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同志的最後輝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春,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興復漢室,還與舊都,發動了北伐中原(長安)的戰爭。
結果被魏將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只好返回漢中。
同年冬,諸葛亮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了二十多天未攻破,結果魏援軍趕到,不得已諸葛亮又退回漢中。
太和三年,諸葛亮第三次北伐,出兵攻魏,並占據武都、陽平二郡。
太和四年,魏明帝曹睿決定興師伐蜀。
升司馬懿任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與大司馬曹真一起伐蜀。
青龍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率軍在五丈原與司馬懿相持百餘日僵持不下。
諸葛亮數次挑戰,司馬懿都堅持「堅壁據守,以逸待勞」的原則,就是不出戰。
即使諸葛亮給送來婦人頭巾和首飾之類的東西,都沒有激之出戰。
但是屬下和士兵的不滿情緒日盛,為了不影響士氣,司馬懿就給皇帝上表請戰,結果皇帝不許,還派了耿直的辛毗持天子符節以軍師的身份來節制魏軍的行動。
不久,諸葛亮派使者來求戰,司馬懿問使者:「諸葛公起居飲食如何,一頓能吃多少米?」使者回答:「可食三四升。
」然後又問了些處理政事的情況,使者說:「打二十軍棍以上的處罰,都是諸葛公自己閱批。
」這使者也是挺實在的,等他走後,司馬懿對人說:「諸葛孔明恐怕活不了多久了!」果然,諸葛亮於當月病故於五丈原軍中。
蜀將率軍撤退。
青龍三年,司馬懿升任太尉,多次增加封地。
魏明帝景初元年(公元237年),原遼東太守公孫恭被自己的侄子公孫淵篡奪了官位,還將自己囚禁了起來。
公孫淵背叛魏國,自立為燕王,置百官,定都襄平。
將苦諫的將軍綸直、賈范等殺死,派使者聯絡孫權,又誘使鮮卑,侵擾北方。
景初二年正月,魏明帝召回司馬懿,命他率兵討伐公孫淵。
魏明帝問司馬懿:「往還需要多少時間?」司馬懿說:「去百日,回百日,攻戰百日,六十天休息,一年時間足夠了。
」於是,已經60歲的司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騎四萬,從京師出發,經孤竹、碣石,六月,到了遼水。
公孫淵派大將卑衍、楊祚等人率步騎數萬築堅壁高壘阻擊魏軍。
司馬懿指揮魏軍,三戰三捷,乘勝包圍了襄平。
當初,公孫淵聽說魏軍來攻,向孫權求救,孫權也出兵在南方表示聲援,並寫信給公孫淵:「司馬公善用兵,變化若神,所向無敵,此役我深為弟擔憂。
」孫權的話無疑是告訴公孫淵:「你要玩完了,我是想幫你,但遠水解不了近渴,愛莫能助啊!」
適逢連日大雨,平地水深數尺,三軍恐慌,想轉移營地。
司馬懿下令軍中敢言轉移者,斬。
都督令史張靜違犯命令,被殺,軍中這才安定。
不久雨停,包圍圈合攏,開始攻城,晝夜不停地攻擊。
城內糧盡,死了很多人,其將楊祚也投降了。
當時有一顆流星從襄平城西南流向東北,墜於梁水附近,城中震動而恐慌,公孫淵也很驚恐。
於是便派相國王建、御史大夫柳甫請求投降,請魏軍解圍。
司馬懿斬殺了使者,並發布檄文:「昔日楚和鄭是並列的國家,鄭伯尚且肉袒牽羊而迎楚軍。
孤家為王者大臣,位在上公,而王建等要我解圍退兵,如楚鄭一樣同列相待。
二人年老胡塗,必是傳話不符原意,已經將他們斬首。
若還有話要說,可再派年少明智果決的人來。
」
公孫淵又派侍中衛演乞求限期送來人質。
司馬懿對衛演說:「作戰有五種選擇,能戰應當戰,不能戰應當守,不能守應當走,其餘兩條就是投降與死了。
你不肯自縛請罪,這就是決心要尋死了,不須送人質。
」公孫淵打算從南面出擊突圍,結果被司馬懿縱兵擊敗,殺死於流星墜落的梁水邊上。
入城後,司馬懿將十五歲以上的男子七千餘人全部殺死,集中屍首修建了一座高大的墳墓。
把公孫淵所任公卿以下二千餘人全部殺掉,收編百姓四萬戶,三十餘萬人。
司馬懿也是夠狠的,簡直就是一個殺人狂魔。
不過他釋放了公孫恭,為綸直等人修了墳墓,還提拔表彰了他們的後代。
在原定一年的期限內,司馬懿勝利班師回朝。
魏明帝派使者到薊去犒勞部隊,增司馬懿食昆陽縣,前後共二縣。
曹魏數十年來的遼東問題終於徹底得到了解決。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病逝於洛陽,時年36歲。
其養子齊王曹芳年僅8歲繼位。
司馬懿與大將軍曹爽一起接受遺詔輔助少主,任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與曹爽各統兵三千人,共執朝政,輪流在殿中值勤,乘轎入殿。
曹睿居然選自己的養子繼位,而不選自己的侄子或兄弟,而且是一個8歲的小孩。
還讓兩個都有野心的權臣輔佐,不知是怎麼想的。
這為以後司馬氏篡權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曹爽打算排擠司馬懿,想讓尚書奏事先通過自己,以便專權,隨向天子提議,改任司馬懿為大司馬。
朝臣們認為前後兩任大司馬都死在任上,不吉利,於是任命司馬懿為沒有實權的太傅,入殿不趨走,參拜天子時不提自己的名字,帶劍穿履上殿,如漢朝蕭何一樣。
嫁娶喪葬的費用由官家供給,以世子司馬師為散騎常侍,子弟中三人為列侯,四人為騎都尉。
司馬懿堅決辭讓了子弟們的官爵。
司馬懿最擅長的就是隱忍,這個時候更需要低調。
正始六年(公元245年)八月,曹爽廢置中壘、中堅營,把兩營兵眾交他的弟弟曹羲率領,司馬懿援引先帝舊例制止,曹爽不聽。
正始八年,曹爽用心腹何晏、鄧颺、丁謐之謀,把郭太后遷到永寧宮,獨攬朝政,兄弟一起掌管禁兵,多培植親黨,屢次改變制度。
當時有人編歌謠說:「何、鄧、丁,亂京城。
」司馬懿無法制止他們,與曹爽產生磨擦。
於是,當年五月偽裝生病,不問政事。
正始九年三月,黃門張當私自將宮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調出,給曹爽當伎人。
曹爽、何晏認為司馬懿病重,遂生篡奪君位之心,與張當密謀,企圖顛覆社稷,日期已經商定。
這時,曹爽及其同黨也擔心司馬懿是裝病,於是趁河南尹李勝要到荊州任刺史,前去拜望司馬懿探查一下究竟。
司馬懿可是裝病的能手,假裝病重且神情恍惚騙過了李勝。
曹爽對司馬懿未加防備。
司馬懿表面裝病,暗中布置,準備消滅曹爽勢力。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魏帝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掃魏明帝的墳墓高平陵,大將軍曹爽、中領軍曹羲、武衛將軍曹訓均從行。
司馬懿乘機上奏郭太后,請廢曹爽兄弟。
當時,司馬師為中護軍,率兵屯司馬門,控制京都。
司馬懿召司徒高柔假節行大將軍職責,統領曹爽軍營,召太僕王觀行中領軍職責,統領曹羲軍營。
司馬懿親率太尉蔣濟等布勒軍隊出迎天子,屯兵於洛水浮橋。
派人上奏章給皇帝陳述曹爽之罪。
曹爽扣住奏章,把曹芳留在伊水之南,砍伐樹木建成鹿角,徵發屯兵數千人以自守。
大司農桓范勸曹爽挾持皇帝到許昌去,發文書徵調天下兵馬勤王。
曹爽不從其計,反而派侍中許允、尚書陳泰去見司馬懿,探聽動靜。
司馬懿乘機數說曹爽的過失,讓他早來服罪。
接著又派曹爽的親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對他說,朝廷只是免他的官職,並以洛水為誓。
於是,曹爽請免職,隨曹芳回京。
曹爽兄弟一回府,即被司馬懿派兵包圍。
在曹爽府宅四角修高樓,派人在樓上密切監視著。
不久,司馬懿以謀反的罪名,殺曹爽及其黨羽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桓范等,並滅三族。
但對曹爽門下的二流人物,司馬懿特別寬大處理,如魯芝,辛敞,王沈等人,後來還有人成為晉朝新貴。
同年二月,曹芳任命司馬懿為丞相,增繁昌、鄢陵、新汲、父城為其封邑,前後其計八縣,食邑二萬戶,特許奏事時不提自己的名字。
司馬懿堅決辭丞相之職不受。
十二月,加九錫之禮,朝會時不下拜。
司馬懿又辭讓了九錫禮。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馬懿在平叛了東漢司徒王允侄子王凌的謀反叛亂之後,曹芳策命司馬懿為相國,封安平郡公,孫及兄子各一人為列侯,前後食邑五萬戶,封侯者十九人。
司馬懿辭相國、郡公之位不受。
同年八月,司馬懿在洛陽去世,享年七十三歲。
曹爽與司馬懿相比誰更厲害?如你所料!
在中國傳統的和與三國有關的戲劇中,司馬懿一直以狡猾陰毒的形象呈現在人們面前,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出身於詩書世家。而另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曹爽,他雖為曹操的侄孫,屬於皇室貴族,但也有著盡心輔政、改革政...
正能量-火:精準解密熱劇軍師聯盟司馬懿的經典人生,歷史人物-司馬懿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1]),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
鷹視狼顧,熬死曹家三代王侯終成家族千秋大業!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以忠孝為核心的官辦教育崩潰過很多次,例如東漢末年、魏晉南北朝、隋代、五代十國、清朝末年。既然學習指定教材已經沒有前途,孩子們便有了極大的自由去學習自己感興趣...
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司馬懿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司馬懿是高陽之子重黎的後裔,即夏官祝融。遠古...
人生大贏家司馬懿,司馬仲達(下)
袁元上期說到諸葛亮第四次功魏,最終在與司馬懿的對峙中,因糧草不及不得不退兵。諸葛亮退兵後司馬懿料定此次諸葛亮回去後必定廣積糧草,不經過三年是不會出兵的。 果然3年後,諸葛亮率軍十萬出斜谷攻魏,行...
如果曹爽振臂一呼,徵調天下兵馬勤王,其結果會不會不一樣?
公元249年,曹爽及兄弟等人被司馬懿以謀反之罪被誅殺,三族被屠。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在關鍵時刻曹爽猶豫不決,又未聽從其智囊桓范建議:挾天子徵招天下兵馬共同討伐司馬懿。 曹爽自幼就與曹睿交情不錯,曹睿...
該為男性觀眾拍一部人設集結曹操+劉備+諸葛亮於一體的大劇了
亂世多英雄,三國尤甚。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能叫得上名字的英雄人物們數不勝數,無論是哪一個人物的事跡,都能被單獨拿出來作為獨立精彩的故事而傳頌下去。曹操劉備的故事我們聽慣了,今天來...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奪了曹爽的權,難道曹真的兒子真是蠢豬?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逝世,遺詔由年僅八歲的皇太子曹芳繼位,並由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輔政。曹爽因為他父親是曹真,小時候和魏明帝曹叡玩得很好。曹真逝世後,曹爽承襲邵陵侯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