司馬懿架空之後,在朝中便沒有了絆腳石,於是他將自己的親信安插在各個顯要的職位上,開始了肆意弄權。

司馬懿知道形勢對自己不利,便開始韜光養晦,避其鋒芒。

曹爽掌權之後,任用丁謐、何晏、鄧颺、李勝、畢軌等親信擔任朝廷的要職;任命他的弟弟曹羲為中領軍,與他共同掌管京師的軍隊。

曹爽其他的弟弟也都獲得了官職,常常出入於京中。

此外,曹爽集團進一步排擠司馬懿,後來根本就不詢問他對政令的意見,獨自專權擅政。

正始八年(公元247年),曹爽在何晏等人的謀划下,強迫郭太后(不是曹芳的親母)遷往永寧宮,一一時之間曹爽兄弟「專擅朝政,兄弟並掌禁兵,多樹親黨,屢改制度」。

曹爽在大權在握的情況下,愈加肆無忌憚,縱容他的黨羽親信胡作非為。

例如,何晏割洛陽和野王典農的大量桑田和湯沐地作為自己的產業,又私自向其他州郡取用官物,官員都不敢違逆。

而一些得罪何晏等人的大臣,如盧毓、傅嘏等都因為小事而被罷免。

而且,曹爽的日常起居生活都和皇帝相似,他積聚了很多珍貴玩物,妻妾成群,甚至私自帶走明帝的才人作為自己的妻妾。

曹爽還擅自取太樂樂器、調武庫禁兵建造華麗的屋室,並經常同何晏等人在裡面飲酒作樂,極盡奢華。

正始九年(公元248年)三月,黃門張當私自把內庭才人石英等人送給曹爽,曹爽、何晏乘機與張當勾結在一起,加緊了篡權奪位的步伐。

遇到了鬼才司馬懿

其實,司馬懿在猜忌中最終成功奪權,是與他的生存智慧緊密相連的。

他的某些生存哲學,到現在仍然值得人們借鑑一二。


第一,韜光養晦。

司馬懿可以說是文武雙全的複合型人才。

然而,曹操、曹丕、曹容祖孫三代都對他防範有加,不讓他帶兵,甚至一度想除掉他。

但是,他深知韜光養晦的智慧,對所有安排都亳無怨言,就連被流放都顯得非常樂觀,他所做的切無疑使魏國統治階層放鬆了對他的警惕。

司馬懿熟悉「伴君如伴虎」的真諦,他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過日子,一直挺到了曹芳孤兒寡母繼承權利的那一天,之後便成功發動了高平陵政變。

第二,樹立威信。

魏明帝即位後,最令他頭痛的問題就是如何對付諸葛亮的數十萬北伐大軍。

這是所有將領提升威望與功勳的大好機會,司馬懿抓住了這次機遇。

他看出了蜀軍從益州北進,後勤補給跟不上的致命弱點,採取果斷措施,堅壁固守,並抓住蜀軍軍事部署的失誤,在街亭、北原等地將蜀軍擊敗,從而有效地化解了蜀軍速戰速勝的企圖。

司馬懿採取的戰略戰術,使得諸葛亮每次北伐都無功而返,這大減少了魏國的損失。

由此,司馬懿在軍隊中和政壇上樹立了威信。

第三,抓住時機,一擊致命。

魏明帝曹睿駕崩後,司馬懿和曹爽共同輔助幼主曹芳理政,而曹爽將司馬懿提升為太傅,實際上明升暗降,間接削奪了他的兵權。

司馬懿對曹爽的用意自然是心知肚明,他也看出曹爽是典型的「權二代」,在智謀算計上明顯不如自己。

於是,他用裝病騙過了曹爽的懷疑,等到曹爽諸人放心地去拜謁高平陵後,他果斷出擊,率領兵甲一舉控制洛陽,逼迫郭太后下了討伐曹爽的「聖旨」,從而做到了「師出有名」。

而此時此刻,手裡握有兵符的曹爽,原本可以藉助兵符號召各路軍馬討伐司馬氏集團,卻因為目光短淺將兵符交出。

自此,司馬氏家族掌控了魏國的大部分軍隊,司馬氏篡權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

司馬懿乃天命之子,曹爽怎麼可能斗得過天。

天命難違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果曹睿不死,蜀漢能撐多久?

魏國自公元238年魏明帝曹睿病逝之後,大權逐漸為大臣所取代,各個大臣之間互相爭權奪利,彼此建樹,互相爭奪軍政大權。比如,曹爽專權,曹芳即位之初,曹爽凡事皆與司馬懿商議,不敢專行,司馬懿亦以其為...

資治通鑑里司馬懿奪權的來龍去脈

從曹叡掛了開始講起。任命曹叡生病了。病得很重,曹叡似乎知道,這次病非同尋常,也許就永遠好不起來了,他立即把郭夫人立為皇后,並讓曹操的兒子、曹叡的叔伯燕王曹宇當上了大將軍,這也是曹叡在安排後事了。...

高平陵之變經過

高平陵之變,亦稱高平陵政變、高平陵事變或正始之變,發生在三國時期的魏國,是魏國建立以後的一次重大政變。事件源自曹魏宗室曹爽和大臣司馬懿之間的權力鬥爭,最後以司馬懿發動政變,曹爽遭族滅而結束。司馬...

司馬懿如何一步一步掌控魏國的朝政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

司馬懿同志的最後輝煌

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春,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興復漢室,還與舊都,發動了北伐中原(長安)的戰爭。結果被魏將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只好返回漢中。同年冬,諸葛亮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了二十多天未...

與其說是司馬懿篡曹魏政權,不如說是曹氏讓權

最近吳秀波主演的虎嘯龍吟正在熱播,我也是挺喜歡裡面演員的表現。雖說正史中是貶司馬懿這個人的,認為他不忠,在中國人傳統文化里,講的是忠義孝,所以司馬懿架空曹氏政權,自己獨攬大權那一刻,他已經被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