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為什麼發動「高平陵之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高平陵之變一般指高平陵事變。

出現於《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六回的司馬懿詐病賺曹爽和第一百零七回的魏主政歸司馬氏。

網絡配圖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

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

明帝時,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職。

明帝崩,託孤幼帝曹芳以司馬懿和曹爽。

曹芳繼位後,司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擠,遷官為無實權的太傅。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墳,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

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事件。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的原因

三國時期的魏國建立後,發生在曹魏的宗室曹爽和四朝元老司馬懿之間的權力鬥爭,最後以司馬懿殺害曹爽並奪取大權而結束。

魏明帝曹叡於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逝世,遺詔由年僅八歲的皇太子曹芳繼位,並由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輔政。

曹爽重用何晏、鄧颺、李勝、畢軌、丁謐等人,排斥司馬懿;且不久即晉升司馬懿為太傅,明升暗降,而奪去了他的實權。

之後又任命弟弟曹羲和曹訓為中領軍及武衛將軍,曹爽集團於是完全掌握宮中禁軍。

從此曹爽和何晏等心腹控制了朝廷的運作,權傾朝野,而同為輔政大臣的司馬懿則被架空。

司馬懿無法參與政令決策,為了等待時機,凝聚反擊力量,於正始八年(公元247年)藉故生病辭職以迴避曹爽。

次年,李勝到荊州上任刺史前向司馬懿辭行,司馬懿更在他面前裝出重病的樣子,因此令曹爽對他更為鬆懈;但於此同時,司馬懿卻與兒子司馬師(當時為中護軍)、司馬昭以及太尉蔣濟等人暗中準備發動政變。

正始十年(249)正月,司馬懿乘曹爽兄弟隨魏帝祭掃明帝高平陵(在洛陽南)之機,發動政變。

奪取武庫,派長子司馬師屯兵司馬門,自己和太尉蔣濟出屯洛水浮橋,斷絕曹爽歸路。

救出被曹爽軟禁的郭太后(魏明帝皇后),郭太后於是下令廢曹爽兄弟官職,先聲奪人。

派人送奏章給魏帝,要求罷免曹爽兄弟。

曹爽猶豫不決,最終為求活命而同意交出大權,以侯還第。

數日後,司馬懿以謀反罪名族誅曹爽兄弟及親信何晏、丁謐、畢軌等人。

自此以後,曹魏政權實際落入司馬氏集團手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高平陵政變是怎麼一回事?

起因曹操的孫子魏明帝曹叡去世後,遺詔由年僅八歲的皇太子曹芳繼位,並由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輔政。曹爽排斥司馬懿,晉升司馬懿為太傅而奪去了他的實權。司馬懿無法參與政令決策,就裝出重病的樣子,令曹爽...

公元249年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

魏正始九年(248)冬,曹爽派心腹李勝出任荊州刺史,令其借辭行之機,試探稱病在家的司馬懿的虛實。懿詭稱病重,巧妙偽裝,騙過李勝,於是,曹爽放下心來,不再提防司馬氏父子。而司馬懿暗中正與其子中護軍...

司馬懿的逆襲—高平陵政變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時,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職。魏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明帝曹叡逝世,...

高平陵事變前司馬懿都做了哪些準備?

魏明帝曹叡於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逝世,遺詔由年僅八歲的皇太子曹芳繼位,司馬懿乃與大將軍曹爽一起接受遺詔輔佐少主。曹芳即位,司馬懿任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和曹爽各統精兵三千人,...

高平陵之變經過

高平陵之變,亦稱高平陵政變、高平陵事變或正始之變,發生在三國時期的魏國,是魏國建立以後的一次重大政變。事件源自曹魏宗室曹爽和大臣司馬懿之間的權力鬥爭,最後以司馬懿發動政變,曹爽遭族滅而結束。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