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司馬徽說這話的真正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司馬徽(?—208年),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

東漢末年名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

有「水鏡先生」之稱。

司馬徽為人清雅,學識廣博,有知人之明,並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龐統等人,受到世人的敬重。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當諸葛亮跟隨劉備離開時,水鏡先生目送他們離開後說了一句「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這是為什麼呢?這句話隱含著很深的韻味。


從天下大勢上看,此時曹操已經大敗袁紹,統一北方,打敗袁紹意味著曾經群雄割據,諸侯在戰亂中的平衡已經被打破,成為曹操一家獨大之勢。

南方各諸侯之力都不得與曹操抗衡。

所謂不得其時,其意便是如果劉備與孔明或早相識幾年,征伐天下就沒有這麼難了。

試想假如劉備從陶謙提領徐州時,有諸葛亮在身旁,曹操能拿下徐州嗎!此時若有諸葛亮在旁,定會在群雄逐鹿中定能得到更大地盤。

而今,曹操卻已經擁有一統天下的實力,其他諸侯,憑實力單獨已經絕對不可能與曹操抗衡了。

而此時劉備駐紮新野小城,兵不過數千,又怎麼有實力和已經傭兵五十多萬戰將上千的曹操抗衡呢?

此時,劉備還面臨著荊州蔡冒蔡氏的威脅。

想在這種情況下,得到天下豈不是笑談嗎!江東孫策勢力也絕不可小覷,從當年項羽帶領江東子弟,打天下之時,便一直流傳著江東子弟多才俊。

劉備想成就大業這些勢力哪個都不敵。

正如水鏡先生所料,劉備、諸葛亮傾其一生征伐天下,最後還是半途而廢!這說明了一點,便是只能三分天下,而劉備沒有攻取天下的實力。

有另一種相反說法,便是如果諸葛亮得其主,又得其時,那便是劉備得徐州之後,諸葛亮輔佐,定會壓制曹操勢力壯大,然後以袁術稱帝為由,南征袁術得淮南,再西取荊州這樣一來劉備便是可以做到聯合袁紹滅到曹操。

這樣天下方可大定。

一統天下的便是劉備了!

水鏡先生認為,諸葛亮投奔劉備太晚了。

加上劉備此時已經將近五十,此時的劉備還是沒有任何地盤,想攻取天下,哪是幾年十幾年就可以完成的呢!曹操已經統一北方,赤壁之戰後醒悟,統一天下絕不是十年二十年之功,是幾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實現。

「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這簡直就已經將後來的歷史給定格了。

事實上也確如此,諸葛孔明先生儘管滿腹經綸,神機妙算,然終其一生鞠躬盡瘁,仍未能實現劉備的復興漢室、匡扶天下之理想,讓後人留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嗟嘆。

身前已知身後天下事,水鏡先生實乃高人!他在評論徐庶離開劉備之前走馬薦諸葛這件事時所說的另一句話「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來嘔心血也?」,也充分暗示了孔明出山之後的命運和結局。

「臥龍雖得其主,而不得其時也。

」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設水鏡就是為武侯的運命作鋪墊,襯託了「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

只因先主叮嚀後,星落秋風五丈原。

」使讀者不會因為讀到上方谷時孔明六出祁山病逝而太傷悲和遺憾,更能接受的是命中注定。

還有就是那時人對古代名人是敬重的,「不得其時」說明武侯有大才卻因在的時代而失敗,敗不在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最神秘的4個預言竟全應驗 難道只是巧合?

三國雖然戰亂紛紛,不如秦、漢、唐等大一統王朝對歷史的影響,但它卻是眾人最為熟悉的歷史階段,甚至沒有之一。直到今天,幾乎所有人都能說出三國中的很多人物,曹操、諸葛亮及關羽等人,更是家喻戶曉的大牛。...

Ⅱ《三國》與龍井

「水鏡先生,小葉苦丁還有嗎?我孔明幾日不喝,現在饞的很吶。」未見人影,倒是先聞其聲了。司馬徽此時正在菜園裡翻土施肥,抬手招呼道:「臥龍,我在這呢。別光想著占我的便宜啊,來,幫我把這塊地松鬆土,等...

三國只是此人的一盤棋局?

最近有很多粉絲私信扯淡君,說扯淡君只談武將不談謀臣,這扯淡君冤枉啊,這鍋我可不背的啊!今天扯淡君就來跟大家分享分享三國中最強的智者,或者說,天才? 要說在到三國時期的最強智者,大多數人都會說是,...

三國竟是他下的一盤棋!他是誰?

今天就先來扒一扒三國大隱士司馬徽和他的朋友圈。當今社會局勢比起春秋戰國與三國來說,簡直就是毛毛雨。要想預判東方巨龍的崛起與騰飛,必定要把握歷史的脈搏。我們相信:大道至簡,殊途同歸,歷史總是有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