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赤壁之戰:諸葛亮沒借箭,黃蓋沒挨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從有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後,人們就以它作為衡量、品評三國人物的標準,多數人只知道有《三國演義》,不過三國演義中很多都不符合。

比如,現實中諸葛亮不曾有過「草船借箭」的事,倘若孫劉聯軍連箭都很缺乏,還談什麼抗曹?

不過「草船借箭」也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線索可查。

據《三國志·吳主傳》有關記載,建安十八年(213年),即赤壁之戰五年後,曹操率大軍南下進攻孫吳。

孫權乘輕便戰船闖入曹軍前沿。

曹操生性多疑,恐怕有詐不敢出戰,下令弓弩齊發,箭射吳船。

孫權的船很快便落滿了箭,漸漸傾斜即將翻沉。

孫權命令掉轉船頭,讓另一面受箭,船身平穩後,孫權指揮戰船緩緩離去。

這是發生在孫權身上的故事,僅僅是急中生智之舉罷了。

 

其次,赤壁之戰中,「周瑜打黃蓋」也是子虛烏有。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為了使得曹操深信黃蓋不是詐降,特地行了一番「苦肉計」。

不過,在三國歷史上並沒有黃蓋使用苦肉計,但詐降確有其事。

事實是,黃蓋不曾吃這個苦,也不需要吃這個苦。

曹操很容易相信黃蓋的投降是真的,不是假的。

最後,諸葛亮借東風火燒赤壁,這個是純虛構的。

歷史上的諸葛亮參與了沒有赤壁之戰?還有得考究。

即時當時的諸葛亮的確去了東吳,也肯定沒有借東風的事情。

不但沒有借東風,同樣舌戰群儒等,也同樣是虛構的。

(儘管這樣會很掃你的興,但這是事實)

還有,小說中寫的諸葛亮與周瑜同時在手上寫了個火字,意思是他們兩個同時想到了用火攻的計謀。

在真實的歷史中,火攻的計策是黃蓋提出得到了周瑜的認為並實行的。

蔡瑁、張允沒有捲入「反間計」。

歷史中的蔣干確係周瑜的同郡,也確實被曹操派去說服周瑜。

但並非在赤壁之戰中。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利用蔣干傳遞了偽造的降書,使得曹操對水軍都督蔡瑁、張允產生了懷疑,並最終處死了二人,從而為周瑜去掉了一個大隱患,成為赤壁之戰周瑜取勝的關鍵。

事實上,史書上的蔡瑁、張允並沒有被捲入「反間計」之中,他們甚至壓根就不是曹操的水軍都督。

《三國志·董二袁劉傳》談及蔡瑁、張允的時候,只論及二人是劉表的次子劉琮的黨羽,這幾個人共同的特徵都是躲避戰亂、客居荊州的中原人士,相比起蔡瑁、張允等荊州本土人來說,荊州的利益對於他們毫無意義,他們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更有好感,更願意納土歸降以求得一官半爵。

從讀史的角度看,有關赤壁之戰的諸多細節與人們的傳統認識大有不同。

當今學者對1800多年前戰爭真相的探尋能有多大程度的相合,已經無從考證,就算是更為客觀紀實的《三國志》所談及的赤壁之戰,可能也與真實戰役過程大相逕庭。

今天留在人們印象中的赤壁之戰,更多的只是揚劉貶曹後一個失真的歷史故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真實的赤壁之戰:諸葛亮沒借箭黃蓋沒挨打

「草船借箭」是借來的故事 諸葛亮不曾有過「草船借箭」的事,倘若孫劉聯軍連箭都很缺乏,還談什麼抗曹?「草船借箭」也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線索可查。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注有關記載,建安十八年(2...

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原來是五萬打七萬

雙方兵力懸殊不大赤壁之戰,曹操究竟有多少兵力?曹操自己說八十萬,那是虛數。古今史學界無一認同此數。曹操南征荊州時,從十五六萬北方軍人中抽調出步兵八萬人、騎兵一萬餘人,但調集來南征的軍隊沒有全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