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配得上「千古人龍」的稱號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南陽市的邊緣有一漫土崗,雖然低矮,但卻是南陽市的制高點,一馬平川的南陽平原,人稱聚寶盆,生息著一千多萬蒼生。

這個土崗是毫無遮攔的南陽市的屏障,這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承載了一千多年來南陽的人文脈絡,代代南陽人引為自豪,甚至可以稱為南陽魂。

這個土崗就是臥龍崗。

人稱「千古人龍」的諸葛亮的躬耕地,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開言道:「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那麼做為出道前諸葛亮的隱身地 ,到底發生了多少事情,我們不得而知。

我們了解的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出山所乾的轟轟烈烈的大事。

站在臥龍崗上可遙望茫茫的南陽平原大地,也許結廬於此的諸葛亮此時已經胸懷天下,抱負山河,只是等待明主的到來。

名垂千古仰威儀,功蓋三分延漢祚。

漢祚天下綿延三百餘年,到了東漢末年已是氣數殆盡,但是漢室仍是那些士族大夫們所供奉的皇朝正統,諸葛亮便是其中一員,做為山東望族,諸葛氏一門到了諸葛亮叔祖輩時,已是家道中落,生逢亂世,群雄並起,諸葛亮是瞧不上那些朝起暮落的亂世奸雄們的,所以諸葛亮避亂世於南陽臥龍崗,是以待時機的。

東漢末年,黃巾軍興起,戰亂始於中原, 幾場大戰下來,百姓流離失所。

雖然被鎮壓下去,但心懷叵測之徒乘機在戰亂中慢慢坐大,漸漸不受朝廷節制,形成軍閥混戰局面。

一向繁盛的中原地區漸成曠野,曹操有詩云: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而南陽荊楚一帶相對於中原較為太平,在曹操南進之前少有戰爭,諸葛亮隱居南陽避亂世以觀天下大勢,但因南陽襄陽自古行政區劃的變化,所以有了百年口水之戰,在臥龍崗看到最多的就是證明臥龍崗是諸葛亮躬耕地的歷史遺存,除了諸葛亮自己在《出師表》中稱「臣本布衣,躬耕耘南陽」外,其它的文獻資料也顯示諸葛亮曾經在臥龍崗一帶生活居住過。

唐朝的劉禹錫在 著名的『愛蓮說』中寫道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臥龍崗的古建築以清代居多,大多是道光以後歷任南陽地方官所建。

比如這個寫著「漢武侯躬耕處」的石碑,是光緒辛丑年南陽知府傅鳳颺所立。

此時諸葛亮的躬耕地之爭已經相當激烈,做為南陽知府自然要極力證明諸葛亮是在臥龍崗隱居的。

一條石徑直通武侯祠,遠遠看著朱紅色的牆壁,不禁一陣肅然起敬。

在武侯祠諸葛亮的蠟像前,我想的更多的是假如諸葛亮一直隱居在南陽,治學寫書,教書育人,會成為一代大家,也許有更多寶貴的東西流傳後世,但這只是假如,他不隨劉備出南陽,輔佐漢室,也許沒有現在的名望了,中國傳統「忠孝」為先,劉備白帝城託孤之時,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均可自取」劉備一代梟雄,奔泊大半生,方得西川一隅,往大方面說是為了匡扶劉漢祖業,小方面說劉備出身低微,本是街頭小販,雖然有皇室血統,但已是旁支遠系,所以劉備不可能將大半生創下的基業,交與外姓,他如此說法其實就是單刀直入,正話反說,切中諸葛亮要害,要諸葛亮表態。

諸葛亮的一番表態很是讓劉備放心:「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一死」。

諸葛亮恪守承諾,鞠躬盡瘁於五丈原軍中,這也許就是諸葛亮千古留名,被稱為「人龍」的主要原因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訪南陽臥龍崗有感——周同賓

作者簡介:周同賓,當代著名散文家,獲得首屆「魯迅文學獎」散文獎等,現任河南省散文學會副會長,有百餘篇作品被譯介海外。1959年秋期,我來南陽求學。學校在臥龍崗。步出經武門,沿梅溪河西南行,舉頭就...

諸葛亮躬耕地之「神邏輯」——「襄陽說」

來自網友斷鷹攀崖的投稿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諸葛亮躬耕地有爭議。研究這個問題,當以「躬耕於南陽」為前提,可是許多人繞開《出師表》、《三國志》,自導自演上演一出「好戲」,咱們不論其觀點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