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鏡子上發現怪事,學士幫他解惑,皇帝感慨:宰相當用讀書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格瓦拉同志
宋太祖趙匡胤開國後推行「重文抑武」的國策,這固然是出於對藩鎮割據、武夫跋扈現象的矯正,同樣也有為萬世開太平的宏圖大志在其中。
然而趙匡胤畢竟出身行伍,建國之初所重用的文官也多由小吏提拔而來,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讀書人。
讓宋太祖真正認識到讀書人有大用的事件,還要等到他即位後的第六個年頭,而「導火索」卻是一件出人意料的小事。
趙匡胤稱帝之初用的年號是「建隆」,但僅用了三年就覺得過於普通,所以便給宰相趙普等人下達命令,讓他們選取一個前朝從未出現過,而且聽上去既響亮、意思又吉祥,還要顯得高端大氣的年號,以體現出新朝新氣象。
趙普雖是宰相,但由於是小吏出身,讀的書並不多,雖說只讀過半部《論語》的段子嚴重失實,但知識面肯定是趕不上翰林院那幫學士,所以取年號這件事讓他很頭疼。
按說如此重要的政治任務,趙普最應該去求助翰林院的學士們,讓他們發揮「特長」,幫自己選一個最中意的年號。
但不知道趙普是出於何種考慮,根本就沒去找他們求助,而是關起門來請幕僚們幫忙,讓他們翻書找靈感。
還真別說,幕僚中也有個別有點水平的,竟然在《易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一句中找到靈感,便跟趙普建議取年號為「乾德」。
趙普雖然覺得這年號不錯,但不清楚什麼意思,便讓幕僚解釋。
幕僚便跟他講,「乾德」即「元德」,寓意開啟新時代、恩德普照天下,正好體現出新朝新氣象的意思。
趙普聽完後大喜過望,趕緊把他獻給皇帝,並向他解釋其中的含義。
宋太祖一聽也是很高興,所以很快便在天下頒行。
「乾德」的年號用了兩年多,一直沒人發表異議,直到宋太祖發現一件離奇的事情,才發覺自己上當。
原來,乾德三年(965年)北宋滅亡後蜀後,後蜀有不少的宮人被送入皇宮,並攜來不少梳妝用品。
某天閒來無事,宋太祖在後宮觀賞這批梳妝用品,偶然間發現一個舊銅鏡的背面鐫刻著「乾德四年鑄」的字樣,馬上便有點發蒙的感覺,在確認自己不是穿越後,趕緊找來趙普等人,質問他們這是怎麼回事。
趙普等人見狀也是大眼瞪小眼,半天也給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宋太祖心中很鬱悶,便將翰林院學士竇儀、陶谷等人招來詢問此事。
要說知識面,還是這幫學士們寬。
竇儀拿過銅鏡看了兩眼,便跟皇帝說:「這鏡子一定是前蜀(907-925年)年間物件,當年前蜀後主王衍曾用過『乾德』的年號(919-924年),鏡子應當是那個時候鑄造的。
」
宋太祖將信將疑,便派人查找關於王衍的資料,事實果然如此。
在了解真相後,太祖不禁由衷的感嘆:「如此來看,宰相最好還是要用讀書人來當!」以這件事為起點,此後宋太祖開始重用真正的讀書人,而兩宋期間一以貫之的「重文抑武」國策,大約也是起自這個時候。
太祖將改年號,謂宰臣等曰,須求古來未嘗有者,宰臣以乾德為請。
三年正月,平蜀,宮人有入掖庭者,太祖因閱奩具,得鑒背字雲,乾德四年鑄,大驚曰:「安得四年鑄此鑒?」以出示宰相,皆不能對。
乃召學士陶谷、竇儀問之,儀曰:「蜀主曾有此號,鑒必蜀中所得。
」太祖大喜曰:「作宰相須是讀書人。
」自是大重儒臣矣。
見《宋朝事實類苑·卷一》。
早在此事之前,竇儀就受到宋太祖的賞識,如今更因學問優博、通曉典故而受皇帝的器重,第二年開始便讓他主持貢舉,選拔讀書人為國效力。
可惜竇儀福薄命短,在這年冬天便因病去世,虛齡只有五十三歲。
宋太祖本想重用竇儀,如今見他猝然離世,心中非常難過,經常嘆息著對大臣們講:「老天為什麼這樣快就奪走我的竇儀啊!」此情此景,經常讓在場的臣僚唏噓感慨(「及儀卒,太祖憫然謂左右曰:『天何奪我竇儀之速耶!』蓋惜其未大用也。
」見《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傳第二十二》)。
資料來源:《宋史》、《宋朝事實類苑》、《續資治通鑑長編》等
宋太祖為何發出宰相須用讀書人的嘆息,又為何不用讀書人
公元964年,宋太祖趙匡胤乾德二年的一天,趙匡胤閒來無事,便踱入後宮,順便看看那些宮女們。他隨手拿起了一面宮女的銅鏡,忽然發現這面銅鏡背面居然有「乾德四年鑄」的字樣,瞬間吃了一驚:現在才乾德二年...
宋太祖為什麼如此重視讀書人,還得從一個年號說起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即表示年份的代號。一般由皇帝設立。在漢武帝之前是沒有年號的,都是以皇帝和天子的諡號為準。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為元狩,此後形成制度,而且總的來說,一...
宋朝皇帝被一面鏡子弄得懷疑自己,說句話讓宰相顏面掃地
趙匡胤建立宋朝後,做了16年的開國皇帝,用了三個年號,分別是——建隆,乾德,開寶。今天這個故事,就和年號有很大的關係。 趙匡胤做皇帝太容易,吃著火鍋,唱著歌,被人一通灌醉,醒過來——哇靠,誰給老...
趙普被畫大花臉,趙匡胤為何發出:宰相需用讀書人的感嘆?
中國北宋一朝文人輩出,蘇東坡、王安石、司馬光等文化名人群星閃耀。有趣的是,這些文化大家也是北宋的政壇明星。他們或是朝中重臣、或管理一方百姓,形成了文人治國的新氣象。那麼是什麼原因促成了北宋文人治...
一面普通的宮女梳妝鏡,引發了北宋政壇地震,也是重文輕武原因
熟悉北宋歷史的童鞋都知道,那是一個文學家、思想家輩出的時代,從根本上改變了五代以來「重武輕文」的吏治風氣,文人成為政壇的主宰。但從吏治走向文治這一重大改革,竟然起因於一面銅鏡,不禁感嘆,洪荒歷史...
趙匡胤換年號,讓趙普起,結果鬧出了大笑話
年號是古代用來編年的方法,有些皇帝一輩子只用一個年號,而有些皇帝遇到大事還會改個年號編年一下。宋太祖趙匡胤用過三個年號,在改第二個年號的時候還發生了一個十分有意思的事情。他讓當時的宰相想一個從來...
趙宋風流(十一)——宰相還須讀書人
趙匡胤要改年號,找來趙普等大臣們,讓他們定一個以前沒有用過的,最終確定了用「乾德」。乾德三年,大宋已平滅後蜀,一些後蜀宮人進入大宋宮廷。這一天,後宮之中突然出現一塊銅鏡,背面刻有「乾德四年鑄」字...
半部論語治天下,牛叉背後費思量
有人說,中國古代的趙宋王朝是歷史上讀書人幸福感和地位最高的時代,也是最自由的時代。古代史家評論一個王朝的成敗,通常有「文治」和「武功」兩個指標。俗語謂「強唐弱宋」,大宋朝「武功」方面似乎是不怎麼...
趙匡胤看著這面鏡子:難道我是穿越了嗎?
話說乾德三年(公元965年),趙匡胤在宮中發現了一面舊鏡子,背面刻了鑄造年份。乍一看吧,乾德年間的,最近鑄造的咋這麼舊呢?仔細一看,我去,竟然寫的是「乾德四年鑄」。
宋太祖出身武將卻善於看書學習,一次小小懲戒卻發現了趙普的忠心
宋太祖趙匡胤雖然出身於武將,但是很喜歡讀書,跟那些憑軍功殺出來的大老粗是不一樣的。即使在行軍打仗的時候,也是手不釋卷,聽說哪有奇書,不惜千金也一定要買到,當年他還在後周,做統軍大將的時候,跟隨...
半部《論語》真有治天下之功?
論語是一部用來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論行事的著作,被奉為儒家經典,名列《四書》之首。儒家學說的後人們更是用「半部論語治天下」來強調《論語》的價值跟重要性。那麼「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究竟是何出處?
北宋開國功臣趙普生平簡介 趙普是怎麼死的
趙普(922年-992年),字則平,幽州薊人,後徙居洛陽,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開國功臣。 早年曾被劉詞闢為從事,後擔任趙匡胤(宋太祖)的掌書記。顯德七年(960年),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