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狂人志 —— 夷陵之戰·劉備 藤枝投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投稿人「林秀總」:讀史自勉,讀史自律。

三國演義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謀臣武將為我們帶來了無以倫比的戰事,雖然殘酷慘烈,但人類的智慧發揮的淋漓盡致。

三國里有許多的狂人,這些狂人又帶給我們怎樣的認識呢?

· · ·

夷陵之戰·劉備

有句話叫「拳怕少壯」;還有句話叫「英雄出少年」。

所以請不要倚老賣老,告訴你,即使你吃過的鹽比我吃過的米多,走過的橋比我走過的路遠。

我也會把你滅了。

嗯,這話好像有點狂了,咱們謙遜的陸公子伯言應該說不出這樣的話。

夷陵之戰

公元221年,剛稱帝三個月已經60歲的劉備對孫吳開戰了。

不容易啊,這是說劉備稱帝不容易。

想赤壁之戰結束前,他自己連塊長久地盤都沒有,而且三四十年前還是在家編草蓆賣草鞋,輾轉幾十年,換了N個老闆:效力大漢王朝,漢朝後來被曹丕篡位了;投靠陶謙,陶謙病死了,得到徐州;依靠呂布,呂布被曹操擒殺了;加入曹操,曹魏後來被司馬炎「禪讓」了;前往袁紹,袁紹被曹操消滅了;認親劉表,劉表病死,曹操得到荊州;結盟孫權,孫吳最後被晉國滅亡。

太厲害了,呆誰那誰就完蛋了,瘟神估計都要退位了吧。

孫權得知劉備親自伐吳,由於沒有準備,心裡有點怕怕,想求和,卻不能夠。

於是不得不應戰,之後便任用38歲的陸遜為都督對抗劉備(男主角上場)。

劉備得知後更加得意狂妄了(「老牛吃嫩草」能不得意忘形嗎?38歲的陸遜,書生一個。

39歲的孫權,怕得要求和。

周瑜、魯肅和呂蒙都掛了,東吳還有誰能打戰的。

可他好像忘記了自己幾乎沒親自打贏過勝戰啊!噓……大家不要提醒他哦。

出師之名

樊城之戰時,狂妄的萬人敵關羽兄弟被呂蒙白衣渡江襲了後方(陸遜獻計),結果敗走麥城,被擒獲削了首級,孫權把關羽頭顱送給了曹操,想嫁禍。

曹操是不是該苦笑一下:生得不到你的心,死卻得到你的頭。

話說曹操這一生真的是非常敬愛欣賞關羽的,只可惜……劉備得知關羽被殺後,便以報仇為名興師問罪,討伐孫吳。

據說是為了桃園之義,不過誰知道呢。

或者這是一個千載難逢去伐吳的出師之名啊!民間都為劉備這「情義」鼓掌點讚呢!剛去世一年多的曹操如果知道這情況,估計要詐屍了。

心想:老子的老子被人殺了,老子起兵報仇,就說老子奸詐無情。

大耳賊劉備為義弟「報仇」就有情有義?!哼哼!!!世人笑我奸,我笑世人偏。

開戰

劉備御駕親征,並以報仇為名,對了,開戰前,張飛被部下殺害,割了腦袋送給了孫權。

士氣強盛(哀兵必勝)。

外加孫吳備戰不足,劉備連戰連捷。

於是更加狂妄了。

而這恰是陸遜想要的。

他一路退守,就是要讓這哀兵變驕兵(驕兵必敗),且誘敵深入,然後堅守,避戰不出。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

」(這是練《九陽神功》的節奏嗎?)

火熱的天氣,終於讓這場戰爭進入了高潮。

炎炎的烈日下,劉備軍終於熬不住了。

誰叫陸遜還躲在家裡吃西瓜,不出來正面迎戰呢?當然啦,誰願意送上門讓人打啊!另外,這可是他謀劃已久的計策啊。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要的就是讓劉備士氣覆滅。

實在熬不住鬼熱的天氣,劉備決定大軍開拔,前往森林避暑。

機會,機會來了!經過一場試探性進攻,陸遜決定反攻了。

光,火光,不!那是勝利之光;火,火龍,七百里長的火龍!陸遜一把火,把劉備這條龍給燒了。

(嗯,陸遜也要唱《小蘋果》了:點亮我生命的火,火火火火)

結局

劉備全軍覆沒,兵死將亡,連自己都差點被活捉,敗逃白帝城去了。

蜀國經此一役,國力幾乎耗盡,劉備也在第二年羞愧而死。

狂,總是以生命為代價。

因為狂就會輕視他人高估自己,代價必然高昂慘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在寫到關羽之死時,羅貫中一定是痛哭流涕的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一直有一個疑問在心頭,那就是:弱小的孫吳,是怎麼與曹魏、蜀漢三足鼎立的?確實,縱觀《三國演義》全書,你會覺得不管是曹魏還是蜀漢,都是猛將如雲、良謀如雨,可是孫吳,卻是一片...

關羽到底該不該死,孫權該殺他嗎?

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生擒劉備大將關羽。不久之後,孫權殺關羽,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兩年後,劉備稱帝,以「為關羽報仇滅東吳」為口號,發動了夷陵之戰。雖然夷陵之戰東吳戰勝,但是,蜀吳交戰...

蜀漢風雲事件2——夷陵之戰

三國時期有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不僅規模很大,影響也都帶有決定性的作用,夷陵之戰決定了劉備最後的結局——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

《小劉說三國》三國第一人——陸遜其人

有多少讀者看見我這個標題就驚呆了,陸遜何許人也?大家都知道在三國鼎立之時,蜀漢劉備謀有臥龍鳳雛,武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北魏曹操謀有荀彧奉孝,武有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