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赤壁勝負的四位關鍵人物,一位作用有限,另一位毫無建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四十七回,發生在赤壁之戰期間,故事的相關人物分別為周瑜、魯肅和龐統。
原文如下:
周瑜聽得(蔣)干又到,大喜曰:「吾之成功,只在此人身上!」遂囑付魯肅:「請龐士元來,為我如此如此。
」原來襄陽龐統,字士元,因避亂寓居江東,魯肅曾薦之於周瑜。
統未及往見,瑜先使肅問計於統曰:「破曹當用何策?」統密謂肅曰:「欲破曹兵,須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著火,余船四散;除非獻連環計,教他釘作一處,然後功可成也。
」肅以告瑜,瑜深服其論,因謂肅曰:「為我行此計者,非龐士元不可。
」肅曰:「只怕曹操姦猾,如何去得?」周瑜沉吟未決。
正尋思沒個機會,忽報蔣干又來。
瑜大喜,一面分付龐統用計;一面坐於帳上,使人請干。
按照小說中的情節發展,此時正值曹操與孫劉聯軍在赤壁對峙之時。
周瑜與諸葛亮定下火攻破曹之策後,又與黃蓋演出了一場苦肉計,誘騙曹操殺死了精通水上作戰的荊州降將蔡瑁和張允。
隨後,江東謀士闞澤又前往曹營詐降。
曹操半信半疑,命蔣干再度來到江東打聽虛實。
得知蔣干前來,周瑜大喜,命魯肅向在江東避亂的鳳雛先生龐統請教,龐統獻出了連環計。
後來龐統親自出馬使得曹操上當,最終孫立聯軍火燒赤壁,獲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是文中提到的「沉吟未決」,意為遇到難題時,自言自語地決定不下來。
這句成語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
赤壁鏖兵,是《三國演義》最精彩的精彩的篇章之一,其中的「鬥智」更是引人入勝。
周瑜與諸葛亮定下火攻之策,黃蓋以詐降之策誘使曹操上當,龐統連環計奠定基礎,諸葛亮以「借東風」保證計策的順利進行,黃蓋駕船直撲曹營,完成了最後一擊。
期間發揮關鍵作用的人物就有周瑜、諸葛亮、龐統、黃蓋這四個人。
不過,這些故事在歷史上是不是真實存在呢?通過與《三國志》等史料進行對照可以發現,這其中也是有真有假。
首先有兩點可以確定,赤壁之戰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孫劉聯軍火燒曹軍也是真的,指揮這場戰爭的就是周瑜。
不過,想出火攻之策的人既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周瑜,而是在小說中施展「苦肉計」的黃蓋,這一點在《三國志·周瑜傳》中有明確的記載。
這也就意味著在真實的赤壁之戰中,除了周瑜之外,黃蓋所發揮的作用尤為關鍵。
至於說到諸葛亮和龐統在這場戰爭中所發揮的真實作用,綜合史料記載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諸葛亮僅僅是前往江東說服孫權同意孫劉聯盟、共同對抗曹操而已,起到的是外交家的作用,期間並無所謂的「草船借箭」、「借東風」。
以前我在文章中曾經提過,其實此時的孫權早已下定決定抗曹,因此,諸葛亮所發揮的作用更是有限的很。
而龐統則是毫無建樹。
曹操占領荊州後,龐統隨劉琮一起依附了曹操,繼續在南郡任職,並沒有來到赤壁前線,更無獻出「連環計」這麼一出。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真實的赤壁之戰:諸葛亮沒借箭黃蓋沒挨打
「草船借箭」是借來的故事 諸葛亮不曾有過「草船借箭」的事,倘若孫劉聯軍連箭都很缺乏,還談什麼抗曹?「草船借箭」也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線索可查。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注有關記載,建安十八年(2...
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曹操總兵力只有七萬人
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是冷兵器時代一場膾炙人口的戰爭。因為它幾乎包涵了所有戲劇性的元素,比如強弱對比鮮明的軍隊,意志力堅強的統帥,反敗為勝的曲折歷程,還有氣貫長虹的英雄故事。這場被後人認定為意義重大...
赤壁之戰時兩方都沒有考慮到東南風的問題,真的是智力不足嗎?
赤壁一戰,由孫劉聯軍取得勝利,曹操從此失去統一中原的時機。從諸葛亮舌戰群儒開始,到華容道結束。這期間經歷了:智激周瑜、孫權明志、蔣干盜書、草船借箭、黃蓋詐降、闞澤獻書、龐統獻計、孔明借風、火燒...
三國演義之萬事俱備周瑜預備坑殺諸葛亮
周瑜要殺諸葛亮,永遠都是那一招,先挖坑,再安排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之後因為這個任務完不成而殺人。上一次攻打鐵山,魯肅還覺得諸葛亮不該殺。這一次蔣干盜書之後,魯肅也覺得諸葛亮聰明的恐怖,該殺。 ...
龐統是否巧授連環計?
龐統,字士元。漢末襄陽人,少有才名。《三國演義》一書稱其為「鳳雛」。書中稱「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三國演義》第四十七回寫道龐統的首次出場,在蔣干二次去東吳時,蔣干被周瑜派人送到了西山庵...
赤壁之戰,曹操至少有兩次機會立於不敗,可惜不聽此人勸諫
諸葛亮巧借東風,周公瑾火燒赤壁,赤壁一戰,孫劉聯軍以5萬對抗曹操80萬大軍,打得曹操丟盔棄甲,若非關雲長義釋曹阿瞞,曹操在華容道就被活捉了。曹操安然回到南郡後,不禁痛苦道:若奉孝在,絕不使吾有此...
赤壁之戰的歷史真相,我們被三國演義蒙蔽了幾百年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之一。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發起荊州戰役,然後討伐孫權。孫權和劉備組成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
赤壁之戰,借東風、草船借箭都是虛構的,諸葛亮的作用有多大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退守北方,孫、劉各自...
此人是三分天下的最大功臣,卻被《三國演義》黑了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造成這個局面最主要的一次戰爭就是赤壁之戰,曹操的大軍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打敗,從此開創了魏吳蜀三足鼎立的局面!
赤壁之戰第一功臣,為周瑜獻火攻之計還用性命引曹操入局
火攻之計在《三國演義》里可謂被各方大神們運用到了極致,我們來粗略統計下火燒的戰役都有哪些:火燒長社、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淮河 、火燒藤甲兵、火燒瓦口峪、火燒夷陵、火燒上方谷、火燒濮陽、火燒...
赤壁之戰定三國:諸葛亮封神,還是周瑜之巔峰?(二)
前一篇文章中,悅史君「遙想公瑾當年」,講述了周瑜的前傳:年少時,他與同齡人、江東「小霸王」孫策有總角之好,協力共擔大業;孫策之父烏程侯、破虜將軍、兼領豫州刺史孫堅被刺後,他又通過丹陽借兵、戎馬數...
鬼使神差,曹操為何兵敗赤壁?(原創)
三國中,有名的戰役赤壁之戰,講的是孫劉聯盟一起抗曹,結果火燒赤壁,把曹操殺得大敗而告終。而曹操失敗的原因,無非是中了黃蓋的詐降書,苦肉計,以及龐統的連環計。而這些計策之中穿針引線的人竟然是蔣干。...
赤壁之戰三大關鍵人物,其中一人是曹操手下卻坑了他兩次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的關鍵戰役之一,戰前曹操平定了北方後意氣風發南下牧馬,兵鋒所指,荊州劉琮投降。孫權和劉備雖然聯盟,但是實力和強大的曹操相比差距很大,一場大戰之後結局卻是出人意料,曹操大敗倉皇北...
赤壁之戰的最大功臣是誰?諸葛亮根本沒有舌戰群儒和借東風
208年,曹操的大軍直逼荊州,在當陽長坂(今湖北當陽東北)大敗劉備。劉備只好從小道退至夏口(今湖北武漢)。危急關頭,劉備派諸葛亮隨魯肅前往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面見孫權共商聯盟破曹大計。
曹操真的是中了周瑜的反間計而打敗仗的嗎?
赤壁大戰是曹操命運的轉折點,甚至是整個中國的轉折點。如果能早早統一中國,或許不會被司馬家族奪位。也就不會發生分裂中國的南北朝了。很多人的觀點都說是曹操中了周瑜和黃蓋的反間計和用鐵鏈把船連起來的大...
曹操為何不顧程昱的提醒而採納龐統獻的連環計?
曹操在赤壁之戰上的慘敗,原因是多方面的。按照羅貫中的演義,龐統獻的連環計在配合周瑜、諸葛亮的火攻大計上,可謂是至關重要,功不可沒。若沒有龐統獻的連環計,縱然有周瑜的大火,諸葛亮的東風,黃蓋的苦肉...
閒話三國:赤壁之戰 放「大招」的並不是周瑜
赤壁之戰,我想各位看官都不陌生。但在這很有名的一場戰役中,放「大招」的卻不是周瑜,最重要的火攻,使曹操把船連成一片的連環計,以及助力火勢的東風都和他周郎無關。
真實的赤壁之戰:諸葛亮沒借箭黃蓋沒挨打
「草船借箭」是借來的故事 諸葛亮不曾有過「草船借箭」的事,倘若孫劉聯軍連箭都很缺乏,還談什麼抗曹?「草船借箭」也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線索可查。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注有關記載,建安十八年(2...
品三國,學管理!三大戰役之赤壁戰役
赤壁戰役1 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是曹操挾大勝的餘威,統兵八十三萬下江南,最後兵敗赤壁的一戰。曹操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犯了兵家四大忌,兼且新喪智囊郭嘉,沒有了冷靜分析的報告,加上劉備、孫權手下的幾位智者...
歷史三國演義: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周瑜和諸葛亮之間的差距
周瑜和諸葛亮都是三國時期有名的謀士,可世人常說諸葛亮的謀略要遠遠高於周瑜,對此我也是這麼認為的,接下來小編我就通過一件事情來說明這個觀點。諸葛亮用草船白白的向曹操借了十五六萬支箭,對此曹操新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