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劉備大敗,陸遜為何不乘勝追擊消滅蜀漢?原因其實很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 | super

夷陵之戰,劉備軍大敗而歸,兵馬損失慘重,蜀主劉備乘夜逃跑,還被東吳部將孫桓帶兵追殺,所幸部下拚死保護,劉備才得以逃回永安。

當時,吳軍完全可以趁著劉備兵敗之際,舉兵反攻永安以擴大戰果,甚至可攻入成都以消滅蜀漢,可他們為什麼沒這麼做呢?或者說,東吳是否有想過這麼做呢?

夷陵之戰

當然是想過的。

據《三國志》記載:又備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

權以問遜,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

即當時東吳將領徐盛、潘璋、宋謙等人都向孫權上表請求追殺劉備,孫權詢問了大都督陸遜的建議,而陸遜覺得不可,當然除了陸遜,朱然、駱統等人也覺得不可,他們都認為曹丕可能會打過來

於是,孫權決定和劉備停戰,全力防禦曹魏的來襲,遂大都督陸遜只派了李異等將領帶小部隊追擊,大部分吳軍都去布置防禦工作了。

陸遜

果然他們所料沒錯,曹丕發三路大軍征伐東吳,曹休、張遼等將出兵洞口,曹仁出兵濡須塢,曹真、夏侯尚等將出兵南郡。

還好吳軍是有所準備的,猛將朱桓大敗曹仁軍隊,扭轉了整個戰局,導致了魏軍無功而返。

不久之後,孫權竟然派出使者主動聯繫劉備,歸還了物資以「賠罪」,請求再結盟好。

至此,蜀漢和東吳邊界確實基本沒動過刀兵,雙方都很遵守承諾。

孫權

以上是史實,那麼,接下來簡單分析分析東吳不乘勝追擊的原因吧。

其一,東吳很無奈,並沒有強到能兩面應敵,曹魏又豈會坐視不理?

夷陵之戰開打之際,曹丕估計就在盤算著找誰下手了,孫權要是真率大軍去攻取成都,曹丕肯定在背後襲擊,而東吳還沒有強到能兩面應戰的地步。

來回顧下東吳過往的戰役你會發現,孫權總是聯合一方而對戰一方。

赤壁之戰是聯合劉備對抗曹操;數次合肥之戰也是聯合劉備對抗曹操;攻取荊州之戰則是聯合曹操對抗劉備;夷陵之戰也是聯合曹丕對抗劉備;之後的石亭之戰等等則又是聯合劉禪對抗曹丕或曹睿了。

這是吳主孫權聰明的地方,也是孫權無奈的地方。

曹丕

至於曹丕為什麼不攻打成都,趁機剿滅劉備呢?本篇就不做分析了哈。

其二,永安已經是蜀漢地界,而且趙雲已經帶兵入駐,難以一時攻下。

據《三國志》記載: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可見,蜀將趙雲已經帶兵從江州趕到了永安,而且永安居高臨下,確實難以一時攻下,一旦久攻不下,那邊山脈綿綿,糧草如何應付,豈不將陷入僵局?

趙雲

其三,要攻下成都,起碼一兩年吧!

劉備當時攻下成都並占領全境用了多久?約三年。

蜀軍再怎麼弱,也不會比當時的劉璋差吧?即使孫權全軍進攻,沒個一兩年不可能攻下來,甚至可能被蜀軍打敗。

其四,三足鼎立,少了誰都難以穩固。

設想下幾種情況:

一、吳軍用時一年消滅蜀漢,此時兵力自然折損大半,而曹丕以逸待勞,全線進攻,荊州幾郡還守得住???

二、吳軍在攻打成都之際,曹丕也發兵漢中,蜀漢被消滅後,益州被曹丕和孫權平分,然後雙方誰會贏?

三國地圖

所以,孫權是不會主動發兵打蜀漢的,相反他還去向劉備「道歉」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搞笑之劉備自白書:平生最恨別人說他不行!

人們對劉備歷來褒貶不一。誇他的人把他捧上了天,什麼寬宏大量、禮賢下士、愛民如子、千古仁君之類的好詞一股腦全往他身上扔。罵他的人又把他使勁往下踩,陰險狡詐、兩面三刀、假仁假義、實足的偽君子,簡直比...

夷陵之戰經過

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清代時避諱改稱彝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君主劉備對東吳發動的戰役,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221年7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立刻以替大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氣勢...

劉備伐吳的夷陵之戰,成全了諸葛亮與陸遜嗎?

三國大家都很熟悉吧,由於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肯定很多人還是把蜀漢當成正統。最後看到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肯定都扼腕嘆息吧。那麼蜀漢為什麼不能統一呢?歸根到底是人才太少了,甚至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

如趙雲參加夷陵之戰,會扭轉戰局嗎?

劉備為給關羽報仇,也為了重新奪回荊州,不惜舉全國之力東征孫權,孫權看到劉備來勢洶洶,非常害怕,向劉備求和,劉備拒絕了,隨後,雙方在夷陵展開大戰,劉備連營七百餘里,屯紮四十多座營寨,最終因為輕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