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讀書和不會讀書,差別真的很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 會讀書和不會讀書,差別是很大的。

廢話不多說,先上圖。

請對號入座。

2 好好讀書的關鍵

我依舊認為,讀書的過程並不複雜。

但不複雜不代表沒有關鍵點。

往往讀完了一本書卻沒什麼印象,無法判斷這本書對自己的價值程度,不能回憶起書里說了什麼,甚至記不起自己讀過這本書;嗯,說好聽點,是沒做到「好好讀書」的環節。

說難聽點,那是浪費了買書的錢,讀書的時間,和放書的空間。

要好好讀書呢,關鍵點有3個:

1)明確自己讀書的目的,讀想讀的書

明確自己讀書的目的,是在買書之前就該做的。

或許你覺得自己讀書的目的有很多,那你大可以買不同類型的書,用不同的方法,花不同的時間,滿足不一樣的需求。

但千萬不要用「讀書目的很多」作為藉口而不好好理清楚自己的思路,不列書單,敷衍了事。

這一步偷懶,很容易就陷入「買了書卻從來沒讀過」的結果。

2)仔細地理解作者的意思

最近讀李笑來在得到上的專欄,文章里就有說到,「逐字逐句讀完一篇文章」是一種能力。

大部分時候我們都很容易斷章取義,或者帶著自己的想法去讀一些內容,主觀地 「獲取」一些信息,就以為自己讀懂了,卻不去花時間理清楚作者的邏輯構架,講述過程。

我們可以不同意作者的觀點,但「不同意」都是建立在理解基礎之上的。

這樣「只獲取自己想要獲取的信息」的方式,或許情緒上讓自己感覺爽一些,但實際卻是喪失了 獲取價值的最好方式,使我們讀書過程的價值大打折扣。

3)耐心地做好相應的筆記

最後,耐心地做好筆記,前面也有說,這是將書的價值為己所用的第一步。

而且,一個人帶著很明確的「要做筆記」的目的去讀書,和散漫地讀書,是兩種很不一樣的狀態。

因為當你以知識輸出為前提去讀書時,思想輸入的價值也會有所提升。

所以,當你決定以寫讀書筆記記錄信息以及創造價值為前提去買書和讀書時,你讀書的過程就已經在發生質的轉變了。

當然,之前寫的幾篇讀書筆記的,對於沒有做筆記習慣的人來說或許操作確實太過複雜。

那麼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小白都能上手的讀書和筆記方法。

3 小白也能上手的讀書、筆記方法

1、通讀:將覺得有價值的一頁折角

2、重讀:將折角的幾頁重讀,仍然覺得很好就把另一個角折起來

3、標記:重新讀一下折起上下兩腳的幾頁,如果還是覺得很好,就用筆在上面做記號

4、筆記:再讀一次標記的內容,如果還是覺得很好,就摘抄在讀書筆記上

你看這樣,你的要做筆記的內容應該也不至於太過長篇大論吧。

尤其對於小白或者新手來說,讀書筆記不要貪多,先把習慣養成。

再逐漸複雜化。

新手朋友們一定要將重點放在「只摘抄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文章」和「寫主觀評論」上,一次一部分。

持續做下來,你自然會越做越頻繁。

而你希望記錄下的東西,通過持續的小步行動,最終一定都可以完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真正把書消化掉的好方法

你有多久沒有提起筆寫過字了?在這個「機不可失」的時代,手機給我們帶來諸多便利,但同時也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懶惰。各種讀書app興起,很多朋友都和我一樣一頭鑽進去閱讀起來。看著讀書app上面顯示著已讀...

如何讓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有紮實的收穫

古人說書猶藥也,善讀者可醫愚。這句話告訴我們,書是好東西,但是不是能讓我們獲益,關鍵在於你會不會讀。善讀就體現了方法的重要性。而恰恰這是被很多人忽略的。自然讀書也就感覺無用。一本一本的讀又一本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本讓你學會讀書的書

在明朝,有位叫景清的讀書人,在中舉之後前往國子監讀書。其中一位同窗有一本珍藏本的書,景清多次向他借閱,同窗都拒絕了他的請求。直到一天景清向這位同窗保證只借一晚,第二天天亮就還書,這位同窗才將這...

讀書:怎樣加深理解、深入思考

語文和英語裡都有閱讀理解,可惜我們很多人只是在閱讀,而沒有理解。只能說明你知道這麼書內容是什麼,而不能透過內容看到更深層次的含義,自然而然就不能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力。怎麼才能加深理解呢?下面介紹...