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真的很笨嗎?歷史上真正的阿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禪(shàn)並非「昏君庸主」!!

三國蜀漢後主劉禪,其為「昏君庸主」,已成千古定論。

然而考諸史實,推於事理,我認為這一千古定論尚可商榷。

蜀漢是三國時代最弱小的政權。

它地狹民少,國力單薄,與魏、吳雖稱鼎足而三,但自劉禪即位後,實際上是在危局下支撐。

而蜀漢在劉禪治下,國祚延續達四十年之久,幾乎與其敵國曹魏共存亡。

四十年中,蜀漢人材得其所用,政權基本穩定,而且對魏始終以攻為守,戰略上處於主動。

這是基本史實,不應否認。

而人們所以認為劉禪「昏庸」,則主要是出於如下看法:

第一,劉禪在政治上毫無主見,無所作為,其四十年在位,完全仰仗諸葛亮等輔臣;

第二,劉禪在其執政後期寵信佞臣黃皓,導致政治腐敗,這是蜀漢亡國的根本原因。

我認為,這些看法是片面的。

先說劉禪在蜀漢政權中的作用。

劉禪一朝,確實人材濟濟。

位至丞相、尚書令、大將軍的重臣,先後有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姜維等。

諸葛亮自不待說,是三國時代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史稱「識治之良材,管、簫之亞匹。

」(1)蔣琬、費禕、董允也因其賢良,時人將他們與諸葛亮並稱為「四相」、「四英」。

(2)姜維則「敏於軍事」,(3)是諸葛亮死後蜀漢伐魏的主帥。

此外,還有一大批獨當一面的能臣良將,如「鄧芝在東,馬忠在南,平(王平)在北境,咸著名跡」。

(4)所以,後世有「時蜀官屬皆天下英俊」(5)的評論。

無可否認,逆境中的蜀漢政權,能保其四十年基業,很大程度上確實得力於這些輔臣。

歷史及後人評價:

諸葛亮: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司馬昭: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

陳壽: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昬闇之後,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禮,國君繼體,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則革稱建興,考之古義,體理為違。

又國不置史,註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靡書。

諸葛亮雖達於為政,凡此之類,猶有未周焉。

然經載十二而年名不易,軍旅屢興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沒後,茲制漸虧,優劣著矣!

羅貫中:祈哀請命拜征塵,蓋為當時寵亂臣。

五十四州王霸業,等閒拋棄屬他人。

魏兵數萬入川來,後主偷生失自裁。

黃皓終存欺國意,姜維空負濟時才。

全忠義士心何烈,守節王孫志可哀。

昭烈經營良不易,一朝功業頓成灰。

但是,上述事實說明什麼呢?我認為,應該說明劉禪政治上的明智,知人善任,而不應反而說明劉禪的「昏庸」,即所謂毫無主見,無所作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