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別讓三國演義給騙了,真實的諸葛亮原來是這樣子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 | 江隱龍
作者按: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一定都會諸葛亮的口才印象深刻;而不少朋友一定也會有疑問:諸葛亮有些話明明並不難「破」,而且還涉嫌「人生攻擊」,但為什麼他的對手們從來不敢正面指出,王朗甚至為此付出的生命的代價?其實《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每一句台詞都是出自羅貫中、毛宗崗等人的精心雕琢,其背後隱藏了大量三國時代的歷史碎片——這裡有很多,都是小說不方便說,因而通過諸葛亮的台詞所表達出來的。
從這一期開始,隱語將跟大家逐字逐句地對《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話術」進行全面解析,為你揭開一段遠比小說更加複雜的隱秘三國。
如果喜歡的話,請一定要關注哦!後繼分析將會繼續連載~~
《三國演義》以洋洋洒洒以六七十萬字的篇幅,勾勒了自黃巾之亂到三國歸晉近百年間,塑造了一千餘個人物形象。
這其中,如劉關張、諸葛亮、曹操、周瑜、司馬懿等核心角色在中國人心中均可謂達到了耳熟能詳的程度;而其中最為頂尖者,莫過於毛宗崗在《讀三國志法》中所評出的「三絕」:
「三國有三奇,可稱三絕:諸葛孔明一絕也,關雲長一絕也,曹操亦一絕也。
」
這裡的諸葛亮為「三絕」之首,是謂「智絕」。
毛宗崗又對這一「智絕」加以詳解:
「歷稽載籍,賢相林立,而名高萬古者莫如孔明。
其處而彈琴抱膝,居然隱士風流,出而羽扇綸巾,不改雅人深致。
在草廬之中,而識三分天下,則達乎天時;承顧命之重,而至六出祁山,則盡乎人事。
七擒八陣,木牛流馬,既已疑鬼疑神之不測,鞠躬盡瘁,志決身殲,仍是為臣為子之用心。
比管、樂則過之,比伊,呂則兼之,是古今來賢相中第一奇人。
」
在毛宗崗眼中,「識三分天下」、「六出祁山」、「七擒八陣」、「木牛流馬」均是其「賢相中第一奇人」的註腳。
其實關於《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之功業,另有一幅絕妙之聯加以描繪: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不過無論是毛宗崗的《讀三國志法》還是這一幅囊括數字方位五行的對聯,都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兩場重頭戲——也是兩場舌戰:舌戰群儒與罵死王朗。
從《三國演義》中兩次舌戰爆發的背景來看,舌戰群儒發生在赤壁之戰前夕,直接推動了孫劉聯盟的建立;罵死王朗發生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際,身為曹魏三公的王朗直接「氣滿胸膛,大叫一聲,撞死於馬下」,魏軍士氣大挫。
這兩次舌戰,從影響上看,未必輸於「七擒」、「木牛流馬」或是「水面偏能用火攻」之事;從意義上看,則遠遠不只是烘托諸葛亮的口才那麼簡單。
更進一步說,從提出《隆中對》開始到星落五丈原,諸葛亮一生奮鬥的策略、蜀漢一朝立國的路線,均能在這兩場舌戰中找到指引;這兩場舌戰未被毛宗崗列在「智絕」的腳註中,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舌戰群儒一事乃《三國演義》所虛構,出於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歷史上確有諸葛亮出使江東說服孫權與劉備聯合共抗曹操之事,但這一場舌戰只爆發在孫權與諸葛亮兩人之間。
《三國演義》將這一段內容進行了擴充,在過程中加入了江東眾謀士以「車輪戰」之勢進行詰問責難的情節,極有深意。
舌戰群儒發生在長坂坡之戰後、赤壁之戰前,大約是建安十三年(208年)九月至十二月間。
這一段時期,是繼董卓之亂以來最為關鍵的時期: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後兵不血刃拿下荊州,天下大勢開始向統一傾斜了。
在此之前,魯肅提出《榻上策》戰略,認為孫權可以「竟長江所極」與曹操劃江而治;諸葛亮提出《隆對中》,認為劉備可以「跨有荊、益」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
然而曹操破荊州、下江陵之後,孫權、劉備兩家兵力相加也不足曹操的五分之一,如魯肅、諸葛亮、周瑜等人以憑什麼相信能與曹操相抗衡呢?
除了孫權、劉備二人皆「人傑雄才」、「命世之英」外,更重要的是兩家有著賴以立足於亂世的優勢。
赤壁之戰前群雄割據,形勢錯綜複雜,曹操、孫權、劉備都有問鼎中原的機會,天下是統一、二分還是三分皆有可能。
曹操的優勢最為明顯:人才眾多、軍事、經濟力量強大,政治上「奉天子以令不臣」;劉備的優勢則是身為漢室宗親,能以正統自居、擎起「復興漢室」的大旗;孫權所賴者為長江天塹,政治資本則相對薄弱,只能以周瑜所言的「為漢家除殘去穢」為口號——而這一口號與劉備的「復興漢室」其實是相一致的。
從曹操與孫權聯盟兩者來看,曹操勝於軍力而孫權聯盟勝於道義。
從孫權聯盟內部來看,孫權勝於軍力而劉備勝於道義。
從歷史角度來看,兩股力量的平衡是孫權願意與劉備平等結盟的基礎,但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則必須通過外交手段讓孫權認清劉備所具有的政治優勢,而江東的主降派也勢必要通過外交手段破壞諸葛亮的聯盟提議,於是舌戰群儒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然而這一次舌戰又是極不平等的舌戰:諸葛亮的論點必然是忠孝大義,而這正是江東群儒的薄弱環節;江東群儒必須儘可能地繞開政治理念去論證曹操的「不可戰勝」,而這又不免落入了士大夫「威武不能屈」的道德陷阱。
辯論與戰爭不同,拼的本就是道義邏輯,諸葛亮在舌戰之前已經占盡上風,這一戰也便自然成了「以強凌弱」的典範。
諸葛亮的錦囊妙計有致命缺陷,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錦囊妙計」這個詞,國人耳熟能詳,出自《三國演義》,說的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在小說中,諸葛亮使用「錦囊妙計」一共也就三次。 第一次是在第五十四回及五十五回。當時劉備趁曹操赤壁之戰失利,大肆擴充地...
《三國演義》造成的三大冤案,被戲耍的蔣干排第二,第一不是周瑜
《三國演義》只是一部小說而已,原本看完後笑笑就可以了,可是就是有太多的人把這部小說當成歷史了,因此造成了很多歷史的「冤案」;如為了神話關羽,特地把被孫堅所斬的華雄,改為了關公溫酒斬華雄。
還真有人能「罵死」別人,別不信,這個三國人物就做到了!
《三國演義》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其中的故事個個精彩,使人想記不住都難。三顧茅廬,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煮酒論英雄,曹操獻大刀,望梅止渴,曹植七步成詩,割袍斷義,割須棄袍,三英戰呂布,...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婦孺皆知,其實後面還有一句,才是經典之最
公元208年,曹操一舉殲滅群雄,一統中國北方,自此天下英雄唯獨只剩劉備與孫權,此時曹操已經40多歲了,為了在有生之年完成大業,曹操於公元208年率領數十萬軍士直奔南方的孫權,而此時的宿敵劉備還未...
為三國演義做出重大犧牲的英雄人物!
《三國演義》以忠義為核心價值觀,以尊劉抑曹為敘事視角,打造了眾多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比如被譽為「三絕」的諸葛亮、關羽、曹操。而為了塑造這些成功的形象,也是有無數的英雄人物「犧牲自身形象」成全了演...
扮豬吃老虎不吐骨頭 從智激孫權就能看出:原來魯肅也是個狠角色
作為三國三大戰役之一,赤壁之戰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場,因為那一戰之後,才開始有了真正的三國鼎力,那一仗要是曹操打贏了,可能對老百姓來說是個真正的好消息:軍閥混戰沒有了,大家可以安居樂業了,管他皇帝...
三國演義里周瑜和魯肅哪個厲害
三國中,周瑜和魯肅都是孫權手下的大將。在東吳主孫策死後,孫權正是在周瑜和魯肅的輔佐之下逐漸強大起來,使得三分天下有其一,牢牢占據江東的。周瑜和魯肅都是江東俊傑,那麼這兩個人誰更厲害呢?請聽小湘仁...
三國演義欺騙了你之諸葛亮全都是浮雲。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是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智慧與忠誠的象徵。他幫助漢室後裔劉備建立了蜀國,與曹魏及東吳三分天下,之後被劉備封為蜀國丞相。在三國中,諸葛亮上知天...
劉備臨終為何將諸葛亮比作曹丕 周瑜不如諸葛亮這些三國豪傑被黑慘
劉備白帝託孤,和諸葛亮說,你的能力強於曹丕十倍,漢室復興的重任就靠你一肩挑了。如果我的兒子可以輔佐你就輔佐,不能輔佐你就把他廢了,自立為帝。諸葛亮磕頭如搗蒜,我一定輔佐少主中興漢室,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你真的聽懂了諸葛亮嗎(二)深度解讀《三國演義》孔明舌戰的秘密
文 | 江隱龍 作者按: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一定都會諸葛亮的口才印象深刻;而不少朋友一定也會有疑問:諸葛亮有些話明明並不難「破」,而且還涉嫌「人生攻擊」,但為什麼他的對手們從來不敢正面指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