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曾「六出祁山」伐魏,歷史上諸葛亮進行了多少次北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家所熟知的《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曾「六出祁山」,進行伐魏大業,但是次次都不能成功。
最終病逝五丈原,壯志未酬,身先死,留下了千古遺憾。
而魏延還因此無辜的背了個大黑鍋,成了害死諸葛亮的罪魁禍首,成了腦有反骨,必會造反之人,讓人嘆息呀。
那麼歷史上的諸葛亮進行了多少次北伐呢?按照《三國志》記載,諸葛亮總共進行了五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在建興六年(公元228年)春天,諸葛亮採用聲東擊西的策略,謊稱要出兵斜谷道進攻郿縣。
郿縣,根據地圖我們可以看到,蜀軍如果得了郿縣就可以直逼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所以,曹軍必然相信蜀軍兵出斜谷道的傳言,會派重兵阻截。
諸葛亮也讓趙雲、鄧芝率領疑軍從斜谷道出兵,吸引曹真主力,自己則率領蜀軍主力進攻祁山,第一次兵出祁山。
諸葛亮所到之處,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隨即反魏附蜀,可見蜀國當時還是深得民心的。
而魏國是魏明帝曹睿親征,前往長安督戰,命令張郃率領步騎軍五萬人前往街亭方向迎擊蜀軍。
《三國演義》中的「馬謖失街亭」,就是此時發生的。
張郃率曹軍在街亭大破馬謖軍,讓諸葛亮之後不得不揮淚斬馬謖。
同時,趙雲本就是以疑兵吸引曹真主力,自然是寡不敵眾,在箕谷失利。
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宣告失敗。
第一次北伐失敗,並非蜀軍有什麼糧草不濟的困難,蜀軍的部署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唯一的原因就是蜀軍將領和軍隊的整體實力跟曹魏軍相差太遠。
而魏國也非常重視諸葛亮的北伐,魏明帝親赴長安督戰,分兵阻擊蜀軍的進攻,還取得了勝。
由此可見,當時如果不是蜀國太弱,就是諸葛亮真的不善於用人。
第二次北伐,在建興六年(公元228年)冬天,諸葛亮趁魏軍主力東下攻打吳國,關中兵力虛弱時,再次發動北伐。
蜀軍這次兵出散關(今陝西省寶雞市西南方),走當年韓信兵出漢中時的故道,目標也同樣是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東向)城。
和韓信不同的是,這次蜀軍被曹真派遣的魏軍大將郝昭力據於陳倉城下,而諸葛亮勸降郝昭失敗,只能率軍力戰二十餘日,還是不能攻克陳倉城,因糧草不繼,不得已只能退還漢中。
此次北伐,唯一的亮點就是斬殺了前來追擊的魏將王雙。
吐槽一下,最近播放的一部很火的電視劇明顯不尊重史實麼,郝昭可是沒有丟失過陳倉城的,曹真能力也是很強的,這都被黑到海闊天空了。
第二次北伐失敗,主要原因就是曹魏不像當年項羽派遣的章邯,而是早有準備,守住了陳倉前的谷口。
只能嘆息諸葛亮生不逢時了,曹魏主力都不在的時候,都打不過了,可見這實力不是差一點半點了。
否則,計策到位,再出個樊噲之類的猛將,衝垮曹軍,陳倉不就拿下了。
第三次北伐,在建興七年(公元229年)春天,諸葛亮派遣大將陳式攻打武都(今甘肅省成縣附近)、陰平(今甘肅省文縣附近)二郡。
雍州刺史郭淮率曹軍救援,諸葛亮親自率軍從建威(今甘肅省西和縣西)出兵,將郭淮擊退。
這次北伐算是一次小的成功,漂亮的進行了一次圍點打援的軍事行動,並且占領了二郡。
第四次北伐,在建興九年(公元231年)年初,諸葛亮親率大軍進攻祁山,這次是第二次出祁山。
在這次北伐中,諸葛亮使用了發明的「木牛流馬」來運輸糧草。
這次北伐期間,魏軍主帥曹真病重,司馬懿接任,都督關中諸將,抗擊諸葛亮的進攻。
諸葛亮因為缺糧,遵循「因糧於敵」的原則,趁機收割了上邽(今甘肅省天水縣)地區的麥子。
司馬懿得知消息,追擊諸葛亮到了鹵城(今甘肅省天水市與甘谷之間),因為曹軍進攻失利,就地紮營進行防守,也就是在這裡,司馬懿被譏諷為「畏蜀如畏虎」。
當然,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最終還是失敗了,史書上給出的原因還是缺糧。
其實吧,這次北伐消耗了幾個月的時間,要是蜀軍實力足夠,早把魏軍給趕到海里餵大魚了,蜀軍還可以在海邊吃頓海鮮大餐。
而諸葛亮每次面對防守,都無計可施,應該怎麼理解呢?好在,這次北伐撤軍途中,射殺了魏國大將張郃,也算是一點小小的安慰。
第五次北伐,在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年初,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道,就是第一次北伐時,趙雲率領疑兵出擊的線路。
諸葛亮順利占據了武功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南),並在渭濱屯田,與司馬懿相持於渭南。
同時,還約定吳國共同發兵伐魏,東西夾擊魏國。
也就是這次北伐期間,發生了諸葛亮給司馬懿送巾幗婦人的服飾,想激怒司馬懿出戰的故事。
但是,司馬懿忍辱據守不出,並以「千里請戰」的妙計平息手下將領的憤怒。
這讓我們在嘲諷司馬懿的同時,感覺到司馬懿這胸襟氣量,也著實的讓人讚嘆。
三國最終歸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諸葛亮這次北伐本來打算在魏國境內長期駐紮下去,種糧自給自足,解決北伐的糧食問題,但終因操勞過度病重,卒於軍中,時年五十四歲。
第五次北伐也因此以失敗而告終。
探究諸葛亮五次北伐均告失敗的原因,主因還是蜀國實力不夠;其次是魏國君主英明,實力強盛,魏國對蜀漢的防禦時刻都沒有放鬆。
而諸葛亮的《隆中對》再厲害,也只能三分天下,無望統一中原。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雖然有點冤枉了廖化,但是也反應出了蜀漢中後期,優秀將領已經很少的現實,趙雲跟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已經是年近七旬的高齡。
蜀中雖然是產糧區,但是經過了東漢末年連續的天災人禍,人口已經凋敝的非常嚴重了,遠遠無法跟占據中原的曹魏政權相比,所以,多次北伐都糧草不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曹魏占據中原地區,人口三國中最眾,軍隊數量也比蜀吳之和都多,並不畏懼分兵抗據孫劉聯盟。
曹魏的皇帝,也要比項羽明智的多,懂得如何籠絡將領,安撫民心,內部相對項羽時,要團結的多。
這都給諸葛亮北伐造成了不小的困難。
諸葛亮想要伐滅曹魏的最好機會,是五虎將皆在,關羽據守荊州之時。
此時,連吳抗魏,東西線三路並進,一起北伐,也許可以對曹魏造成比較大的打擊,至少蜀漢趁機占領關中之地,是可能的。
而關中定,就可以仿效當年劉邦平天下之勢,蜀國的優勢要大於吳國。
可惜,前有關羽大意失荊州,後有劉備敗走白帝城,造成蜀漢無望,又是誰的過錯呢。
諸葛亮的政治才能,要遠高於漢初劉邦時的韓信,可以幫劉備將蜀川治理的井井有條,經濟也獲得大的發展。
特別是劉備託孤之時,政治覺悟奇高,而韓信卻最終不免死於呂后之手。
軍事才能上,諸葛亮雖然稍遜於韓信,但也是古往今來少有的軍事大家。
只是可惜了,雖然,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品格照耀古今,但終究未能實現光復漢室,一統江山的願望。
趙雲箕谷之戰究竟敗沒敗?和張遼逍遙津之戰比呢?
諸葛亮第一北伐,對外宣稱由斜谷道取郿,讓大將趙雲和鄧芝做疑軍,據箕谷,吸引曹軍主力,而諸葛亮親率蜀漢軍主力,進攻祁山。結果,趙雲因為兵弱敵強,在箕谷和曹軍主力曹真作戰,失利了,這是趙雲第一次單獨...
諸葛亮五次北伐,不取長安直逼隴右,毛主席是這麼分析的
喜歡三國的朋友都知道諸葛亮為了統一中原,對曹魏發動了五次北伐戰爭。劉備亡故後,曹魏開始將主要精力用來對付孫吳。此時曹魏的關中、隴西等地軍備鬆懈,而蜀軍卻在經歷過南征和兩年操練,軍力已經大大的提高...
他是諸葛亮北伐最大對手,嚇退孫權連司馬懿都怕他可惜英年早逝!
「北定中原,還於舊都」,這是諸葛亮平生的理想。諸葛亮六次北伐,要滅掉曹魏,回到洛陽重建大漢江山竭盡心智,卻難遂心愿。坐鎮洛陽的魏明帝曹叡,自然是他最大的對手。諸葛亮六次北伐的失敗,與他有著很大的...
出師未捷身先死,六出祁山是否真,諸葛亮幾齣祁山?
總是說諸葛亮「六出祁山」,百折不撓尋找一切出兵機會,盡忠盡節直到公元234年8月病死五丈原軍中。諸葛丞相真的是「六出」祁山麼,他的進攻方向是從漢中向西北,但不是每次都是必出祁山,還有司馬懿是在諸...
諸葛亮為何六次北伐全部失敗,真相驚人,死後司馬懿稱他天下奇才
諸葛亮接受劉備的遺命以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聯合吳國共同抗擊魏國,這是由於在夷陵之戰之後荊州的歸屬問題已經確定了,吳蜀之間的矛盾逐漸緩和,但是他們和魏國的矛盾卻逐漸加深,因此諸葛亮想要聯合吳國共同...
諸葛亮北伐到底有沒有必要?如何看待諸葛亮北伐?
諸葛亮北伐,指的是從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蜀漢丞相諸葛亮,率領蜀軍先後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最終因積勞成疾,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享年54歲。至此歷時6年之久的北伐結束。關於諸葛亮北伐這...
諸葛亮到底幾齣祁山?史書告訴我們肯定不是六次
諸葛亮六出祁山這種說法出自於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的成名作《三國演義》。這本暢銷了幾百年的章回體小說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影響力遠遠超過了作為正史流傳千古的《三國志》,以至於很多人將《三國...
除了司馬懿,魏國還有2個人讓諸葛亮深感畏懼,第2個十人九不知
三國時代,群雄逐鹿中原。魏蜀吳三國為了爭奪天下,各自廣攬天下英雄為己所用,一大批謀臣勇將應運而生,用自己的智謀和勇武,為各自主公建功立業。蜀國丞相諸葛亮,是盡人皆知的天下奇才。然而山外青山樓外樓...
歷史上諸葛亮並沒有六出祁山!
三國里的諸葛亮真有六出祁山這回事?不,正史中諸葛亮並沒有六出祁山!先引凌雲雕龍關於祁山、岐山地理位置的片段:「祁山與岐山不同,岐山為山名,位於今日陝西省岐山縣東北附近,古公亶父曾率領周室遷居於此...
諸葛亮北伐中原,出兵祁山僅兩次!有一次還是被曹魏追過來的
諸葛亮平定南方之後,為了蜀漢大業,統一中原,開始北伐。諸葛亮北伐的決策,是貫徹落實《隆中對》策,北定中原,興復漢室,是成就霸業的正確軍事舉措和重要戰略方針。而現在很多人習慣用「六出祁山」來稱謂諸...
諸葛亮六出祁山,為什麼沒有打敗司馬懿?
熟讀三國歷史,大家因受到《三國演義》的深遠影響,導致大家都認為司馬懿是諸葛亮的手下敗將,論智慧,論兵法,論謀略,諸葛亮都遠勝於司馬懿一籌,什麼「空城計」、「火燒上方谷」等等,甚至諸葛亮死後,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