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三次三足鼎立,它們有很多不同點,但只有這一個共同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因既源於歷史又超越歷史而成為經典中的經典,千百年來,人們一直津津樂道於其中的各種豐富的故事情節。

我們都知道,這《三國演義》講述的是漢末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歷史,在我們的觀念中,中國近五千年的漫長歷史,只有出現過此次三國鼎足而立的情況。

其實不然,除了漢末的這次,中國歷史上還另外出現過兩次短暫的三足鼎立的歷史——宋末宋金蒙三足鼎立與明末明順清三足鼎立。

當然了,中國歷史上的這三次三足鼎立的歷史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今天小編就說說它們各自的歷史以及它們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漢末三足鼎立

漢末三足鼎立的三個主角是魏蜀吳三國。

在赤壁之戰之前,北方的曹魏實力最強,東吳孫權次之,蜀漢劉備最弱,赤壁之戰後,蜀漢在諸葛亮的輔佐下迅速強大起來,實力一度超過了吳國。

然而,無論諸葛亮如何智慧,他也沒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態勢。

最終,蜀漢率先被曹魏攻滅,東吳緊隨之,三國也終於歸了晉。

這段歷史上最重要的兩個人物是諸葛亮和司馬懿。

諸葛亮還未出山就給劉備定下了三分天下的策略,此後劉備按此策略聯合吳國在赤壁打敗了曹操,從此,三分天下的局勢正式形成。

諸葛亮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勢,可以說其非常智慧,而司馬懿父子卻最終滅亡了吳蜀兩國,實現了統一,其功勞在三國歷史上無人可比。

宋末三足鼎立

宋金蒙三國是宋末三足鼎立的主角。

宋起於公元960年的太祖趙匡胤的黃袍加身,後由北宋過渡到南宋。

金在北宋時期迅速崛起並滅亡了北宋,之後與南宋分庭抗禮。

就在宋金相互對峙時,更北邊的蒙古也開始迅速崛起並開始一點點的蠶食金。

最終,在宋蒙聯合打擊下,金最先滅亡,金亡後,宋也步入了其後塵,蒙古坐擁了天下。

成吉思汗黃金家族與南宋名將孟珙無疑是這段歷史上最出色的將領。

黃金家族東征西討,滅亡了金宋並征服了歐洲部分,最終建立起了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

南宋名將孟珙是南宋歷史上岳飛之後的又一不世名將,他聯合蒙軍,滅亡了金國,洗刷了靖康恥,臣子恨。

金亡後,孟珙又積極的率軍抵抗南下入侵的蒙古鐵騎,由於孟珙的存在,蒙古亡宋的時間推遲了幾十年。

可以說,孟珙對宋金蒙三國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明末三足鼎立

明朝、大順軍、清(後金)是明末三足鼎立的主角。

雖然是一段三足鼎立的歷史,其實更像一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戲碼,氣數已盡的明朝亡於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而清則是那隻黃雀,明亡後,它便一口就吞掉了李自成的大順軍而最終坐擁了天下。

若要論這段歷史上最重要的兩個人,無疑是大順軍領袖李自成與吳三桂了。

當初不少明朝將領都不把農民軍放在眼裡,結果農民軍卻越打越多並最終亡了大明,而這其中,李自成無疑是最重要的人物。

再說說吳三桂,手握大明精銳關寧鐵騎的吳三桂本是明臣,但他卻為了一個小妾陳圓圓而怒髮衝冠為紅顏,主動放棄山海關並與清聯合起來滅了李自成,李自成一亡,本想與清劃城而治的他便成了別人砧板上的魚肉。

試想,若吳三桂緊守戰略要地山海關,那麼歷史定會重新改寫吧。

這三段三足鼎立的歷史雖然處於不同時期,但它們也有相同點,而這唯一的相同點便是北方政權打敗南方政權而最終統一了天下。

那麼,這三段歷史又有哪些不同點呢?

聯盟方式不同

漢末三足鼎立的聯盟方式是弱小的吳蜀聯合來抗衡強大的曹魏;宋末三足鼎立則是最強大的蒙古與最弱小的宋聯盟滅了金,當然,金亡後,宋亡也就無可避免了;明末三足鼎立則未出現聯盟的歷史,都是各自為戰,只不過明朝同時面對了兩個敵人。

統一天下的政權的國力對比不同

漢末三足鼎立中的魏國實力最強,其憑藉著強大的國力最終統一了天下;宋末的三足鼎立,則是國力次之的蒙古滅亡了宋金兩國;明末三足鼎立時,清的國力可以說是最弱的,無論是其總體人口數量還是軍隊數量,都遠不及明朝和大順軍,但它最終卻坐擁了天下。

「亡」的性質不同

漢末三足鼎立,魏蜀吳三國是三個不同的政權,因此,吳蜀是亡了政權;宋末三足鼎立,宋金皆是亡了國;明末三足鼎立,明順亡了天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時期蜀國的滅亡竟然是因為諸葛亮?

三國在華夏歷史中是輝煌的篇章,是英雄輩出的時代,曹操、劉備、孫權逐鹿中原,三國時期人才濟濟,戰將如雲,經典戰役數不勝數,然而代表歷史正統蜀漢政權的滅亡,可謂讓人可惜可嘆。為什麼劉備建立的蜀國代表...

三國蜀漢的滅亡,誰的責任最大?

在三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個國家最先滅亡的就是劉備建立的蜀漢,其次是被司馬氏取代的魏國,最後就是吳國歸入到晉朝的統治下。對於曹操、劉備、孫權這三大集團,蜀漢在人口和經濟實力是最弱小的,這是其最先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