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清史》為《史記》以來第二十五史,白話文寫就,具世界眼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易代修史」是中國人的優良傳統文化傳統。
宋修唐史,元修宋史,明修元史,清修明史,該傳統一直綿延不斷。
清朝剛剛滅亡那會兒,北洋政府也不忘記張羅著給清朝修史。
1914年3月,大總統袁世凱親自點將,指定由晚清督撫趙爾巽擔任清史館館長,組建纂修班子,編修清史。
趙爾巽是清末漢軍正藍旗人,祖籍奉天鐵嶺,同治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官安徽、陝西等省布政使,署理山西巡撫,屬於清朝遺老中的代表人物。
其走馬上任以後,迅速聘請了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學者、遺老,如柯劭忞、繆荃蓀等,組成了數百人的纂修班子,著手編修清史。
可是,時局動盪,軍閥混戰,國力衰微,經費緊張,修史經費漸漸沒有了著落。
肩負歷史使命和責任的趙爾巽痛呼「失今不修,後業益難著手」,不斷敦促同仁加快進度、多盡義務,同時四下沿門托缽,向各軍閥募捐。
歷經十四年風雨飄搖,稿件初成。
「本應詳審修正,以冀減少疵纇」但「以時事之艱虞,學說之龐雜」,趙爾巽又自感「年齒之遲暮,再多慎重,恐不及待」,遂將書名定為《清史稿》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
實際上,書稿付梓後的當年9月3日,趙爾巽便在北京病逝,時年83歲。
《清史稿》的問世,為後人研究清朝歷史提供了權威史料。
《清史稿》的權威性在於它匯集了極其豐富的清史資料,如從太祖到宣統凡十二朝的《清實錄》,紀、傳、志、表俱全的《清國史》,千卷以上類如《東華錄》的清紀事史書,四千九百三十八卷清典志,二千多卷清朝人物傳記、名人年譜及清詔書(又稱《聖訓》)等等。
但是,由於參加修史的人多為清朝的「遺臣」,書中洋溢滿反對民主革命,頌揚清朝正統的思想。
所以,書甫一刊行,故宮博物院院長易培基便列舉了十九條理由,呈請政府下令禁止《清史稿》發行,其中有;反革命、蔑視先烈、稱揚諸遺老、鼓勵復辟、反對漢族、為滿清諱等內容。
於是,《清史稿》被列成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
但由於在很長的時間內都沒有別的清代史書可以替代《清史稿》,沒過多久,《清史稿》就得以解禁了。
在中華歷史中,清代是一個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時代,其站在中國近代的歷史門檻上,既是舊時代的終結,又是新時代的肇端。
清代後期,中國的封建統治走到了窮途末路,帝國主義列強的瘋狂侵略把中華民族推入災難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
一部晚清史,既是中華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中華民族崛起的光輝史,我們後人不應該、也不能或無視、或忘掉、或迴避這段歷史。
體例陳舊、思想觀點偏頗的《清史稿》既然又不利於我們後人來研究,怎麼辦?
這個問題,自新中國成立後,黨和國家都十分重視,曾先後三次動議重修清史,並成立相關機構進行籌備,但終因多種原因未及實施。
倒是張其昀、蕭一山、彭國棟等人在台灣將《清史稿》進行修改和補充,去掉《清史稿》中的「稿」,成550卷,名為《清史》出版。
該《清史》雖然修正了《清史稿》的大量錯誤,但總體上仍未擺脫原著弊病,普遍評價不高,史界很少提及。
隨著我國國力增強,經濟發展,文化日趨繁榮,清史研究不斷深入,纂修清史的時機基本成熟。
2002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重新纂修清史的重大決定,批准成立了由15個部門、單位組成的清史纂修領導小組、清史編纂委員會、清史纂修領導小組。
其中,由中國人民大學清史學教授、著名歷史學家戴逸教授擔任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要編纂一部高質量、高標準的清史巨著。
戴逸,江蘇常熟人,大歷史學家吳晗的得意高足,曾是《中國歷史小叢書》中最年輕的編委。
後來主持撰寫過一系列大部頭的清史著作,其中包括作為國家歷史教材的2卷本《簡明清史》,20卷、800多萬字的《清通鑑》,20卷、800多萬字的《清史人物傳稿》,12卷、600多萬字的《清史編年》,以及九卷大型叢書《十八世紀的中國和世界》等等,可謂編修清史主持人的不二人選。
受任之時,戴老已經七十九歲高齡了,卻毫無倦怠之感,反而倍感高興,欣然作色地對記者說:「人們講清朝的成績,總要舉《四庫全書》、《明史》,講明朝總要舉《永樂大典》、《元史》,講宋朝總要舉《文苑英華》、《太平廣記》,修五代史、唐史。
我們子孫後代看我們21世紀最大的文化工程是什麼呢?我看編纂《清史》可以算一項!它是一代盛典,總結268年的清王朝歷史,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
清史編修班子裡的另一史學界泰斗隗瀛濤教授的年齡比戴老小四歲,也同樣興奮無比,說:「泱泱華夏,自《史記》至《明史》,皇皇二十四史,到了清朝,卻突然斷了,殊為可惜!為什麼其他三大古國文明都湮沒在時間的風沙里,惟獨我華夏文明繁衍下來,就因為我們有史書,有史官!所以,這次修清朝歷史,我更願意把它提到延續華夏文明的高度來看。
修史,國之盛事,躬逢其盛,老頭子我敢不鞠躬盡瘁?」
新編《清史》是繼《史記》以來的第二十五史,也是建國以來我國最大的一項國家級文化工程,總投資達9億多元人民幣,全書擬由通紀、典志、傳記、史表、圖錄五部分組成,以世界級的眼光,全面、翔實地反映清代歷史全貌,共計92卷,總字數超過3000萬字。
不過,戴逸也指出,受限於作者水平,在語言上採用了白話文,篇幅上自然和《清史稿》有較大差距,但是,這並不足以影響本書的史學價值,本書是足以反映當代中國學術水平的、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史學著作,必將是研究清史者的必讀書目。
一部二十四史,為什麼單單就容不下《清史稿》呢?
似乎一提起悠久的中國歷史,二十四史總是繞不開的存在。於是有人就在感慨: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如果從歷史順序上來看,二十四史肯定要從司馬遷的《史記》說起,又由於《史記》的著史方法為後世所稱道...
為什麼《清史》《民國史》沒有正史?當代的歷史又該由誰編纂?
一個國家與民族最重要的,莫過於認同感。而認同感的來源,又是從這個國家與民族的興衰史中汲取。兩者之間,互相限制又互相成就。因此,國家與民族的歷史發展進程是否符合國人與族人的客觀認知,則變得至關重要...
戴逸:半生心血 一部史書
央廣網北京8月11日消息(記者刁瑩)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先生,不僅是一種稱謂,更蘊含著敬意與傳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僅在某一領域獨樹一幟,更有著溫潤深厚的德性、豁達包容的情懷,任風吹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