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臨終寫下書信 聶榮臻讀罷潸然淚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38年8月,白求恩在五台山松岩口「模範醫院」手術室進行手術。

1938年8月,白求恩在五台山松岩口「模範醫院」手術室進行手術。

77年前的11月12日,當毛澤東得知加拿大、美國援華醫療派遣隊的白求恩大夫,在晉察冀前線不幸以身殉職的消息,萬分悲痛,夜不能寐,親筆撰寫了《學習白求恩》(後收入毛選四卷,題名為《紀念白求恩》),寫道——「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

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他。

「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發明醫療器具「白求恩肋骨剪」至今沿用

白求恩1890年出生於加拿大格雷文赫斯特的小鎮,26歲獲得醫學博士學位,32歲獲英國愛丁堡皇家醫學獎,他曾兩次入選美洲胸外科協會執委會成員,並任美國胸外科學會理事。

他創造和設計了不少醫療器具,他發明的「白求恩肋骨剪」至今仍在世界各國沿用。

1936年德意志法西斯武裝干涉西班牙革命時,他隨加拿大志願軍開赴前線,並創製了被譽為「軍事醫學偉大發明」的流動採血和輸血設備。

率隊援助中國「請毛主席派我去前線」

1937年,白求恩在美國邂逅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當他得知,中國爆發全面抗戰,共產黨軍隊戰鬥慘烈,醫療條件很差,醫護人員不足時,當即表示:「你們那裡需要我這樣的醫生,我很快會去中國!」

1938年1月8日,白求恩受加拿大和美國共產黨派遣,率領醫療隊趕赴中國。

他謝絕了國民黨方面的挽留,由周恩來安排護送從武漢直達延安。

當晚,毛澤東高興地接見了他,毛澤東說,感謝你不遠萬里來支持中國的抗戰,你可是我們的「寶貝」,就留在邊區軍醫院吧。

白求恩馬上示意翻譯表達他的意見:請毛主席派我去前線,那裡更需要我!

火線救死扶傷「你們要拿我當機關槍使」

白求恩帶領的戰地流動醫療隊,出入火線救死扶傷。

為減少傷員的痛苦和殘疾,他要求把手術台設在離前線最近的地方。

1938年11月八路軍359旅在廣靈公路伏擊日軍,他將急救站設在離前線不到5公里的地方。

在40多個小時裡,他連續做了71台手術。

1939年2月,為配合八路軍120師挺進冀中,4個月裡,他行程700多公里,做手術315台。

在著名的齊會戰鬥中,他的手術台設在離前線僅3.5公里的一座廟裡。

敵人的炮彈炸塌了圍牆,他仍堅持為115名傷員做了手術,持續時間長達69小時。

這時,他已年近50歲,自己還兩次為傷病員輸血,每次300毫升。

他總是說:「你們要拿我當一挺機關槍使。

白求恩在援華期間曾在美國《進步周刊》上發表過中國抗日戰爭題材的小說《中國肥田裡的穢草》,通過講述日本人占領華北,實行「三光」政策,激起中國貧苦農民無比憤怒和反抗的故事,從文化道義方面聲援了中國人民的正義戰爭。

受到致命感染「遺憾不能看到新中國誕生」

1939年11月1日,白求恩正準備隨軍轉移時,從前線送來一名患頸部丹毒合併蜂窩組織炎的傷員,這屬於外科烈性傳染病。

白求恩立即進行手術搶救。

就在白求恩為傷員縱橫切開傷口時,手套被手術刀劃破,帶傷的中指受到致命的細菌感染。

11月7日,黃土嶺戰鬥打響時,白求恩的肘關節下發生轉移性膿瘍。

但他堅持要到前線去。

天下著雨,山路非常泥濘,他折了根樹枝作拐杖,冒著嚴寒,迎著炮火走了30多公里,這時,他的體溫已升到39.6℃,但他要求把重傷員都送到自己這裡來。

聶榮臻多次命令白求恩立即到軍區後方醫院治療!又派來醫療隊採取一切緊急措施,但他的病情仍不見好轉。

這時,白求恩左臂已變成黑色,醫生建議截肢。

白求恩搖搖頭,平靜地說:「沒必要為我截肢了,我得了敗血症……請轉告毛主席,感謝他和中國共產黨對我的教育,遺憾的是我不能親眼看到新中國誕生了……」

最後一封書信 「我惟一的希望就是多做貢獻」

1939年11月11日清晨,白求恩頑強地坐起來,用顫抖的手給聶榮臻寫了一封信。

親愛的聶司令員:

今天我感覺身體非常不好,也許我要和你們永別了!請你給加拿大共產黨總書記蒂姆·布克寫一封信……告訴他們,我在這裡十分快樂,我惟一的希望就是能夠多做貢獻。

也要寫信給美國共產黨總書記白勞德,並寄上一把繳獲的戰刀和一把中國大砍刀,告訴他我在這邊的情形……隨信把我的照片、日記、文件寄過去……用林賽先生送給我的18美金作寄費……

請求國際援華委員會給我的離婚妻子坎貝爾夫人撥一筆生活款子,分期給也可以。

我對她應負的責任很重,決不能因為沒錢而把她遺棄了。

還要告訴她,我是十分內疚的,並且曾經是快樂的。

……

你們每年要買250磅奎寧和300磅鐵劑,用來治療瘧疾患者和貧血病患者。

千萬不要再到保定、天津一帶去購買藥品,那邊的價錢要比滬、港貴兩倍。

最近兩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義的日子。

在這裡,我還有很多話要對同志們說,可我不能再寫下去了。

讓我把千百倍的謝忱送給你和千百萬親愛的同志們!

諾爾曼·白求恩

聶榮臻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讀罷不禁潸然淚下。

11月12日清晨,白求恩長辭人世。

12月1日,延安各界為白求恩舉行追悼大會。

毛澤東獻了輓詞:「學習白求恩同志的國際主義精神,學習他的犧牲精神、責任心與工作熱忱。

12月13日,八路軍軍醫院改名為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


此文編輯參考各省各市地方志,由小編編輯整理彙編而成,加之小編能力有限,倉促而成,如有歷史、地名、建制等等不同,請見諒,最後小編在此感謝您能在百忙的時間點擊「小熊說故事」,如果覺得小編寫的還算可以的請您點一下您的金手指,關注我們歐:小熊說故事!您的鼓勵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毛澤東為什麼給予白求恩高度的評價?

白求恩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作為加拿大遠征軍的一員,在法國和比利時任擔架隊員。負傷回國後學醫,獲醫學博士學位。1924年後在美國底特律掛牌行醫,後任加拿大蒙特婁皇家維多利亞醫院...

白求恩在延安怒砸窗子,驚動毛主席

白求恩是加拿大著名的外科醫生,共產黨員。全名諾爾曼·白求恩。1936年秋,在西班牙反法西斯戰爭進入保衛馬德里的關鍵時刻,白求恩到了西班牙戰場,活躍在戰火紛飛的前線。

為中國抗戰勝利付出生命的國際友人

因為毛澤東的一篇《學習白求恩》的文章,讓白求恩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的國際主義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和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感召著每一個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