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小傳:我是一個高尚的、純粹的、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白求恩小傳:我是一個高尚的、純粹的、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1890年3月4日】128年前的今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出生
白求恩(1890年3月4日-1939年11月12日)
【結婚又離婚】
1890年3月4日,白求恩出生於加拿大的安大略省,祖先是蘇格蘭人。
1916年(26歲),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畢業,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同年,加入加拿大皇家海軍成為一名中尉軍醫,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後,白求恩在美國底特律行醫。
1923年(33歲),到蘇格蘭愛丁堡參加英國外科醫學會會員考試時,結識了當地的22歲的弗蘭西絲,二人相戀。
1924年結婚,定居底特律。
1926年,白求恩患肺結核,認為不能把病傳染給妻子,獨自前往紐約的療養院治療,妻子回到愛丁堡,一年後離婚。
【復婚又離婚】
白求恩在自己身上試驗「人工氣胸療法」,並發明了一系列的胸外科手術器械,如「白求恩肋骨剪」。
康復後,他給弗蘭西絲去信,二人於1928年在蒙特婁復婚。
白求恩在蒙特婁任胸外科醫生,開始接觸了共產主義思想。
1931年1月,白求恩在《加拿大醫生》雜誌發表一篇文章《從醫療事業中清除私利》:「窮人有窮人的肺結核,富人有富人的肺結核。
窮人得了它就會死去,而富人卻能活下來。
」
由於白求恩過於專注工作,1933年與弗蘭西絲再次離婚。
兩人沒有子女,但仍然保持著通信聯繫。
【願意去中國的反法西斯志願者】
1935年10月,白求恩加入了加拿大共產黨。
1936年10月29日至1937年5月,白求恩作為反法西斯志願者,率領一支加拿大醫療隊,投身西班牙內戰。
他創辦了一個移動的傷員急救系統,是日後被廣泛採用的移動軍事外科醫院的雛形。
為了搶救失血過多的傷員,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運輸血液的方法。
1937年7月30日,白求恩參加美國洛杉磯醫療局舉行的歡迎「西班牙人民之友」宴會,遇到了中華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的陶行知。
陶行知介紹了中國的抗日戰爭形勢,白求恩當即表示:「如果需要,我願意到中國去!」
【十輛大車的醫療物資】
1937年12月,受美國共產黨和加拿大共產黨的派遣,受國際援華委員會的資助,白求恩組建了加美醫療隊。
醫療隊共三人,除白求恩外,有加拿大籍女護士簡·伊文,美國外科醫生帕森斯。
1938年1月,加美醫療隊攜帶一批藥品和手術器材,抵達中國。
醫生帕森斯留在了武漢國統區,而白求恩決定去幫助中國共產黨。
2月,經周恩來安排,白求恩與伊文和運送醫療物資的數十輛大車離開武漢,經戰亂中的河南、陝西,運到了臨汾附近的八路軍總部。
3月31日,白求恩抵達延安。
第二天,會見毛澤東。
【留在中國的土地里】
1938年5月,白求恩率一批醫護人員離開延安,前往晉察冀邊區,成了一名戰地醫生。
而簡·伊文留在了陝甘寧晉綏邊區,後於1939年初赴皖南新四軍總部工作半年。
1939年10月29日,在淶源縣摩天嶺戰鬥中,為一名腿部受重傷的傷員做手術,一片碎骨刺破了白求恩的中指。
3天後,白求恩為一名頸部患丹毒合併蜂窩組織炎的傷員做手術,手指傷口遭到感染。
11月12日,因敗血症在河北省唐縣黃石口村去世。
白求恩在中國共1年9個月17天,曾創下冀中齊會戰鬥中,在69個小時內為115名傷員動手術的紀錄。
1939年12月1日,延安舉行了白求恩追悼大會。
他的遺體葬在唐縣,1949年遷葬到石家莊的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留在中國人的心中】
1939年12月21日,毛澤東為八路軍政治部、衛生部將於1940年出版的《諾爾曼白求恩紀念冊》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紀念白求恩》。
文中說:「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於人民的人。
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
這篇文章後來和毛澤東的另外兩篇文章《為人民服務》和《愚公移山》,一起成了所有中國人都要背誦的「老三篇」。
白求恩的名字也因此而家喻戶曉。
他在加拿大遠不如在中國有名。
1970年,中加建交,加拿大政府購下他的舊居,布置成了「白求恩紀念館」。
1996年,白求恩故居被列入加拿大國家文化遺產。
白求恩被列入加拿大醫學名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